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哈德·里希特绘画理论研究
2016-02-04周瀛瀛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周瀛瀛(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关于格哈德·里希特绘画理论研究
周瀛瀛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作为当代最著名的油画艺术大师,德国的里希特先生是一位借助照片来实现观念性油画创作并取得显著成功的成功画家。在里希特先生的作品中对独特的灵性与品位进行了体现。在其作品中能够看到许多关于当代性的艺术语言。而对于许多专业性人士而言,对其作品中所体现 的深层内涵与文化意义都很难读懂。只看到了表面上的内容,对作品中突破了艺术语言的限制并没认清。因此,本文对格哈德·里希特先生绘画理论进行分析与探讨,也能为后世的艺术家给予一定的启迪。
【关键词】格哈德·里希特;绘画理论;照片绘画
在德国出生的里希特,作为它的艺术类型并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家,不局限于一种创作风格,在大量实验与创新的基础上,创作出了照片绘画艺术,并且这种绘画艺术所带来的影响使之受到艺术界的争论。而在里希特身上所体现出对现实主义的继承与创新,也使后来的艺术家在欣赏其作品的同时进行深入的思考。本课题集中论述了里希特绘画理论,为以后的艺术工作者提供积极的借鉴与参考。
一、格哈德·里希特的绘画理论分析
(一)“图形性”的照片绘画
作为德国的当代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由于20世纪六十年代在欧美等后现代艺术对作品中对个人化因素的表现呈现消解趋势,里希特开始借鉴摄影快照等方式,要从中寻求一种平衡感,并也为自己建立了独特的绘画语言体系,并且作为摄影也是里希特在绘画中创作了一个为个性表达的全新视角[1]。对于摄影,在里希特眼中就如同一个过滤器,消除人们的个性,它能够使画家无差别地认识到形象脱离事物实体后所呈现的客观性特征。里希特认为照片是最完美的图画,因为受理解与制作过程被摄影机械化所替代的影响,降低了个人的介入程度,造成他对于这种无条件与风格的自给自足的特性通过自己简单的画笔来把自己的艺术趣味、技巧与想法加以调和,而且他能够从后现代艺术杂糅的观念中解脱出来。对于里希特的绘画来讲,可以说是在模仿摄影,并通过绘画的手段来重新制作摄影。
因为里希特大部分的摄影都是在参照照片而进行绘画,所以有人认为他是“照相写实主义”的画家,更在1972年的第五届卡塞尔文献展中将其划分为此派。但实则不然,里希特并没有参加在1970年发展的照相写实主义活动,而且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首先,在创作理念上,里希特的摄影绘画与照相写实绘画具有一定的差异。他对表面上与照片高度逼真的效果刺激观这是觉得效果并不刻意营造。他绘画中的重点主要是本身对现实世界所形成的虚拟图像进行写实,而不是展现机械的完美性。其次,在表现方式上,他不对照片进行直接临摹,也不是将图像改造得更加丰富与灿烂,而是将照片从表现手法、色彩到题材上进行一系列的变换,借助影像的呈现在记录时造成的缺损深入地对摄影的内在特质进行强调[2]。里希特在这一过程中用积极的心态消除了在转换过程中的个人情感,从而表现出一种中立的思想。
(二)“消除式”的图像转换方式
里希特的摄影绘画在具体语言形式的表现上,是依据被时间间隔所分离的几个层次来绘制,进行自觉的转换图像。对于第一个层次,就是描绘背景。而背景所表现出一种幻想的,如同照片一样的外观。这近似一幅快要完成的作品。里希特并不满足,他会进一步毁坏与添加它的内容,直到他自己满意为止。对于这一过程主要是对后期的转换,而不是临摹图片。对图像的转换,里希特主要是采用“消除”式的方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画面完整性的破坏;二是表达意义上的缺失;三是对画面的整体提炼。首先在破坏画面的整体性。这对传统观念中人们对画面效果的渴望与预期进行一定冲击。这种破坏蓄意已久,这也是他自身对传统束缚创作与产生偏见的打破,而且也作为后现代主义对摒弃传统审美观的积极尝试。其次,对于里希特来说,图像在表达上并不是要经过破坏之后所存留的最终形态的展示,而是对损失掉的东西的表达,并进一步地说明人们失去某些东西的事实[3]。另外,这种“缺失”在画家里希特的图画中已经作为一种对立面而存在着,它体现出的不明确性对画家明确个人意图的表达进行了消解,与那种“明确性表达”相对立着。最后,消除在里希特的笔下是一种提炼画面的必备手段。作为使他与其他照相写实主义画家相区别的显著特征。里希特关注摄影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它在图画中进行添加与消除某些元素时,需要由外向内的提炼与转换过程,画面过于完整更与一副完整的画相似,这不仅是对无意识元素在记录到成像过程中的破坏,而且也切断了与摄影的关联,从而失去了客观性。
二、格哈德·里希特绘画中的现实主义特征
格哈德·里希特在1965年就在《鲁迪叔叔》的创作中,从技法到构图都体现出了一种新古典主义的回归,对于这种回归在画家之后的创作中也有所体现[《爱玛》(1966)、《贝蒂》(1988)、《阅读的女孩》(1994)、《与孩子在一起的S.》(1995)等]。在这些构图严整、稳定的作品中,作家的笔法精致细腻,对里希特社会主义画家精湛的绘画能力进行了展现。里希特在早年德国纳粹时就已经对乌托邦意识形态进行了抛弃,但是对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却没有放弃。里希特对现实主义的运用并不仅仅体现在手法层面,与此同时,他对再现性的场景进行的伪造才是他的真实目的,他是想要将绘画成为照片,他称为“照相画”。里希特的作品在观念主义、浪漫主义以及现实主义与抽象主义之间中反复阐释,体现出了当代艺术对艺术阐释的依赖。作为里希特的成功之处在于对自己真实内心经验的回归,他的作品中体现了对现实主义与当代主义之间紧张关系的调和。所以,里希特现实主义在当代中对画家的影响可见一斑[4]。
三、在创作中体现的英雄崇拜与被抛弃意识
(一)在《沃尔克·布瑞德克》中的体现
《沃尔克·布瑞德克》这一作品,在1966年在杜塞尔多夫创作完成,对于这一艺术品里希特保持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而除此之外,在这一作品中对英雄的创造与反讽艺术的呈现比较优秀。到目前为止,作为里希特对这部作品的态度转变为对这一作品中主人公的纪念,似乎是在向人们展现一位艺术家的全部个人史[5]。他在其中暴露了作为布瑞德克并不是媒体名流、政治或意识形态的领导者,更不是神话中的英雄,似乎是作为反英雄的资产阶级普通人。对于这一人物的选取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布瑞德克的年轻以及背景,他作为一块白板,理所应当作为艺术家头脑中所调侃的人物对象,而对于其余艺术家而言,并不愿意充当这一角色,因此他们不同意参与他的创作[6]。
(二)在《毛泽东肖像》中的体现
在将《沃尔克·布瑞德克》与里希特创作的珂罗版的《毛泽东肖像》进行对比时,发现里希特将这一伟大领袖形象进行了修改,人物正面的面部特征已经被模糊得令人震惊。作为里希特很少描绘这种著名的、近似于神话式的英雄人物,与其他画家不同,在他同行的笔下这类近似于“神”一样的人物应该是近于完美的,并且是将其作为反侵略与反斗争的形象而描绘的,但是在里希特的笔下将毛泽东形象进行极端模糊化体现了他对革命领袖根本挑战的塑造,在这幅作品中将毛泽东表现为一个反面英雄,不论在毛泽东的语录中是怎样体现的,这部作品中集中体现了里希特通过含混晦涩表现自己对意识形态的深恶痛绝。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里希特的创作中,能够看到德国艺术家对反英雄主义与反讽主义的建立,在其艺术作品中展现了对日常经验有超越表面精神特质的尊重。并且在其多样的风格流派中使人们看到其对自我价值与个性的尊重,同时也展现出了一种时代精神与创新精神。他对于艺术的独立态度与原则不仅得到西方艺术界的称赞,也得到了中国艺术界的认可等。在对于里希特的作品中所展现的反英雄主义与反讽主义,对传统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内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这也为后世的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值得学习与借鉴的部分。
参考文献:
[1]赵丁昱.格哈德·里希特的摄影和绘画——消除摄影和绘画界线的追求[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0(2):441-443.
[2]杨思杰.美术教育的现代转型与价值趋向[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5(3):114-116.
[3]邹正伟.格哈德·里希特艺术表现的矛盾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山东师范大学,2011.
[4]冯薇.迷雾和镜子—关于里希特作品中矛盾与并置[D].中国美术学院,2011.
[5]葛晓成.里希特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
[6]林菁菁.被置换的图像[D].福建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周瀛瀛(1993-),女,四川成都人,单位:西南交通大学,职称:研一在读,研究方向:当代油画。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