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主流文化构建

2017-01-16李继奎何叶荣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李继奎 何叶荣

摘要:主流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个社会和时代的精神支柱,体现一个国家根本价值取向。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阈出发,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主流文化构建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了主流文化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引导“双创”为重点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构建原则;最后勾略出以整合文化产品、丰富主流文化的多元艺术形式、打造主流文化的传播渠道、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等主流文化构建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文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6)06005405

Abstract:Mainstream culture, representing the direction of advanced culture, is the spiritual pillar of the society and era and embodies the basic value orientation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ainstream culture in promoting ou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ainstream culture.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s underlying the construction are proposed which regard the Four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s guideline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essence,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s focus. Finally, such path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ainstream culture are outlined as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products, the diverse artistic forms to enrich the mainstream culture, the major dissemination channels for mainstream culture and learning from the advanced counterparts in the world.

Key words:socialist core values; mainstream culture; construction

纵观历史,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东方国家,每个社会形态以及每个社会形态的不同历史阶段都有一种主流文化存在。主流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是摆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十分急迫的任务。

一、主流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文化?最早J. Tunstall[1]通过“孤岛捕鱼”的实验研究,给出了文化的初始定义,即文化是指人类生存的方式;E. Durkheim[2]的研究也证明了同样的观点;A. Schutz[3]通过“居民小区迁入者”实验,研究了文化的动态发展历程,认为经社会成员与其所处情境的密切交互作用,进而建构出独特的文化内涵。文化是多元的,大致分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两大类。主流文化的内涵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对主流文化的研究已不乏其人,由于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主流文化的理解和定义也有区别。如葛南认为反映一个社会中文化的性质和面貌,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起制约作用,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即为主流文化[4];张军,陆岩等认为主流文化是指反映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文化[5-6]。在我国,主流文化是指1949年以来大陆社会中为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认可的社会大多数成员必须接受的具有典型的政治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系统[7];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主流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8]。主流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个社会和时代的精神支柱,体现一个国家根本价值取向;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或能够在诸多文化中起到主导地位,并能整合和引领其他文化的文化,是保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精神因素,也是促进当代中国社会顺利转型、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力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构建的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具有先进性并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层次,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根本价值观之所在,是我国社会强大凝聚力之源泉[9-10];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1]。

二、主流文化的作用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主流文化构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其突出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植根于五千年来形成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之中,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体体现。在当前,我党正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的实现只有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构建的主流文化的支撑、引导下,才能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激发和动员整个社会成员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并坚定其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唤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社会凝聚力[12]。同时,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有利于提高文化的整合性

所谓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外的文化也不断传入国内并导致一些人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加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导致了人们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有排斥、对抗也有融合、吸收,这种现象虽然符合文化的发展规律,但是如果不加以限制和正确引导,必定会引起社会动荡和思想混乱。目前我国面临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时期,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全社会提高整合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能积极引导、协调和规范多元文化,积极整合非主流文化,能包容和吸纳一切社会形态的优秀思想文化和价值成果[13]。

(三)能有效促进多元文化的协调与统一

在当前,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现,相互激荡,我们只有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去引导和整合多元文化和亚文化,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做到多元归到统一,在统一中包含多元,多种文化相互融合、共同进步。以社会主义主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从而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我国社会思潮的主流意识形态,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使社会主义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三、主流文化的构建

综上所述,主流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价值取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我国的根本价值取向必然也必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构建必然也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构建主流文化时必须充分考虑相关的影响因素,遵循相应的原则,探索构建的主要路径。

(一)主流文化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

1.西方文化、封建落后传统文化仍对主流文化进行冲击。当今世界,是一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西方文化开始迅速入侵渗透进发展中国家,其中也包括中国[10,13]。他们通过宣扬其所谓的“民主、自由”的资本主义价值观,通过文化经济进行文化渗透,借助境外、宗教等对中国推行话语霸权和文化霸权,严重冲击了中国主流文化的建设[13-14]。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但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也存在许多糟粕。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放弃了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开始以金钱为信仰,崇拜权力,导致社会腐败愈演愈烈,信仰迷茫,文化多元,使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随之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震荡。

2.崇拜金钱和权力等多元价值观的严重影响。由于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也给当今人们带来了多元的价值观,这种多元价值观是一种趋于现实的个体意愿[14]。当前社会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不衰,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必将对国民的性格产生影响,崇尚张扬的个性,注重个人的得失,自我为中心等思想和心理上的弊病,被无所顾忌的表露无余[13、15]。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人们心中的信念,破坏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二)主流文化构建的原则

1.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则。1979年,邓小平在把中国共产党一贯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则,科学地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指出决不允许否定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16]。四项基本原则永远是我们立国、治国、强国之本。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经过近30年的革命,结束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沧桑、百年耻辱,推倒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78年,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历史和现在都表明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富国之路。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时,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则,坚决彻底的批判、否定有悖于四项基本原则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思潮。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对我国的每一公民的严格要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行动向导,也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不断深入、不断展开,通过各种民族的、大众的、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3.以引导“双创”为重点。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的动力转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转向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要有更大的贡献。为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双创”已成为时代主题,也是践行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经济发展转型的引擎、实现共享发展的途径。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应以引导“双创”为重点,积极发挥文化的号召性、凝聚性、激励性、引导性,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双创”者摇旗呐喊,使“双创”者不惮前行,使“创业”“创新”成为广大人民的价值取向,唤醒根植于中华民族灵魂之中的创新思维。

4.坚持以人为本为导向。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密切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增强工作的吸引力以及感染力[7]。

(三)主流文化构建的路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整合文化产品。目前,在文化产品中,消费文化占有绝对优势,传统主流文化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的改革,赋予了消费文化的合法地位和有利条件,使得消费文化迅速成为适合各阶层、全方位的文化消费形式。由于消费文化具有灵活性、欲望化和消解性等特性,再通过工业化的批量生产、现代传媒的包装和世俗化的形式很容易就营造出人人都可参与其中的文化盛宴;同时,消费文化的内在机制是以消费为主,按照消费的多少和形式进行严格的分层和分化,突出消费的无限性和感官欲望的享受,从而消解了传统主流文化的边界和规则。

另一方面,消费文化正在冲淡主流文化的思想观念。在中国,主导娱乐的是时尚、另类、炒作甚至低俗的非主流文化。以近期火爆的相亲节目为例,骂人与招骂成为出名的捷径;再如一度热播的《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原来是你》等娱乐节目没有思想性、艺术性,除了明星、萌娃之外就只剩下了一些经过创新之后的话语的表达方式。诸如此类的挟裹着世俗化、平面化、形象化、游戏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娱乐节目无形中造就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文化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使主流文化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遭到腐蚀。

因此,对当前的文化产品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进行适度的整合,增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对消费文化的思想性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加以规范和引导,根除消费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使之成为主流文化传播一条路径。

2.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据人民论坛杂志联合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人民论坛网的网络调查显示,73%的受调查者认为“主流文化缺乏现实关怀”,54%的受调查者选择“宣传的多,说教的多,难以打动人心”,43.8% 的受调查者选择“主流文化缺失鲜明的价值诉求”,24.2% 的受调查者认为“主流文化没有与时俱进”等[14]。这充分说明主流文化正脱离大众的趣味和关注,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就要学习和借鉴大众文化的市场化生产、流通和销售等运作方式,把市场作为配置文化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同时,主流文化要规范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培育合理、成熟的消费方式,突出文化消费的个性化、创造性本质,在感官娱乐的同时具备精神提升的要素。主流文化要融入大众,加强与大众的对话和沟通,让大众在消费主流文化的同时,在感官上享受到与大众文化同等的尊重和体验,而在精神上又高于大众文化。主流文化还要加强创作和创新力度,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上坚守底线,不断创新理论模式和表达方式,以形象化改变传统面貌的刻板化,实现主流价值观的现代性转换。

3.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渠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文化的兴起与主流文化的失落是无法避免。为此,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文化就必须打造主流文化的传播渠道。既要发挥新闻媒体要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还要对传播渠道进行合理优化。如在媒体的策划下,14集特别节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坛》,从传统文化与现代结合的角度,通过专家学者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权威、系统、全面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多层次、多视角,运用多种电视表现手段,深入浅出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众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主流文化介入大众文化的策略,也是提升大众文化精神的需要,既是主流文化近期策略的现实需要,也是其长远的文化战略。

4.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教育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是养育和培育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食粮。因此,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教育地位。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主流文化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主流文化构建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5.坚定文化自信,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2016年5月和6月,习近平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国提倡的“一带一路”战略有近60个国家参与支持,我国提出筹建亚投行的倡议得到57个国家的参与支持,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1 0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之所以得到众多国家的参与支持,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平等、公正、和谐”等理念和价值取向得到认可。因此,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但同时也要以全球化的眼光开辟中国主流文化的发展路径。在全球化语境中,主流文化之间的竞争是政治、军事、经济、民族等多种要素的综合博弈[16]。因此,在弘扬文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全球化的眼光来拓展中国主流文化的发展路径。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也不失时机的宣扬其意识形态。中国主流文化的发展虽然有市场化不足、基础薄弱的劣势,但也有着后发制人的基础优势;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宝库和特殊的体制保障为后盾,主流文化的发展的光明前景可以预见。参考文献:

[1]J. Tunstall.Work and the Social Life of Fishermen[M] // P. Worsley.Modern Sociology.London: Penguin, 1973:239-244.

[2]E. Durkheim.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 [M].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91:60-61.

[3]A. Schutz. The Strangerin[M]// BR Cosin, SSC Team.School and Society: A Sociological Reader.London: Rutledge & Kegan Paul, 1977:32-38.

[4]葛南.浅议主流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70.

[5]陆岩.试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J].学习与探索,2007(2):14.

[6]张军,李国辉.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1):39.

[7]360百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http://baike.so.com/doc/4404826-4611849.html.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列宁.列宁全集(第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卢衍鹏.主流文化的解构与文化研究的重生[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4):134-137.

[11]江畅.主流文化存在的三种样态及我们的战略选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8-23,148.

[12]冯向明.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及其社会认同[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

[13]卢衍鹏.以核心价值体系重塑中国主流文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45-48.

[14]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73.6%受调查者认为主流文化缺乏现实关怀[EB/OL].http://www.niubb.net/article/456955-1/1/.

[15]胡新民.邓小平与四项基本原则[J].党史文苑,2015(4):10-13.

[16]吴艳梅,姜添辉.从建构论解析社会主流文化的社会控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114-119.

[责任编辑:吴晓红]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