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当代艺术家里希特艺术思想的形成及其文化渊源
2015-04-07徐子涵
文章编号:1003-9104(2015)01-0201-03
作者简介:徐子涵(1981- ),女,汉,江苏金湖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尚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音乐学。
摘 要: 格哈德·里希特是当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之一,对德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国际艺术界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大师。里希特一直坚持着传统的“架上绘画”,他的艺术思想一直具有独创性,在艺术领域成功构建了多样的个人艺术形式,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艺术家。与此同时,他的艺术作品的风格一直受到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的欢迎,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里希特的艺术成长环境、创作思路及创意来源的剖析,试图挖掘出其经典艺术作品背后受到哪些艺术思潮的深刻影响,以及探索其文化根源所在。
关键词:当代艺术家;艺术思想;里希特;当代艺术;艺术创作;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德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道路特殊而又曲折。从19世纪以来,德国的国家文化形象背负了重重的历史负担。德国突出的历史问题是整体文化身份的缺失,重新塑造国家文化身份和重塑民族文化形象一直是几代德国知识分子话语研讨的核心。战后德国的文化身份问题更臻矛盾、复杂,国家和民族的分裂现状,迫使当代的社会思想家和艺术家进行深刻反省和认真思考,从而自觉地把文化艺术当作重新塑造身份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并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二战”后的德国盛产出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有激进澎湃的乌托邦主义者约瑟夫·波伊斯,有让“二战”后一蹶不振数十年的德国先锋艺术重新恢复活力的艺术家西格马尔·波尔克,还有另一位冷静沉稳、通常不会被其他艺术风格所影响的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里希特虽然没有从外表上展现出过多的艺术家所独有的个性魅力,但他在艺术创作中所体现出的特立独行足以让人们惊叹。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没有放弃架上绘画的实践,并表示:“我相信绘画”。当人们都蜂涌而上介入现代艺术领域时,里希特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影响,他只是选择默默地观望,这使得里希特的身上散发出独特的艺术光芒。
一、19世纪德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背景
“二战”后,德国对曾经的战争暴力的承认和历史反省为德国当代艺术的思考和创意思维打开了大门。对于德国当代艺术创作,著名策展人奥克维·恩维佐曾尖锐地指出:“德国艺术有意无意地根植于大屠杀的创伤,1945年后西德艺术不仅仅因为痛苦思索而熠熠生辉,而随之而来的对遗忘创伤的批判更是情感的必然,这种表达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对战争暴力的反思不仅影响了德国当代艺术,而且也影响了德国的政治哲学,尤其是影响了艺术和政治的关系。政治语境和艺术语境的开放为德国当代艺术开辟了一个空前广阔的视域,艺术不仅仅是视觉的,同时是微观的、深刻的政治表达。从约瑟夫博·伊斯的作品,一直到格哈德·里希特以多种形式创作的作品,都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文化特征。德国当代艺术在权利与暴力、正义与罪恶的辩证语境中,因其自相冲突、自我批判的文化性格,以及断裂和连续并存的逻辑面貌,证实了现代性分裂的特征。同时,它也是在后现代文化场景中,民族区域意识形态向国际艺术语言开放的例证。[1]从1945年至1989年,德国开始分裂为东德和西德两个国家,东西德在政治取向上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这样就造就了原先的一个民族的两种文化艺术被迫成为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虽然德国已经分裂,但东西德毕竟是同一个民族,它们共同经历了“二战”,有着同样的历史创伤。因此,艺术家们在其思想和艺术作品中也反应出了相互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分别表现为民族身份和国际化、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绘画与多种新艺术形态、冷战与和平、历史创伤与未来远景等等,这诸多对立甚至充满冲突的二元命题,都给予德国当代艺术以强烈的刺激和推进。[1]冷战以来的德国艺术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艺术的潮流,德国当代艺术家在各个艺术领域所做出了颠覆和创新,从博伊斯、巴塞利兹、基弗到里希特,他们为德国赢得了身份认同,开创了一个艺术思潮的新时代。
用创造一种新艺术来体现新的国家精神,是德国在经历了巨变之后关于新的文化身份的讨论焦点。德国的当代文化学者们都在试图尝试和讨论如何以视觉的方式去呈现一个新的、当代的德国,即把艺术作为创造新的文化身份的手段,并且加以进一步的想象和发挥。因此,他们似乎都在寻求一种建立在“超艺术”之上的新审美。这种审美所强调的不是个人的敏感性,而是一种集体的视觉集合。由此,在德国掀起一场名为“新表现主义”的具像绘画艺术浪潮,它响应了意大利的“超前卫主义”艺术思潮,两者在整个西方世界共同产生出一系列的轰动效应,同时带动了具像艺术的短暂复兴。而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中, 只有一位艺术家——格哈特·里希特没有融入潮流,他依然坚守的把他那份艺术执着。这位通过背离传统来延续传统的艺术家,以他卓尔不群的富于启示性的艺术获得了当代艺术史上的独特地位。
二、格哈德·里希特的艺术之路1932年,格哈德·里希特出生在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的一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位教师,思想保守并拥戴纳粹主义,后来成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的成员,最后在战争中牺牲。相反,他的母亲却是位思想十分开明的女性,由于他母亲成长于一个具有浓厚艺术文化气息的家庭,对于文学艺术的敏感度较强,从一开始就培养里希特接触音乐、文学、哲学,并一直支持他的绘画之路,里希特之所以能够坚持架上绘画,坚持走自己的艺术风格,这与他母亲的熏陶是分不开的,由此可以看出,里希特的母亲对里希特的艺术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由于里希特是在德国纳粹大社会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他的整个青少年时期都是在战争的氛围中度过的。这期间他家族之中的很多成员都卷入到纳粹活动中,比如他的纳粹官员舅舅、被纳粹组织迫害的姨妈等等。这些在少年时期的成长记忆都很直接地反应在他后来的绘画作品中。里希特本人善于对平庸的家庭照片和报刊摄影进行描绘,这几乎成了他留给人们的主要印象,人们称他的作品风格为“照片绘画”。
1959年,里希特去西德进行一次短途旅行。期间偶然被允许参观了第二届卡塞尔文献展,这是他与抽象绘画的第一次接触。而如今每五年举办一次的卡塞尔文献展,已成为国际艺术界中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展会之一。但在最初,它的使命却是用来填补德国长达12年的纳粹主义统治之后的文化空白,旨在紧急复苏本土艺术并加步赶上国际现代艺术队伍的前进步伐。里希特在经历这次参观后,已完完全全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虽然里希特对展览作品的作者一无所知,但这次展览促使他的艺术创作思路得以极大的解放。里希特这时候发现自己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有了明确的目标,并立即做出决定要离开东德前往西德。因此,1960年,在柏林墙尚未建成时,里希特带着妻子逃离了德累斯顿直赴西德。就这样,里希特的这一个在艺术选择上的重大决定最终改变了他一生的艺术与政治命运。里希特来到西德后,进入了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艺术家卡尔·奥图·格茨给他了很多帮助,在他的引领下,里希特很快在让·杜布菲、阿尔贝托·布里、让·弗特里等艺术家的影响下利用了新的艺术语言进行了创作。虽然里希特在西德的生活品质并不高,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艺术创作活动的热情。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日子里,里希特相继与西格玛尔·波尔克、布林奇帕·勒莫等画家结识,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们还曾经在一起成立过一个名为“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的小组,该组织既反对“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也反对西方的消费社会。他们善于制作一些来自纸媒的反讽创作。1963年,由于“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小组成员中艺术家们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使得里希特与西格玛尔·波尔克等小组成员分道扬镳,接着其他成员也相继散去,各自开始了艺术创作之路。 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的德国,风靡欧美的多个现代流行艺术流派同样互相竞争的异常激烈。在当时的艺术界,到处都在宣布绘画已经死亡。在这个艺术家埋头尝试其他艺术创作形式的浮躁年代里,里希特却仍然在使用绘画的基本语言从事艺术创作,像他这样继续坚持走传统的架上绘画的艺术创作道路,是需要非常坚定的信念的。
三、格哈德·里希特的艺术创作方法论“每个人都是其所处时代的产物。”这是黑格尔曾说过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表明,什么样的时代造就什么样的人,人性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渐发生改变。黑格尔还说:“哲学家们在沉思中捕捉住那个时代的精髓。”由此可以推断——艺术家是用影像、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来理解和反映他们所处的时代。这是用艺术来记录时间的一种方式,更是反映时代面貌的一种特定方式,而艺术正是利用这种独特性,才获得了社会的地位和话语权。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战后的德国艺术家们正在寻找一种出路,一种用艺术表达战后德国的出路。特别是纳粹主义之后的第一代德国艺术家们,他们面对艺术创作的困惑比后来的艺术家们大得多。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没有任何的艺术题材可以让艺术家们借鉴与参考,他们在努力的寻找一个既能体现德国本土特点又能与现代主义链接的方式。除此之外,冷战带来的政治分歧也使得艺术家们不得不去面对严酷的事实,所以在艺术创作上多少有所顾忌。里希特便是这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和代表人物,他的作品透露出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冷静,这有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让人们对他始终琢磨不透。对于大多数艺术家来说,延续一种特定的艺术创作风格非常重要,这种特定的风格犹如自己独创的品牌,如果经常改变自我艺术风格,会被看作缺少文化信仰。但是,里希特却是一个例外,他喜欢在各种艺术流派间来回游离,他认为一个有实力的艺术竞争者或者是艺术家不需要通过坚守自己的符号领地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虽然里希特一直生活在一个反传统艺术、反对架上绘画的时代中,经历了达达主义、激浪派、博伊斯所从事的“社会雕塑”以及波普艺术和极简主义等所有重要的现代艺术潮流,但人们在他的作品中似乎找不到这些潮流太多的痕迹。里希特在面对众多的现代主义潮流时,并没有被某一种艺术形态所影响,而是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艺术创作方式——照片绘画。虽然,里希特本人非常排斥这些现代主义潮流中的艺术形态,但是照片绘画的这种艺术创作方式是在当时所处的环境中产生的。从理论上推断,里希特多多少少会受到当时艺术思潮的影响。首先,激浪派开放性的艺术观念潜移默化的使里希特的思想得以解放,使他找到了一种合理的艺术表达方式。其次,波普艺术采用的直接挪用大众传媒图像的创作方式,为里希特的照片绘画这种艺术创作方法论提供了灵感与依据,为建构自己的艺术创作理论打下了基础。里希特善于在艺术创作理念上保持“中立”,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与冷静的方式。“我不追求客观性、系统性、倾向性;我也没有计划,没有风格,没有方向。我没有时间去想作品特别的关注点,作品的主题,或取得骄人成果的变动。”[2]
这是里希特对待艺术的一种表面上看似无意识或者表示“中立”的态度,但实际上这并不代表他在艺术中所要表达无意识或是无观点,而是他正努力通过“中立”这样的一种方式来阐释自己的观点。“保持中立的确是我的愿望。我视之为一个机会。它是意识形态的对立物。尽最大可能做到客观这一观念为绘画提供了一个正当的理由,因为你是客观的,所做的事情是必要的,启示性的,以及诸如此类。”[3]里希特的这段话,表明了在艺术上的“中立”并不是要真正的形成一种标签式的风格,而是强调要与各艺术流派间保持一种恰当的距离,这种距离不近不远,不偏不倚。其实,里希特所表现出的“中立”,是在随波逐流、各种流行艺术形式满天飞的社会背景之下对自己的一种反思与批判的态度,与他艺术思想中所强调的自主性相互呼应。里希特从艺术风格到艺术观念上一直体现出一种不确定性,人们无法把他确定为某一种艺术流派。然而,当人们的目光都转向他,开始逐渐认同他所具有独创性的“照片绘画”时,他把兴趣又投向了抽象绘画,并最终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来回交替进行绘画艺术创作。他的这种独特的艺术思考方式时常令人摸不着头脑。因此,里希特的“中立”表现出的并不是一种无意识或无主见,而是站在对铺天盖地、形式各异的艺术思潮之上进行理性审视,以保持自身在艺术上的纯净与自主,最终以一种独特的艺术思想方式呈现在艺术世界之中。
四、结语
格哈德·里希特作为当今在世的德国当代艺术大师,对德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发展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他一直坚持着传统的“架上绘画”,他的艺术思想一直具有独创性,在艺术领域成功构建了多样的个人艺术形式,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艺术家。与此同时,他的艺术作品的风格一直受到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的欢迎,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上所述,里希特的艺术成长环境、创作思路、创意来源,以及其经典艺术作品的创作产生,受到当代艺术思潮的深刻影响,拥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创作方法,受到当时社会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在创作风格上,里希特是一位善于在多种风格中来回变化的艺术家,他似乎不愿给自己打上某种风格的标签,他放弃坚守自己独特的符号领地。从艺术创作方法上来看,里希特善于在艺术创作理念上保持一种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来回交替创作的“中立”,这不是一种没有主见或虚无的呈现,而是一种自我保护与冷静的方式,是在理性面对各种杂乱无章的艺术思潮基础上,保持一种自身艺术思想纯净的表现方式。里希特没有选择追随任何一种现代派创作潮流,而是探索出“照片绘画”这种独特的创作方法。虽然里希特在不断的回避现代主义的风格且没有让自己真正属于某种现代艺术派别,但实际上,当时的各种后现代艺术思潮对里希特的艺术创作实践确实形成了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其开放的艺术观念,比如波普艺术,波普的独特创作方式得到了里希特的青睐,并成为创造自己独特艺术方法论的基础。正是这样一种开放的思想观念,以及独特的创新方式,使得这位通过背离传统来延续传统的艺术家实现了这样一种卓尔不群且富于启示性的艺术创作方式,并由此创作产生出一批传世经典之作,从而使其自身获得了当代艺术史上独特的历史地位。(责任编辑:徐智本)
参考文献:
[1]漆澜、徐佳音.自相冲突、自我批判的文化性格——德国当代艺术综述[J].当代中国,2009,(06).
[2]王春辰.一个真实的里希特[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8,(03).
[3]王霄.格哈德·里希特的艺术方法论[J].美与时代(中旬),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