APP下载

超声脉冲电导经皮给药在产后康复的疗效观察

2016-02-06刘陆梅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血性电导经皮

刘陆梅

(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超声脉冲电导经皮给药在产后康复的疗效观察

刘陆梅

(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目的:探讨超声脉冲电导经皮给药促进产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10月在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自然分娩后实施超声脉冲电导经皮给药治疗的产妇200例为试验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自然分娩的产妇2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后2~72 h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产后尿潴留、产褥感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脉冲电导经皮给药在产后康复中的应用,对产妇产后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操作简单,无损伤和不适,值得临床推广。

超声脉冲电导经皮给药;产后宫缩痛;子宫复旧

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地位的逐步提高,产后康复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如何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后不适,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备受广大产科医师关注。本文对产妇产后康复中运用超声脉冲电导经皮给药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10月在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住院自然分娩后实施超声脉冲电导经皮给药治疗的产妇200例为试验组,选择同期住院自然分娩产妇200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在年龄、孕产次、新生儿体重、体温、血色素等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产妇产后均行常规产后处理。试验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产后2 h开始使用超声脉冲电导经皮给药治疗,将两片产后康复专用中药贴片固定于治疗仪的发射头内,将贴片连同治疗发射头分别置于产妇脐下四指向左右两侧旁开两指的子宫穴,选中低频超声波频率,治疗30 min,治疗结束取走治疗仪发射头,中药贴片留置子宫穴2~4 h后取下,2次/d,1个疗程3 d。观察两组产后2~72 h阴道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产后宫缩痛的程度、子宫复旧情况、产后尿潴留、产褥感染等情况。

1.3 疗效判断标准

a)产后出血:两组产妇均于产后2~72 h使用计血棉收集阴道出血并称重,准确测量阴道出血量。b)宫缩痛的程度按照Budzynsk标准分级,0级:不痛;Ⅰ级:轻度痛,虽有疼感但仍可忍受,并能正常生活,不影响睡眠;Ⅱ级:中度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需要用止疼药,影响睡眠;Ⅲ级:重度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用止疼药,睡眠严重受扰,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或者被动体位。c)子宫复旧良好:产后第1天开始,子宫底至少每天下降一横指[1]。d)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两组产妇均于产后10 d,电话随访并记录血性恶露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两组产后2~72 h阴道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比较(见表1)

试验组产后2~72 h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产后2~72 h阴道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比较±s)

2.2 两组产后宫缩痛的程度、子宫复旧情况、产后尿潴留、产褥感染比较(见表2)

两组宫缩痛程度试验组轻于对照组(P<0.05),子宫复旧良好者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尿潴留、产褥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产后宫缩痛的程度、子宫复旧情况、产后尿潴留、产褥感染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目前,医院产后康复方法通常为常规肌注缩宫素,口服生化颗粒或益母草颗粒等。由于部分产妇依从性差,往往拒绝这些治疗方法,致使产后康复效果不好。超声脉冲电导经皮给药是一种药物渗透的新方法,采用超声波、脉冲式经皮离子电渗系统、中频脉冲电、低频脉冲电等复合技术改善皮肤通透性,使皮肤和组织对药物通透性大大增加,单向脉冲输出可促进药物离子的定向运动,加速药物有效成分更好的渗透吸收,再通过特定穴位给药,在靶组织内形成药物高浓度浸润区,直接发挥药物治疗作用,达到靶位精准治疗的目的。

专用产后康复型中药贴片,由黄芪、陈皮、当归、益母草、通草、川穹、炮姜、丹参、肉桂、杜仲、川断、熟地、菟丝子、甘草等多味中药按比例调制而成,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超声电导药物透射治疗,此种治疗办法具有避免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免胃肠道的降解破坏、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变化,减少个体差异和毒副作用等优点[2],使药物在病变部位维持较长时间药效、延缓代谢时间,促进产后康复。本次研究发现试验组的产后2~72h阴道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产后宫缩痛的程度、子宫复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说明此种治疗方法的优越性。

超声脉冲电导经皮给药具有以下特点:药物治疗同时对产妇进行物理理疗,促进康复。改善血液微循环及局部组织营养,提高白细胞巨噬能力及生物酶的活性,增强产妇自身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减少抗菌素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药量,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对产妇机体和器官的损害。舒经活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激发受损组织再生,促进产后康复。而且治疗过程较为轻松,无明显不适感,产妇较易于接受。

超声脉冲电导经皮给药,集康复理疗和超声透药于一体,不仅可以导入中药,还可以将缩宫素、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液体药物快速导入,具有见效快,药效强等特点,同样适合于产后出血急救使用,优于常规方法。

超声脉冲电导经皮给药治疗操作简单,不需要静脉操作及口服药物,无不适及疼痛,治疗过程中个别产妇出现皮肤过敏现象,治疗后及时取走药片,避免滞留,则未再次出现此现象。

综上所述,超声脉冲电导经皮给药治疗高效、安全,副作用少,产妇乐于接受,同时住院时间短,大大提高病床周转率,符合近年生育高峰的要求,值得临床进行广泛推广、运用。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 Barbara Cagnie,Elke Vinck,Steven Rimbaut,et al.Phonophoresis Versus Topical Application of Ketoprofen:comparison between tissus ande plasma level[J].PhysTher,2003,83(8):707-712.

本文编辑:王 霞

刘陆梅,女,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

R493

B

1671-0126(2016)06-0030-03

猜你喜欢

血性电导经皮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以血性和心声为诗
基于IEC标准的电阻表(阻抗表)和电导表的技术要求研究
血性中国兵
血性中国兵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电导增量法的模型预测控制光伏MPPT算法
血性理性 铿锵交响
RNA干扰HeLa细胞IKCa1基因对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