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模式

2016-02-06李元宝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栽培模式

李元宝

(兰坪县中排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怒江 671404)



浅析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模式

李元宝

(兰坪县中排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怒江 671404)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产量第三的粮食作物,如果将其作为解决粮食需求的重要手段,就需增加其品质、提高其产量,而完成以上目标所需要的就是一个优质高产的玉米栽培模式。完整的栽培模式应包括前期的松土与深度整顿、施肥、选择优良种子、播种后的覆膜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6个步骤,通过对以上步骤的简析,得到真正地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模式。

关键词:高产玉米 栽培模式 病害虫防治

玉米生产首要需求就是一片适合种植的土地与适宜生长的气候,而全国各地的土地与天气情况不尽相同,云南作为玉米生产的大省,拥有适宜的土地与合适的天气。以云南为实验中心,如何研究出一个适合当地的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模式,可以培养出改善玉米品质,提高玉米产量,就成为一个需要详细讨论的问题。

1 前期的松土与深度整顿

云南雨水较多,土壤在雨水的冲刷下其密闭性比较好,因此就要在玉米苗种植前进行土地整顿与松土工作。在较为密闭的土壤中玉米根部若长时间生长,就会缺乏氧气,最后根部细胞会无法呼吸,导致根部腐烂。从以上可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疏松其必要性。

2 施肥

玉米的种植栽培过程中很少会使用成品化肥,通常是由农民自行配方。进行玉米肥料的比例配置过程中,必须结合云南省的地质情况,气候环境,最终与肥料进行配合。

经过大量调研,以磷肥为普钙(含P2O512 %),氮肥为尿素(含N46%),钾肥为硫酸钾(含 K2O 50 %),锌肥为硫酸锌,有机肥为畜禽粪,锰肥为硫酸锰,硼肥为硼砂。其中,有磷肥、钾肥、机肥和微肥均为底肥一次性施用,氮肥20 %作基肥施用,30 %在拔节期作追肥,余下 50%在大喇叭口期作追肥。以上配方是以云南为试验地,进行大量实验与数据对比,得到效果最为显著的化肥配方。

3 选择优良种子

根据云南省的土壤实际情况与气候特征进行玉米品种选择,才能得到最好的实际效果。经过多年的实际种植,最后选出的玉米种子品种为“会单4号”、“鲜黄丹5.6号”等产量较高且适合云南气候特征。另外,上述品种会产出拥有较高的玉米淀粉含量与后期很高的出油量,能够作为后期的农业加工产品良好的原材料[2]。

4 播种后的覆膜与管理

播种后的覆膜其主要流程是在玉米种子的筛选后,进行播种前的催芽,玉米在种衣的包裹中进行发芽,随后播种。播种后使用相关机械进行覆膜工作,最后使用适宜当地土壤的除草剂进行统一的除草工作,使种植玉米田地的养分不会被杂草过多的吸收。

除去以上的传统播种后进行覆膜以外,现阶段还存在另外一种方案。其方案主要为先覆膜后播种,也就是在薄膜覆盖后,以人工扎眼的方式进行种子的播种,可以更好地提高覆膜实际效率。

5 病虫害防治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最大的危害莫过于玉米本身的病害与虫害,接下来主要进行相关方面的讲解。

5.1玉米的病害

(1)粗细病。玉米粗细病的叶片主要具有宽、硬、脆、短以及出现浓绿色等特征,用手轻轻摩擦叶梢与苞叶的叶脉会发现上面有条斑,伴有一种粗糙的感觉。每株秸秆节之间的距离与正常的距离相比要短了很多,整片玉米秸秆都偏向矮化,其上半部的玉米叶的生长十分旺盛,根部玉米叶却显得短小而稀少。

(2)矮花叶。玉米矮花叶病也就是长说的玉米花叶条纹病,是在玉米生长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的患病。发病部位主要为叶心,会出现黄色条形花叶,最后扩散到整株。有时叶脉自身虽然可以持续保持嫩绿的颜色,但是叶肉变成黄色,最后形成黄绿条纹症状。

(3)玉米病毒病的预防与治疗。实行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其核心是控制毒源,降低虫源,躲避危害。增施有机肥,及时浇水,增强玉米抗病力。玉米播种时要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用残效期长的农药(呋喃丹)拌种会有效地杀死传毒媒介,降低玉米被侵染的几率。

5.2虫害

(1)玉米螟的识别与预防。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的玉米害虫。玉米螟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历经卵、幼虫、蛹、成虫。其幼虫主要以玉米的茎为食,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左右。常用药剂有:2.5%敌杀死乳油2 000~3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50%敌敌畏乳油(高粱田禁用)等3种配方。

(2)玉米蚜虫的识别与预防。米蚜虫也就是常说的腻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可危害高粱与玉米所属的谷类作物,以幼、成虫刺吸植株汁液为主,玉米的幼苗生长期间,蚜虫群会集中于叶片背部和心叶,进行危害,其轻者造成玉米自身的生长不良,严重之时甚至造成植株生长停滞、产生的死苗。常用药剂有:50%马拉硫磷乳油 1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或40%久效磷乳油100倍液在玉米雌穗上节进行涂茎;喷洒40%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 500~2 000倍液。

6 总结

通过总结与实践得到的优质高产玉米栽培的完整模式,其中每一步都经过大量的测试,可以说是前人汗水与努力的结晶。其目的就是希望农民们可以得到最好的栽培方式,种植出拥有更高品质与数量的果实,提高我国整体农业水准,使我国不仅可以在种植面积上称为农业强国,在质量上更能配得上这个称呼。

参考文献

[1] 范秀刚,刘福双. 浅析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模式.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386+51

[2] 彭凤梅,赵庆云,张发春,等. 云南高原玉米魔芋立体高产栽培模式的效益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2001,(4):45~46

猜你喜欢

栽培模式
浅谈无公害苹果洋葱栽培技术要点
不同栽培模式对贵州冬作马铃薯抗旱防寒的影响
双季稻"早籼晚粳"栽培模式周年产量构成与经济效益分析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
不同栽培模式对烟草植株长势及产质量的影响
蔬菜保护性高效栽培模式探索
太和县“华盛”大棚蔬菜高产栽培模式的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