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布依族蜡染价值及其学校传承

2016-02-04吴婷婷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期
关键词:布依族学校教育传承

吴婷婷(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初探布依族蜡染价值及其学校传承

吴婷婷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摘要】布依族蜡染是极具民族特色民间工艺,有着深厚的原始意蕴和民族审美内涵,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让蜡染走进校园,通过学校培养具有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传统的素质人才,是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关键词】布依族;蜡染价值;传承;学校教育

一、布依族蜡染概况

布依族是贵州的一个土著民族,大约有两百多万人。布依族自称“布依”,历史上对布依族的称谓有很多,从文献上看,多称为“仲家”。

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印花技术发明于战国时期,蜡染便是古人所说的“蜡缬”。布依族蜡染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它扎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土壤中,有着深厚的原始意蕴和民族审美内涵,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工艺品的审美历程来看,凡是产生年代久远的物品往往带有某种实用性。蜡染作为装饰和美化生活的重要工艺,如衣、裙、床单、窗帘、背包等都可以用蜡染来美化,有“读典”一称。布依族姑娘自幼就开始学习点蜡花,蜡花点得好,不仅能在村寨中赢得他人的赞美,也是当地男子择偶的一个考虑因素。在古代,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先哲们很少以美为话题谈及一个事物美还是不美。由于历史的传承和变迁,使得布依族蜡染在不同地区各有其风格特点,其美的纹样和美的结构变化丰富,形成不同的蜡染艺术风格,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蜡染制作一般有六道工序。第一,将从市场买回来的洋布经过多次浸泡、揉搓、清洗和日晒,去掉天然纤维中所含的蜡质、角质、浆料等,便于点蜡和上染。第二,安排底样,把布料剪成不同大小的幅面在布上安排合适的纹样。第三,点蜡,将蜡液渗透到布里去,要领在于掌握适当的温度。第四,染色,把画好的蜡片放入蓝靛染缸里浸泡,如果想要深蓝色,多浸泡几次即可。第五,脱蜡和清洗,把染好的布清洗干净后,再用沸水将蜡质除去,再用清水漂洗一遍,花纹便清晰地呈现出来。

二、布依族蜡染价值

少数民族美术,无论就民族性、造型性还是空间性等,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并通过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充分体现出来。蜡染工艺历史悠久,极具民族特色,更表现出布依妇女精湛的蜡染技艺,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首先,主要是实用价值。每个蜡染工艺都是一个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包含有审美功能和非审美功能。除了审美性,非审美功能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蜡染工艺总是围绕着布依人民的衣、食、住、行和生、丧、婚、嫁。这种“为生活而艺术”的使用价值,正是布依蜡染工艺生生不息、永不衰竭的魅力所在。

其次,蜡染具有科学及美学价值。蜡染的原料以蓝靛为主,并添加有常春藤、蔓五加、大血藤、铁线莲等植物,这样以蓝靛配以独特的民间中草药,具有祛风除湿、芳香化湿、利水消肿等功效。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蓝靛“味苦寒、主解诸毒,杀虫蚊、注鬼、螯毒,久服头不白,轻身,生平泽”,而且“名医曰,其茎叶可以染青”。 只有体现了人类进步的理想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显示客观规律和必然性的社会生活才是美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蜡染不仅作为艺术形态存在,这种健康的制作方式还对人有着治病防身的特殊功能,这是布依先民在科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充分体现出布依蜡染的科学及美学价值。

第三,蜡染具有文化价值。艺术贵在创造性,这种创造更多地指以有形的物化形态揭示更丰富的精神内涵。蜡染作为一种古老的工艺文化传承至今,不论是服饰上绘制的花草树木,还是床单、门帘上绘制的飞禽走兽,无一不是凝聚了古今布依族人的智慧,蕴含着布依族的传统文化意识,因而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最后,蜡染还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从色泽来看,以蓝、白两色为基调,其颜色层次丰富。蓝色的朴雅、沉静,能将人的心灵引向大自然,使人能从中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感。许多少数民族中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从图纹来看,图腾崇拜是为了保佑布依人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图腾纹样的发展越来越趋于抽象化的几何图形,使得图案具有和谐感、节奏感、韵律感,也易于安排、组合、刻画,其丰富的艺术性表现出布依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三、布依族蜡染传承

(一)蜡染文化传承的现状和重要性

民族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群体世世代代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关系积累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在特定自然环境、社会背景、生产生活的丰富积淀。优良的传统文化如不加以保存和传承,就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及其民族特征的淡化和消失,这必然是可悲的,且令人担忧的。蜡染作为布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今也面临着冲击和淡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布依族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加之他们对蜡染的文化内涵缺乏深刻的认识,因而对蜡染工艺缺少渴望和兴趣,使得蜡染工艺不断地走向衰落。蜡染传承一直以民间村寨传承为主,这种传承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这种传承方式具有松散、随机、低效等特点,因而无法将蜡染工艺及其文化内涵较好地传承下来,如不能科学地解决蜡染传承问题,则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损失。

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其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作为具有深厚历史根基和文化内涵的布依蜡染,除了要传承蜡染的工艺技能,丰富的蜡染文化内涵也是传承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是一种对文化筛选和传承的活动,是使民族文化得以产生和保存的重要手段,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更是民族文化得以弘扬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蜡染工艺传承是民族教育的使命

前文已表明教育对传承的重要性,对于艺术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如果要将蜡染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不得不需要学校来为之努力。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才机构,且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整合能力,能够满足蜡染传承的场所和师资等条件,不仅可以传授给学生传统的、全面的蜡染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蜡染工艺的情感和认知,通过学校培养具有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传统的素质人才,是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将学校教育的传承功能合理开发,构建教育中传承的科学体系,是布依蜡染得以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学校教育传承的功能和方式。

第一,将布依蜡染工艺列入本民族地区课程。教育人类学认为,被列入课程的文化是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化,利用地方资源开发出合理的地方课程,是推进蜡染传承的重要举措。

第二,合理开展有效的课外传承活动。通过开放而灵活的活动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更能让学生自主地去掌握蜡染工艺,可以说课外活动是一种能有效调节课堂教学的补充方式。

第三,营造具有蜡染文化气氛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是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具有蜡染文化气氛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其熏陶下,可以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可以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可以增进学生对蜡染工艺的认同和了解,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学校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以及板报图片宣传,提高学生参与蜡染工艺的意识和行为,只有在良好的蜡染文化气氛中,学校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布依族蜡染工艺传承人才。

布依族蜡染是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被布依人民世代使用,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独特价值,是民族传统文化人才培养之根,让传统蜡染工艺走进学校,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理论体系对布依蜡染工艺进行教育传承探索,是对民族传统蜡染工艺有利的传承与保护,只有将蜡染纳入学校教学体系中去,才能保证布依族蜡染工艺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得以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和平.试述中国少数民族美术的发生与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兰州,2004(5):84-88.

[2]苏和平.试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铜鼓艺术[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兰州,2005(6):65-68.

[3]苏和平.中西艺术审美比较刍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136-139.

[4]苏和平.少数民族美术起源及发展特征刍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6.

[5]苏和平.试论艺术教育的功能与效应[J].民族教育研究,2005:87-90.

[6]苏和平.高校美育教学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6):124-127.

[7]苏和平.艺术人类学与艺术教育刍议[J].民族教育研究,2008(2):41-44.

[8]苏和平.水族审美意识探源[J].贵州民族研究,2004(3):70-73

[9]苏和平.构建学校传统艺术教育体系[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4.

[10]苏和平.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现代传承研究—以民族艺术的教学为个案[J].西北民族研究,2013(4):101.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布依族学校教育传承
关于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论述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布依族验方“神阙散”的早期安全性评价研究
基于GIS的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