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境下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挑战及应对
2016-02-05郭琪
郭 琪
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天津 300387
网络语境下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挑战及应对
郭琪*
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天津300387
摘要:当今社会,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网络语境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主流文化认同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影响,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在网络语境下,大学生对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认同感减弱,使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防御能力受到挑战,也使当代中国主流文化整合的难度加大。对此,研究应对这些问题的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网络语境;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
一、网络语境下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理论考察
(一)网络语境的含义和特征
1.网络语境的含义
生活在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形态中的人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总要受到一定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的语言活动也不例外,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而语境的主要功能就是把语言的运用和言语的交际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那么网络语境主要指的就是网络对语言运用和行为交际的影响和制约,将网络作为平等多元的沟通平台,对当前的社会现象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2.网络语境的特征
(1)交流情景的虚拟性。网络语境是交往双方以网络为媒介而互不见面、互不接触的“双盲”语境,这是构成交往情景虚拟性的条件之一。网络语境的虚拟性实际上造成了交往双方身份的抽象化、地位的平等化以及语言行为和责任的分离,这大大减弱了语境对语言和行为的约束力,也使得交往双方在心态上更加放松。这一方面能够使交流双方可以更加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抒发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倾吐的心声,另一方面也给那些想要利用网络的虚拟性而发泄不良情绪、传播不良信息和牟取不当利益的人提供了便利。
(2)交流过程的自由性。网络交流通常以一种虚拟的语境为形式,网民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去接收网络上的信息以及进行网络交流互动,具有充分的自由。在网络语境中,网民可以在不透露真实信息的条件下,与对方交流各种类型的话题,抒发心中所想。与此同时,这种自由还表现在网络语境中的语言和行为大多时候不需要承担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和行为责任,或者只需要负极其有限的责任。当然一些触及法律底线的语言和行为除外。
(3)非语言手段的技术辅助性。在网络语境中人们除了使用语音或视频交流以外,更多的时候则是采用文字的方式,而这些文字有时也有别于我们现实交流中的文字,它们通常经过加工或简化而形成为专门的网络用语,同时这些文字还会辅助一些网络语境专用的符号和图像用于网民更直接形象地交流。这些非语言手段的技术辅助性是在受众的个性化发展和现代思潮的碰撞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内容和形式真正符合现代受众的口味。当然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时,还需要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运用,这也是人们在网络语境下交流的必备技能。
(二)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1.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含义
文化的定义可以说是非常之丰富,有学者指出文化的定义有160种之多。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而本文中提到的文化主要强调文化的狭义定义,即思想文化。主流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占统治和支配地位、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
2.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特征
第一,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具有阶级性。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阶级性主要表现在它是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服务的,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维系无产阶级的利益的。这也恰恰说明它是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服务的,是被整个中华民族所崇尚的,代表着国家的意志和威严,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展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不同文化相互激荡、社会舆论环境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国家需要依靠自身拥有的政治资源来引导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引导社会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实力和竞争力。
第二,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具有整合性。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整合性不仅表现在它对古今文化的整合,同时也表现在它对中外文化的整合。主流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和对于外来文化推陈出新,博采众长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的整合。这种文化的整合就要求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要跟随时代的变迁和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而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时代精华和各种文明的优秀文明成果,赶上时代和世界发展的大潮。只有真正顺应潮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的文化才能够成为主流文化,才真正经受得起时代的检验。
第三,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具有科学性。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当然,当代中国主流文化所坚持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体现了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科学性。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科学性同时还表现在它既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又反映和满足了人民大众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同时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实践需要,完全经受得起实践的检验。
二、网络语境下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及原因分析
(一)网络语境的多样性使大学生对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认同弱化
多样性的网络语境为大学生学习各种文化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和宽松的环境。当代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批判社会现实,同时也缺乏社会经验,判断能力和审美眼光尚不健全,非常容易被网络语境中的多元文化所吸引,从而表现出对主流文化的淡漠化。加之当前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语境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这一方面造成一些大学生对当前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产生质疑和动摇,另一方面也造成一些大学生在价值观念方面的困惑和混乱,产生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异化,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至道德的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权威性,从而造成了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弱化。
(二)网络语境的专业性使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防御能力受到挑战
网络语境看似给各个国家的网民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和传播信息的平台,实际上并非如此。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发端在美国,美国目前依然掌握着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具有极大的技术优势。而这些优势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灌输腐朽的文化和错误的思想观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我国由于互联网技术还不成熟,缺乏经验,掌握熟练的互联网方面的技术的人才也比较匮乏,因此,在互联网防御能力方面偏弱。其次,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宣传方面都做得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防御能力受到挑战。
(三)网络语境的开放性使当代中国主流文化整合难度加大
网络语境的开放性决定了信息交流、传播、互动的自由性。执政党虽然能够对严重损害我党形象和危及国家安全的信息进行监管和控制,但是由于网络行为的自主性,无法对网络语境中海量的信息一一进行有效地制约。很多负面的信息影响着大学生对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认同。而政府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难度非常之大。除了个人之外,网络媒体也是网络语境中的一大主体。网络媒体具有很大的自主性。而现在更多的网络媒体并非倾向于宣传主流文化,而是更倾向于迎合大众的喜好和市场的需求。而政府对网络语境中层出不穷的各种网络媒体的整合难度也非常之大。
另外,高校对主流文化宣传阵地的整合也并非易事。首先,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主流文化宣传阵地的数量远远不够,同时存在着信息量少、分布不均、设施不齐全、技术水平低和宣传方式陈旧单一等问题。
三、网络语境下强化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对策
(一)加强主流文化创新发展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强化大学生对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认同,就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当然,坚持一元主导并不意味着否认思想文化的多元性。以一种文化取代其他的文化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即便这种文化是主流文化。主流文化的作用在于引领和整合各种文化力量,而不是占领霸主地位。相反,对于有益的、健康的、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文化,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支持,我们的主流文化也要不断从这些文化支流中汲取新的力量,否则,我们的主流文化终将枯竭。
(二)造就高素质主流文化宣传队伍
网络是宣传主流文化的主阵地之一,我们应该建设一支既掌握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又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技术,熟悉网络语境的高素质主流文化宣传队伍。具备较高的理论素质的人才要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及时掌握网络中的热点话题,及时引领舆论方向,使主流文化旗帜鲜明,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对于高校而言,我们可以从已有的人才队伍中进行认真筛选,选出掌握这两方面技能的人才进行专门培养,也可以对思想政治理论专业和计算机等专业进行一些交叉授课,开辟新的学科,培养储备人才。还可以设立全新的专业,专门教授如何利用网络进行理论宣传和主流文化宣传,培养专门人才。
(三)加强主流文化网络阵地建设
首先,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阵地建设。一是设立官方的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库,使人们能够有地方学习马克思主义;二是政府部门和文化宣传部门要建立专门的主流文化宣传网站,及时关注老百姓的所见所感,及时关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件,采取措施,规范管理,真正为老百姓提供丰盛的文化大餐。三是要创新文化宣传方式,丰富主流文化网络阵地的类型和内容,让老百姓乐意去关注和认同主流文化。尤其是高校,更应该有专门的团队和专门的网站来宣传主流文化,使其被广大大学生所认同。
其次,要大力加强新闻媒体建设。较之西方国家能够熟练的运用网络传播意识形态,控制舆论走向,用互联网宣传主流文化和政治主张在我国可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我们一方面要增加主流新闻媒体的数量,另一方面要提高主流新闻媒体的质量,改变当前主流新闻媒体形式单一,内容呆板的现状,运用更加丰富的形式,增加新闻的透明度,提高新闻的现实性,增强群众的参与度,都是增强主流新闻媒体吸引力和号召力的有效措施。
主流文化要想被广大大学生所认同,还需要创建新时代的“网络语系”。喜欢创造新鲜的网络词汇,这是这个时代的大学生的一大特色。“网络语系”可以成为主流文化与大学生沟通的桥梁,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更容易被大学生认同和接受,这样主流文化的宣传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多管齐下,完善网络管理体制
首先要进一步推进网络系统的法制化进程,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网络法律体系;着力对当代中国主流文化领域的网络系统进行有效监管,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我党形象和危及群众利益的网络不法行为;政府也要培养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加强对主流文化网络系统的监督。
其次,要加强技术防范,防止不良信息的扩散,将其危害性降到最低。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和研发团队,研发新的技术和软件。同时,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建立适合中国情况的网络技术防范体系。
然后,我们要提高网络从业人员的素质,使其恪守行业道德,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网民也要自觉遵守网络规范,形成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自觉抵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新的社会风尚。
最后要为群众监督提供更加畅通的渠道。网络是一个非常好的听民声、集民智和解民忧的平台,政府要善于利用这个平台,将真正关系民生的问题及时反映在主流文化的网站上,使群众能够主动关注主流网站,自觉接受主流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四、结束语
如何在网络语境下更好的引导大学生认同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但是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出发,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宣传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增强主流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代华斌.论网络主流文化及其构建[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6(1).
[2]王歆.认同理论的起源、发展与评述[J].新疆社科论坛,2009(2).
[3]李慧.大学生对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认同研究 [D].湖南大学,2013.
[4]孙明杰.网络条件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3.
*作者简介:郭琪,女,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2015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3-0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