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初中生的民族社会化觉察及其特征*
2016-02-02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昆明 650500)
1 引言
在多民族国家中, 民族社会化问题非常引人关注。民族社会化(ethnic socialization)是少数民族家庭教养的核心成分, 是父母向孩子传递有关民族特征信息的过程(Hughes, Witherspoon, Rivas-Drake,& West-Bey, 2009; Hughes et al., 2006)。民族社会化觉察(perceived ethnic socialization)是少数民族孩子对父母传递的有关民族特征信息的认知(Tran &Lee, 2010), 包括习得父母对不同民族的外显的或内隐的态度和信念, 理解作为本民族成员身份的意义, 学会处理和应对与民族相关的问题(Hughes,2003)。民族社会化及觉察对少数民族青少年形成民族态度、维护心理健康等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此领域的文献主要出自美国。近年来, 美国心理学家将民族认同、心理健康及学业表现等纳入民族社会化研究框架, 获得了重要进展(尹可丽, 尹绍清, 黄希庭, 2010)。但在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社会化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国外的研究重视母亲与子女民族社会化的关系(Priest et al., 2014)。因为与父亲比, 母亲向子女传递的民族社会化信息更多, 也更全面(Rollins &Hunter, 2013)。青年早期个体的民族社会化觉察是研究重点。研究表明, 青年早期是民族与种族社会化的关键期, 在这一时期, 个体学习民族和种族相关知识的能力增强了, 并积极寻求民族和种族相关的信息(Pahl & Way, 2006)。景颇族是中国云南的少数民族之一, 人口为 13.21万人。景颇族由唐代的“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 有“景颇”、“载瓦”、“喇期”、“浪峨”等自称。景颇族世代居住于西南边疆, 主要聚居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古浪、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缅甸的克钦族即中国的景颇族。景颇族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跨界特困少小民族, 他们与大山为伴, 经济、教育比较落后(马光秋, 何庆国, 方瑞龙, 2011)。本研究选择景颇族初中生为对象, 目的是考察景颇族初中生觉察到母亲传递的民族社会化信息类型及其引发情境方面的特征, 揭示中国青少年民族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的少数族裔孩子觉察到父母给他们传递了哪些类型的民族社会化信息?由于美国既有种族问题, 又有民族(或称族群)问题, 因此美国心理学家使用民族社会化、种族社会化(racial socialization)、民族与种族社会化(ethnic-racial socialization)等多个术语。Hughes等人(2006)回顾了46个相关研究,将民族与种族社会化概括为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促使不信任、种族平等与沉默四种类型。文化社会化是父母向孩子传授关于种族或民族传统、历史的过程; 偏见准备是父母促进孩子对歧视的认知,并让孩子做好应对歧视、偏见的准备; 促使不信任指父母向孩子强调族际交往中需要保持小心和怀疑的态度; 种族平等主义与沉默是父母明确鼓励孩子在种族成员身份方面重视自己的个体特征或者在与子女讨论时避免提及种族问题。目前许多研究集中于考察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和促使不信任三种类型(Brown & Krishnakumar, 2007; Hughes,Witherspoon, et al., 2009; Huynh & Fuligni, 2008;Liu & Lau, 2013; Mohanty, Keokse, & Sales, 2007;Murry, Berkel, Brody, Miller, & Chen, 2009)。研究发现, 父母和孩子觉察文化社会化和偏见准备相对较多, 觉察促使不信任最少。80%以上的非裔美国人家庭(Caughy, O’Campo, Randolph, & Nickerson,2002; Coard, Wallace, Stevenson, & Brotman, 2004;Hughes, 2003; Hughes & Johnson, 2001)和 85%以上的多米尼加、墨西哥、波多黎各家长(Hughes, 2003;Phinney & Chavira, 1995)报告觉察到文化社会化,约有 67%到 90%的非裔父母报告觉察到偏见准备(Caughy et al., 2002; Coard et al., 2004; Hughes,2003), 仅有6%到10%的父母报告觉察到促使不信任(Biafora et al., 1993; Hughes & Johnson, 2001)。
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 美国又是典型的移民国家, 只有短暂的历史。除印第安人等原居民外, 构成美利坚民族的族群来自于不同国家,如英格兰人, 欧洲大陆和亚洲各国的移民, 以及被作为奴隶贩卖进来的黑人族群。这些族群原本属于不同国家, 甚至属于不同种族, 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 不同的语言, 不同的宗教和不同的文化传统。因此, 在民族关系上, 美国政府主张承认个体和群体的差异, 同时又以“熔炉”方式进行同化和统一,在民族政策上坚持“异中求同” (严庆, 2010)。与美利坚民族不同, 中华民族虽然也由多个民族组成,汉族却占总人口的90%以上, 是主体民族。在历史上, 汉族融合了众多的少数民族, 因此, 汉族本身亦是文化的概念而非种族的概念。在中华民族的各组成民族之间, 无肤色差异, 有语言差异, 在文化传统上是“同中存异”。由于汉族没有为全民族所信仰的宗教, 因此, 除少量的民族外, 就总体而言,中华民族的各民族之间的宗教差异和冲突并不明显。加之各组成民族的文化同属于东方文化, 各少数民族文化又深受汉文化影响, 因此, 中华民族各组成民族的文化均具有集体主义特点。在民族关系上, 中国政府追求各民族的和谐、相容和共存(宇文利, 2012), 强调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 和谐发展,共存共荣, 强调尊重差异, 反对冲突和对抗(王瑜卿, 肖锐, 2012), 主张通过和睦态度和协调方法把具有差异的民族统一起来, 建立“和而不同”的民族关系(严庆, 2010)。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不同的民族形成历史、不同的民族政策, 因此, 中国父母向孩子传递的民族社会化信息就可能与美国父母不同。中国父母在向孩子传递民族社会化的信息时, 除了传递文化社会化等信息以外, 还传递了促进孩子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的信息。对云南的汉、彝、藏、佤、傈僳、白、傣、壮、哈尼、苗、纳西等 11个民族的中小学生研究发现, 父母向孩子传递促进和睦信息的频率比传递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和促使不信任信息的频率多(尹可丽, 李光裕, 2015)。既如此, 各民族的子女对促进和睦信息的觉察也应比对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和促使不信任等信息的觉察多。因此, 可以预期, 在景颇族初中生觉察到的来自母亲的民族社会化信息中, 除了包含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和促使不信任的信息外,还应包含有“促进和睦”的信息, 而且这种信息是被觉察最多的类型。
民族社会化的过程存在性别差异。Hughes等人(2006)指出, 非裔男孩更容易接受种族隔阂的信息,非裔女孩更容易获得种族自豪感的信息。非裔男孩觉察到更多的偏见准备(Hughes, Hagelskamp, Way,& Foust, 2009), 报告了更多的敌意应对和歧视知觉(Stevenson & Arrington, 2009)。拉丁裔和亚裔的美国父母对女儿的文化社会化关注多于对儿子(Hughes et al., 2006; Suárez-Orozco & Qin, 2006)。景颇族是一个男性化特点非常突出的民族, 素以骁勇威猛、吃苦耐劳、热情好客著称。景颇族在历史上曾经多次顽强抵御外敌入侵, 为保卫祖国领土立下功勋。在传统景颇家庭中, 男性地位较女性高。因此, 景颇初中生的民族社会化觉察也可能存在性别差异。此外, 居住社区的民族多样性也影响民族社会化信息传递。国外研究表明, 与以黑人为主的社区(Stevenson, Cameron, Herrero-Taylor, & Davis,2002)或者以白人为主的社区(Caughy, Nettles,O'Campo, & Lohrfink, 2006)相比, 杂居社区的非裔父母向子女传递了更多的偏见准备(Caughy et al.,2006; Stevenson et al., 2002; Stevenson, McNeil,Herrero-Taylor, & Davis, 2005) 。在我国, 少数民族的居住方式有聚居与杂居之分, 聚居与杂居是否影响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民族社会化觉察?拟以来自杂居社区(多种民族杂居的村寨)和聚居社区(主要由景颇族居住的村寨)的景颇族初中生为被试, 考察居住方式对民族社会化觉察的影响。
从社会与文化适应的角度看, 父母总是会向子女传递最有利于子女在社会中生存的信息。青少年经历偏见和歧视的冲突情境是引发其父母传递民族社会化信息的前提。研究发现, 经历过歧视、偏见的青少年与无此类经历的青少年比, 报告说父母向他们传递了更多的民族与种族社会化的信息, 以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缓解由种族压力带来的有害影响(Cooper, Brown, Metzger, Clinton, & Guthrie,2013; Miller & MacIntosh, 1999; Wong, Eccles, &Sameroff, 2003)。Stevenson 和 Arrington (2009)认为,当青少年需要民族或种族信息应对时, 种族主义经验是家庭民族社会化的触发器。此时, 父母传递的信息主要以保护性的或防御性的策略为主, 如偏见准备、促使不信任、歧视警觉、敌意应对等(Hughes& Johnson, 2001; Stevenson & Arrington, 2009)。可以预期, 经历过偏见或歧视的景颇族初中生比无此经历的初中生会觉察到更多的来自父母的偏见准备和促使不信任的信息。
国外民族社会化研究的重要局限是研究设计和方法过于单一。现有研究多采用相关研究设计和问卷调查法。然而, 过分依赖自我报告可能会丧失很多民族与种族社会化的信息, 需要补充更全面的、扎根于文化的方法(Stevenson & Arrington,2009), 需要采用可以检测因果机制的设计(Hughes,Hagelskamp, et al., 2009; Priest et al., 2014) 。本研究尝试结合问卷调查、情境实验和故事补全三种方法探讨景颇族初中生的民族社会化觉察类型及其引发情境的特征。研究1编修景颇族初中生民族社会化觉察问卷。采用开放式问卷收集与景颇族有关的偏见信息, 收集与民族社会化信息传递有关的典型冲突情境。目的是初步考察景颇族初中生民族社会化觉察的特征, 并为后续研究做准备。研究2采用情境实验范式(Smith, Terry, & Hogg, 2007; van Zomeren, Spears, Fischer, & Leach, 2004), 向被试提供特定事件的信息, 让被试想象自己或者他人作为群体成员的遭遇(van Zomeren, Postmes, & Spears,2008), 以启动个体的民族社会化觉察, 进一步考察景颇族初中生民族社会化觉察的特征。研究3通过故事补全任务再次检验景颇族初中生的民族社会化觉察特征。
2 研究1 修订民族社会化觉察问卷和收集冲突事件与偏见信息
2.1 研究1a: 民族社会化觉察问卷修订
2.1.1 被试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500名初中生。回收有效问卷464份, 有效率为92.8%。年龄为11 ~ 17岁(M
= 14,SD
= 1.52)。男生241人, 女生223人。初一至初三的人数分别为 289、113、62。汉族 175人, 傣族144人, 景颇族85人, 阿昌族等其他民族60人。被试均能使用汉字阅读和使用汉语交流。2.1.2 材料
民族社会化觉察问卷(中文修订版)。Tran和Lee(2010)修订的民族社会化觉察问卷由 16个条目构成, 维度与Hughes和Johnson (2001)编制的问卷相同, 包括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促使不信任。本研究采用翻译和回译的方法进行语言适应性修订,并将原问卷中以“或”这样表述的句子分为两个句子, 以便被试更准确地判断。比如, 将“Talk to you about important people or events in the history of your racial/ethnic group?”, 拆分为“与你谈论本民族的重要人物”和“与你谈论本民族发生过的重要事件”。根据理论假设, 问卷增加了“促进和睦”维度,包括8个条目。初步修订的问卷包括条目26个, 采用5点量表评定(从1代表“从不这样”至5代表“几乎总是这样”)。要求被试根据过去一年里, 父母是否与他们交流过某一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1.3 程序
统一施测, 当场回收问卷。施测人员均经过严格训练并采用统一的指导语, 提醒被试认真作答,不能相互讨论和抄袭。数据采用 SPSS 18.0和AMOS 18.0管理及统计分析。
2.1.4 结果与分析
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民族社会化觉察4因子模型的拟合度。分析初始模型, 根据修正指数和因子载荷小于 0.4的标准检查项目, 删除 10个项目。最终模型包括4个因子16个项目。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和促使不信任的项目数分别为6、4、3、3。模型拟合指数为:χ= 216.35,df
=98, CFI = 0.93, GFI = 0.95, IFI = 0.93, TLI = 0.91,NFI = 0.88, RMSEA = 0.05, 各项目因子载荷在0.49 ~ 0.72之间, 拟合指数达到要求, 表明4因素模型可以接受。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促使不信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分别为0.75、0.71、0.60和0.69。以 85名景颇族初中生的民族社会化觉察类型作为自变量, 4种类型的项目均值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民族社会化信息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
(3, 252) = 103.62,p
<0.001, 偏η= 0.55。LSD多重比较表明, 每两种类型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s
< 0.001, 被试报告的促进和睦最多, 其次是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 最少是促使不信任。景颇族初中生对促进和睦的觉察存在性别差异,t
(83) = –2.34,p
< 0.05,Cohen's d
=0.51, 女生觉察到更多的促进和睦。结果见表1。表1 景颇族初中生在民族社会化觉察问卷得分的描述统计(M ± SD)
2.2 研究1b 冲突事件类型与偏见信息收集
研究1a获知被试觉察到4类信息。但研究1a不能说明被试觉察这些信息时发生了什么, 即何种冲突情境激发了父母向孩子传递民族社会化信息,在此类情境中有无偏见、歧视的经历等。研究1b拟解决此问题, 并为研究2设计刺激情境材料做准备。
2.2.1 被试
德宏州瑞丽市和陇川县两所中学的196名初中生。回收有效问卷159份, 有效率为81.12%。年龄为12~17岁(M
= 14,SD
= 0.86)。男生68人, 女生91人。初一53人, 初二106人。景颇族62人, 汉族41人, 傣族52人, 阿昌族等其他民族4人。被试均能使用汉字阅读和使用汉语交流。2.2.2 材料
自编开放式问卷。从研究 1a修订的民族社会化觉察问卷的4个维度中选择项目, 设置8个开放式问题。比如, 要求被试回答在父亲、母亲或其他人中, 是否有谁“告诉你要多了解一些本民族的事情, 比如本民族的重要人物、历史事件”, “告诉你要与其他民族的同学和睦相处”, “与你谈论其他人对本民族的偏见或者不正确的看法”, “告诉你和其他民族的人来往要小心一些”等。如有这种情况, 要求回答这个人与被试谈论这件事情的原因或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指导语为:“以下题目是在过去的时间里, 你的父母或其他人可能与你有过的一些交流。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如果发生过类似情况, 请详细写出你的父母或其他人和你讨论这些话题的原因, 题目中的‘本民族’指的是你的民族。”
2.2.3 程序
冲突事件类型和偏见信息由两名心理学研究生先整理出来, 再由一名研究民族社会化问题的老师审核。冲突事件类型的整理方式为:首先对被试作答进行详细阅读, 剔除未按题目要求做答的事件,然后对剩下事件归类。偏见是指对某些群体的直接或间接的消极或反感的态度、情感和行为(Brown,2011)。偏见信息的筛选严格按照偏见的定义进行,将凡是涉及到有关景颇族人的偏见都整理出来。其他程序同研究1a。
2.2.4 结果与分析
对传递信息的人物统计发现, 母亲占 40%, 父亲占36%, 其他人 (包括爷爷、奶奶、叔叔、姑姑、哥、姐、老师、朋友、邻居等)占 24%。差异检验表明, 母亲与父亲的比例差异不显著, χ(1) = 1.51,p
> 0.05。有3类冲突事件涉及父母等人向被试传递民族社会化信息, 它们是学校事件、村寨事件和其他事件。学校事件有10件, 涉及民族之间的摩擦、与其他民族交往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等, 其中有5件事发生在宿舍中。提及4件村寨事件, 涉及村寨里打架、到其他民族家里做客时发生冲突、景颇族过节或傣族过节时发生冲突。其他事件主要指被试提及但未做详细描述的事件, 如上街买东西被其他民族欺骗。
整理出10条关于景颇族的偏见:(1)生活在山里, 文化教育落后; (2)吸毒人员较多, 犯事的人多;(3)爱喝酒, 爱打架, 脾气不好; (4)懒惰, 游手好闲,只想靠国家补助生活; (5)景颇族是所有民族的最后一名; (6)比较野蛮, 没有礼貌; (7)不文明, 爱说脏话; (8)小气、冲动; (9)借东西不还, 只会找别人的缺点, 指责别人; (10)景颇族野蛮死了, 脾气怪得很,动不动就抽长刀要砍人, 不讲道理。前4条出自景颇族被试, 后6条来自其他民族被试。
2.3 讨论
研究 1a增加“促进和睦”因子来修订民族社会化觉察问卷, 结果显示, 4因子模型合理。景颇族初中生觉察的民族社会化信息, 除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与促使不信任外, 还有促进和睦。被试对4类信息的觉察存在差异, 对促进和睦觉察最多, 对促使不信任觉察最少。在促进和睦觉察上存在性别差异, 女生觉察到更多的促进和睦。
研究 1b考察引发民族社会化觉察的冲突情境以及对景颇族的偏见。发现被试报告来自学校场景(尤其是宿舍场景)的冲突事件比其他场景显著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形式以寄宿制为主。寄宿学校增加了不同民族学生的接触机会, 但因生活习俗、语言、宗教信仰的差异, 学生面临文化冲突与适应问题(白亮, 2009)。宿舍既是寄宿生休息之地, 又是同伴交流的场所。如教师对宿舍管理不力, 宿舍就成为易发生冲突之处。景颇族居住于山岭中, 经济落后, 在狩猎和刀耕火种中形成了战天斗地的执着性格, 勇猛、善战, 不屈不挠, 不轻易认输。长刀是景颇族人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具、战斗武器, 又是装饰品, 显示景颇族人的英勇顽强、刚毅不屈的性格(祁德川, 2012)。然而, 在景颇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中, 如果发生矛盾冲突, 景颇男子这种勇猛善战、长刀护身的形象往往被视为野蛮。因此, 研究1b为研究 2选择学校宿舍中景颇族与傣族学生的冲突事件, 并初步选取偏见观念的第10条“景颇族野蛮死了, 脾气怪得很, 动不动抽长刀砍人, 不讲道理”为偏见线索。
3 研究2 景颇族初中生在情境实验中对民族社会化信息的觉察
3.1 方法
3.1.1 被试
德宏州陇川县364名景颇族初中生。回收有效材料335份, 有效率为92.03%。年龄为12~17岁(M
=14,SD
= 1.33)。男生123人, 女生212人。初一84人, 初二139人, 初三112人。来自聚居村寨的284人, 来自杂居村寨的51人。被试均能熟练使用汉字阅读和使用汉语交流, 未参与研究1。3.1.2 材料与评定
材料包括情境材料和民族社会化觉察测量材料。情境材料以研究 1b获得的景颇族学生与傣族学生发生的宿舍冲突事件为蓝本编制。由于内隐攻击性的表现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 男性与身体攻击联系更紧密, 女性与言语攻击联系更紧密(徐德淼,唐日新, 解军, 2007), 因而在对冲突故事反应上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男生更倾向于打斗, 女生更倾向于压抑和冷暴力。据此, 分别编制男女两种情境,并将第 10条偏见“景颇族野蛮死了, 脾气怪得很,动不动就抽长刀要砍人, 不讲道理”加入到材料中。两种情境的材料都为200字左右。采用研究1a编制的民族社会化觉察问卷作为测量材料, 并对其相关表述稍作修改使之适用于情境反应。
材料评定由陇川县某中学教龄在 20年以上的两位景颇族教师和两位汉族教师完成。评定内容是:(1)男生、女生的两个情境是否接近于可能发生的真实情境。如果不符合真实情况, 请指出, 或直接修改; (2)所列反应项目(妈妈可能会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可能发生?请将不可能发生的项目指出来。(3)是否还有一些妈妈产生的与景颇族有关的、与不同民族之间关系处理的反应未列出来(不包括叫孩子“告诉老师”这类项目)。评定表明, 两个情境合理, 但第 10条偏见过于偏激, 建议将其修改为“景颇族爱打架, 脾气不好, 不讲道理”。根据评定结果对情境材料进行了修改。
3.1.3 程序
要求被试对男生情境和女生情境都进行反应。设置4种条件:(1)有偏见线索的男生情境 + 有偏见线索的女生情境; (2)有偏见线索的女生情境 +有偏见线索的男生情境; (3)无偏见线索的男生情境 + 无偏见线索的女生情境; (4)无偏见线索的女生情境 + 无偏见线索的男生情境。被试被随机分配到4种条件, 在阅读完一个情境后呈现指导语:“假如你是勒干(男生情境)或木果(女生情境), 周末放学回家, 向妈妈诉说了自己在宿舍里遇到的事,妈妈会向你说些什么呢?下面列出了妈妈可能会因这样的事情和你谈论的一些话题, 请在选项上相应的数字上打‘√’。选项为“根本不会这样、不会这样、不知道、会这样、肯定会这样”。其他程序同研究1a。数据采用SPSS 18.0分析。各样本分布见表2。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景颇族初中生民族社会化觉察的描述统计
景颇族初中生在不同情境下觉察到的民族社会化信息如表3所示。
以情境类型(男生情境/女生情境)、偏见线索(有/无)为自变量, 以民族社会化信息的 4种类型(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促使不信任)为因变量,进行两因素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在促进和睦上, 情境类型的主效应显著, 女生情境(M
=23.74)比男生情境(M
= 23.34)更倾向于选择促进和睦信息。在偏见准备上, 偏见线索的主效应显著,相比于无偏见线索情境(M
= 7.65), 有偏见线索情境(M
= 8.49)被试对偏见准备信息的报告程度更高。表2 不同条件下的样本分布(人数)
表3 不同情境刺激下民族社会化觉察的描述统计(M ± SD)
表4 民族社会化信息觉察在情境类型和偏见线索上的差异检验
对民族社会化觉察的4种类型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自变量为信息类型, 因变量为项目平均值。在对男生情境和女生情境的反应中, 民族社会化信息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
(3,1002) =515.53,p
< 0.001, 偏 η= 0.61;F
(3,1002) =627.54,p
< 0.001, 偏η= 0.65。LSD多重比较发现,不论是男生情境或女生情境, 不同信息类型两两之间差异均显著,ps
< 0.001。被试报告促进和睦信息的程度最高, 其次是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 程度最低的是促使不信任。结果如图1所示。图1 景颇族初中生民族社会化觉察类型的项目均分
3.2.2 民族社会化觉察的性别和居住社区差异
分析表明, 不同性别被试在促进和睦、促使不信任上差异显著, 在文化社会化和偏见准备上差异不显著[男生情境:t
(333) = –2.10,p
< 0.05,Cohen's d
= 0.24,t
(333) = 0.59,p
> 0.05,t
(333) = 0.64,p
> 0.05,t
(333) = 4.92,p
< 0.001,Cohen's d
= 0.55; 女生情境:t
(333) = –2.19,p
<0.05,Cohen's d
= 0.35,t
(333) = 1.72,p
> 0.05,t
(333) = 0.61,p
> 0.05,t
(333) = 3.90,p
<0.001,Cohen's d
= 0.44]。来自聚居和杂居的被试在民族社会化觉察上差异不显著[男生情境:t
(333) = 0.45,p >
0.05,t
(333) = 0.55,p
> 0.05,t
(333) = 0.68,p
>0.05,t
(333) = –0.84,p
> 0.05; 女生情境:t
(333) = –0.08,p
> 0.05,t
(333) = –1.71,p
>0.05,t
(333) = –0.25,p
> 0.05,t
(333) =–1.78,p
> 0.05]。3.3 讨论
在景颇族、傣族初中生发生宿舍冲突的情境下,景颇族初中生觉察到的民族社会化类型存在显著差异。无论男生情境还是女生情境, 无论情境中有无偏见线索, 被试对促进和睦的觉察程度最高, 其次是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 最低的是促使不信任。这一结果与研究1a相同。与男生比, 女生觉察到更多的促进和睦, 更少的促使不信任。聚居与杂居的被试报告的四类信息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说明居住方式未影响景颇初中生民族社会化信息的觉察。
Stevenson和 Arrington (2009)认为, 种族主义经验触发民族社会化信息的传递, 青少年的种族歧视或偏见经历能够预测民族社会化觉察的增加(Miller & MacIntosh, 1999; Stevenson et al., 2005)。研究2通过设置偏见冲突情境来考察民族社会化传递, 发现在冲突情境下, 被试能够觉察到民族社会化信息的传递, 当情境涉及偏见时, 偏见准备的信息报告程度会更高。
研究2通过情境实验考察景颇族初中生的民族社会化觉察的特征, 但这种外显的刺激和检验方式很容易让被试觉察到实验的真实意图, 从而导致实验偏差(薛婷, 陈浩, 乐国安, 姚琦, 2013)。因此, 研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
4 研究3 故事补全任务中景颇族初中生对民族社会化信息的觉察
为了进一步检验研究1与研究2的结果, 研究3采用故事补全任务, 让被试自由补全故事, 考察景颇族初中生觉察到的母亲所传递的民族社会化信息。
4.1 方法
4.1.1 被试
德宏州陇川县某中学120名景颇族初中生。回收有效材料 119份, 有效率 99.17%。被试年龄为12~17岁(M
= 14,SD
= 1.08), 男生51人, 女生68人, 初一至初三的人数分别为30人、52人、37人。被试能熟练使用汉语阅读和交流, 未参加研究1和研究2。4.1.2 材料
材料选取研究2的冲突情境, 删除冲突结果及偏见线索, 形成男生、女生两个无结果、无偏见线索的开放式故事。
4.1.3 程序
将被试随机分配到男生故事(60人)或女生故事(59人)。其中, 补写男生故事的男生25人, 女生35人; 补写女生故事的男生26人, 女生33人。被试仔细阅读故事后, 呈现指导语:“假如你是故事里的主人公, 周末放学回家, 告诉妈妈在学校里发生的事, 妈妈会向你说些什么?把想到的都写下来。”
由一位研究民族社会化问题的老师及两位研究生对被试的作答分类。分类标准为民族社会化觉察问卷对四类信息的界定, 被试在作答中提及相应的类别, 就计为1次, 最后计算各分类的累计频次。3个评分者先独立分类, 一致性达到了75%。然后,3人根据分类标准对分类结果不一致的作答进行逐项讨论, 达成一致后获得最终分类。
4.2 结果与分析
被试作答可分为 7类:(1)促进和睦, 如:“妈妈会向我说, 不要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 不必斤斤计较, 在哪个宿舍都一样, 要好好地与同学相处”。“妈妈会说:你们大家都是来学习的, 不管是景颇族还是傣族, 都应该和睦相处, 大家在一起,不仅可以学习对方的优点, 还可以学习对方的一些民族语言, 那岂不更好?”。(2)文化社会化, 如:“妈妈会给我讲要接纳别的民族文化”, “把我们景颇族的文化推向外面去, 让其他民族了解景颇族”; (3)偏见准备, 如:“其他民族让你这样做(搬到其他宿舍)就是看不起你, 所以你要做出让他们看得起你的事”。(4)促使不信任, 如:“妈妈会说, 搬宿舍就搬宿舍, 和他们(傣族)在一起干嘛, 没有学到好的反而学到坏的”。(5)报告权威, 如:“妈妈会说, 你可以去告诉老师或者宿管员呀, 有些事不一定动手才可以解决”。(6)关心学习, 如:“妈妈会向我说, 你不要生气, 我们是来学习的, 不是来抢宿舍的”,“不要想太多, 你不知道他们讲的是什么, 不要放在心上, 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7)鼓励忽略, 如:“妈妈会告诉我:走自己的路, 不管别人怎么说”,“听不懂别的民族语言就当没听见”等信息。结果见表5。
统计检验表明, 7种分类的累计频次存在显著差异, χ(6) = 259.19,p
< 0.001。促进和睦占总频次的 56.1%, 为最多一项。对被试补写故事中是否存在民族偏见进行梳理, 发现有8位被试在作答中涉及到民族偏见, 但比较含蓄, 如:“因为我们是景颇族, 和傣族没有共同语言, 所以在宿舍中傣族都不想理我们”。在这8份提及偏见的补写故事中, 促进和睦被提及了7次, 文化社会化被提及了1次, 鼓励忽略的信息1次, 表明即使冲突情境中存在偏见观念, 母亲传递的促进和睦的信息仍然最多。4.3 讨论
研究3通过故事补全任务考察景颇族初中生觉察到的民族社会化信息。故事完成法属于投射技术中的构造技术, 即要求被试将一个不完整的故事补充完整(Burns & Lennon, 1993)。由于被试自由地对故事进行补充,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研究1和研究2由测量的固定反应项带来的社会赞许偏差。对补全故事分析发现, 被试的民族社会化觉察表现出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促使不信任、偏见准备4种类型, 对促进和睦觉察最多, 与研究 2的结果类似。
表5 被试在故事补全任务中的作答分类
除了民族社会化, 被试还较多地觉察到其他信息, 诸如报告权威、关心学习、鼓励忽略等。这说明, 当不同民族学生在校发生冲突时, 母亲传递的处理这种冲突的信息, 不仅包括了研究1和研究2证明的民族社会化觉察的4种类型, 还包括报告权威、关心学习、鼓励忽略等类型, 这些类型目前尚未被界定为民族社会化信息的范畴。让孩子报告权威、关心学习或鼓励忽略是大多数中国家长在处理孩子在校时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常见策略。这进一步表明, 母亲向孩子传递的民族社会化信息的类型的确具有文化差异。
5 综合讨论
采用问卷调查、情境实验和故事补全任务, 对景颇族初中生觉察到的民族社会化信息类型及其引发情境进行考察。本研究发现, 被试觉察到的信息除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和促使不信任外, 还包含有“促进和睦”、“鼓励忽略”、“报告权威”等类型。“促进和睦”受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情境影响, 并且被最多感知。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理论上, 它表明, 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青少年个体的民族社会化觉察在类型、引发情境等方面具有文化差异。在现实意义上, 本研究结果表明,新中国多年来一贯坚持民族政策已经深入人心, 并且在少数民族的家庭教育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未来的民族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另外, 在方法上, 本研究创造性地使用国外相关研究未曾使用过的情境实验和故事补全任务考察民族社会化,并且多质多法的尝试, 使本研究明显突破了国外对民族社会化研究方法单一(Stevenson & Arrington,2009; Hughes, Witherspoon, et al., 2009; Priest et al.,2014)的局限性。
5.1 景颇族初中生民族社会化觉察的类型
Hughes等人(2006)指出, 继续区分民族与种族社会化的不同类型, 并提供选择这些类型的原理,十分重要。本研究证实, “促进和睦”是景颇族初中生民族社会化觉察的重要类型, 除此之外, 还存在着鼓励忽略、报告权威、关心学习等类型, 而国外研究并未明确提出这些类型。这说明, 民族社会化的类型存在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既与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构成方式、民族政策有关, 也与多民族国家的整体文化特点有关。美利坚民族是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掺杂的共同体。美国先民来自于全世界, 却没有一个民族在构成成分上占绝对优势。不同的民族经过杂处, 潜移默化, 已经溶合成为一个民族。这种情况梁启超称之为“化合”, 美国人自己也说他们的国家是“民族熔炉”, 外来移民同化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民族。有学者认为, 比“熔炉”更准确的比喻是“沙拉盘”, 每一成分都贡献出自己的特色, 却都增进了整体的味道(熊锡元, 1999)。正因为如此, 美国的民族政策历来是承认差异, 但“异中求同”。对比之下, 中华民族是以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汉族为主体, 同时拥有众多在经济、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方面有明显特点的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在文化传统上是“同中存异”, 汉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长期共存, 相互影响和学习。因此, 中国的民族政策是追求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容和共存,强调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 和谐发展, 共存共荣,建立“和而不同”的民族关系(严庆, 2010)。由于存在着上述差异, 美国母亲重视向孩子传递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信息, 而中国母亲重视传递促进和睦信息。子女对民族社会化信息的觉察自然就同母亲传递的民族社会化信息一致。
在解决冲突时, 个人主义文化的人们偏爱竞争性的策略, 集体主义文化的人们偏爱增进和谐的策略(Triandis, 1996)。美国非裔、多米尼加、墨西哥及波多黎各的家庭相对多地报告文化社会化(Coard et al., 2004; Hughes, 2003; Phinney & Chavira, 1995)和偏见准备(Caughy et al., 2002; Coard et al., 2004),仅有 10%的中国移民家庭与孩子讨论种族偏见和歧视(Chen, 1998)。Nagata和 Cheng (2003)指出, 亚裔群体很少谈论歧视经验, 反映了文化中对情感的压抑及强调和谐。这说明,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 少数族裔的父母更重视向子女强调文化独特性来提高民族自尊, 发展民族认同, 强调以知晓偏见和歧视, 形成对自身的正确认知, 为应对竞争环境中的偏见做好准备(Hughes et al., 2006)。景颇族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族群, 当下仍受原始的依赖集体的生存经济观影响, 集体活动多,个体意识缺乏(马光秋等, 2011)。因此, 作为典型的集体主义的文化族群, 景颇族家长更偏爱向孩子传递促进族际间人际和睦的信息以解决冲突问题。而“报告权威”仍然是一种具有集体主义特点的促进问题解决的策略。
鼓励忽略、关心学习的策略反映了景颇族母亲在面临民族之间的摩擦和冲突时的息事宁人的态度和策略。既然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去促进和睦, 那么, 作为当事人的一方, 不去理会其他民族的歧视或偏见, 也不失为一种理智的选择。因为在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去消除误会、化解冲突的情况下, 如期“扬汤止沸”, 不如“釜底抽薪”, 使对方自觉没趣,因而也就不会进一步加深矛盾。
5.2 关于民族社会化觉察的性别差异和聚居地差异
景颇族初中生的民族社会化觉察存在性别差异, 但在信息类别上的差异与国外研究不同。国外研究表明, 男生觉察到更多的种族隔阂、偏见准备、敌意应对的信息, 女生觉察到更多的种族自豪感、文化社会化的信息(Dion & Dion, 2001; Hughes et al.,2006; Stevenson & Arrington, 2009; Suárez-Orozco& Qin, 2006)。在本研究中, 男女景颇被试都倾向于对女生故事情境做出更多的促进和睦的选择。景颇族女生觉察到更多的促进和睦的信息, 男生觉察到更多的促使不信任的信息。所以存在性别差异, 是由于性别角色影响。在多数文化中, 男性更多地扮演“工具性角色”, 具有更多的独立和竞争的特质,女性更多地扮演“表达性角色”, 具有更多的和睦、关怀、文静的特质(刘电芝等, 2011)。景颇族人也如此。另外, 父母往往认为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沾染恶习, 如打架、抽烟、逃学等, 更容易将他族男孩(如汉族男孩)视为恶习风险群体(尹可丽, 李光裕,2015), 会增加促使不信任信息的传递。
杂居和聚居的景颇族初中生在民族社会化觉察中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原因可能是:虽然景颇族初中生的家庭居住方式分为杂居和聚居, 但被试来自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是多民族交往环境, 导致孩子们遇到的问题更多地与学校有关。
5.3 关于情境对民族社会化觉察的影响
国外研究表明, 经历歧视或偏见情境增加觉察偏见准备、促使不信任信息的可能性。已有研究并未通过设置引发情境考察此问题, 而是采用问卷法,考察一段时间内偏见或歧视经历与民族社会化觉察的关系(Miller & MacIntosh, 1999; Stevenson &Arrington, 2009)。本研究关注对引发情境的直接考察。由研究1b知, 引发民族社会化觉察的情境多与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冲突有关。一些民族偏见也与冲突相伴而生。研究2设置冲突情境, 发现无论有无偏见线索, 被试报告觉察促进和睦信息的可能性最高, 觉察其它三类信息的可能性低。研究3设置无偏见线索的冲突情境, 发现被试对促进和睦信息报告最多, 对其它三类信息报告极少。这表明, 民族社会化的产生具有情境依赖性, 无论有无偏见观念, 冲突情境都明显增加对促进和睦信息的觉察。虽然在冲突故事中偏见线索在偏见准备上主效应显著, 被试在有偏见线索时报告了更多的偏见准备,但偏η数值偏低。这可能是因为在本研究中, 冲突故事的发生原因并非由偏见直接导致, 所呈现的偏见在冲突之后, 是冲突的附带品。所以, 有偏见的冲突情境是否真正增加了偏见准备觉察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
5.4 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有两个问题仍待改进:一是情境性质同一, 都是发生在宿舍的人际冲突。如果变换情境的性质, 如将人际冲突情境替换为民族历史文化探索情境, 结果是否会不同?二是偏见线索虽然出现在冲突事件中, 但导致冲突的直接原因是人际冲突而非偏见观念。不直接以偏见引发冲突, 就难以考察偏见观念或经历容易引发何种民族社会化信息。未来研究可继续考察不同情境对民族社会化觉察的影响以及进一步确定偏见在民族社会化觉察中的作用。
6 结论
景颇族初中生民族社会化觉察的信息类型包括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促使不信任及偏见准备,且以促进和睦信息为主。景颇族女生觉察到更多的促进和睦的信息, 男生觉察到更多的促使不信任的信息。景颇族初中生对促进和睦信息的觉察有情境依赖性, 但呈现偏见线索未引发更多的偏见准备信息的觉察。
致谢: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张积家教授在论文修改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加拿大 Alberta大学的Justine Gill博士对本文英文摘要的修改。Bai, L.(2009).Some reflections on managing the lodging schools in northwest rural areas.Contemporary Education and Culture, 1
(3), 18–23.[白亮.(2009).关于西北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办学若干问题的思考.当代教育与文化, 1
(3), 18–23.]Biafora, F.A., Jr., Warheit, G.J., Zimmerman, R.S., Gil, A.G.,Apospori, E., Taylor, D., & Vega, W.A.(1993).Racial mistrust and deviant behaviors among ethnically diverse black adolescent boys1.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3
, 891–910.Brown, R.(2011).Prejudice: Its social psychology
.London,UK: John Wiley & Sons.Brown, T.L., & Krishnakumar, A.(2007).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adolescent racial and ethnic socialization scale (ARESS) in African American families.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6
, 1072–1085.Burns, L.D., & Lennon, S.J.(1993).Social perception: Methods for measuring our perception of others.International Textile and Apparel Association Special Publication, 5
,153–159.Caughy, M.O.B., Nettles, S.M., O'Campo, P.J., & Lohrfink,K.F.(2006).Neighborhood matters: Racial socialization of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Child Development, 77
,1220–1236.Caughy, M.O.B., O’Campo, P.J., Randolph, S.M., &Nickerson, K.(2002).The influence of racial socialization practices on the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competence of African American preschoolers.Child Development, 73
,1611–1625.Chen, L.A.(1998).From the boat to the melting pot: A contextual examination of parental ethnic socialization and children’s ethnic attitudes and knowledge among immigrant Chinese families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New York University.Coard, S.I., Wallace, S.A., Stevenson, H.C., Jr., & Brotman,L.M.(2004).Towards culturally relevant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The consideration of racial socialization in parent training with African American families.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13
(3), 277–293.Cooper, S.M., Brown, C., Metzger, I., Clinton, Y., & Guthrie,B.(2013).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 adjustment: Gender variation in family and community social support, promotive and protective factors.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2
, 15–29.Dion, K.K., & Dion, K.L.(2001).Gender and cultural adaptation in immigrant families.Journal of Social Issues,57
, 511–521.Hughes, D.(2003).Correlates of African American and Latino parents' messages to children about ethnicity and rac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acial socializ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1
, 15–33.Hughes, D., Hagelskamp, C., Way, N., & Foust, M.D.(2009).The role of mothers’ and 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ethnic-racial socialization in shaping ethnic-racial identity among early adolescent boys and girls.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8
, 605–626.Hughes, D., & Johnson, D.(2001).Correlates in children's experiences of parents' racial socialization behavior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 981–995.Hughes, D., Rodriguez, J., Smith, E.P., Johnson, D.J.,Stevenson, H.C., & Spicer, P.(2006).Parents' ethnic-racial socialization practices: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study.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2
, 747–770.Hughes, D., Witherspoon, D., Rivas-Drake, D., & West-Bey, N.(2009).Received ethnic-racial socialization messages and youths' academic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Examin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ethnic identity and self-esteem.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15
, 112–124.Huynh, V.W., & Fuligni, A.J.(2008).Ethnic socialization and the academic adjustment of adolescents from Mexican,Chinese, and European background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4
, 1202–1208.Liu, D.Z., Huang, H.X., Jia, F.Q., Gong, X., Huang, Q., & Li,X.(2011).A new sex-role inventory (CSRI-50) indicates changes of sex role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3
, 639–649.[刘电芝, 黄会欣, 贾凤芹, 龚茜, 黄颀, 李霞.(2011).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揭示性别角色变迁.心理学报, 43
,639–649.]Liu, L.L., & Lau, A.S.(2013).Teaching about race/ethnicity and racism matters: An examination of how perceived ethnic racial socialization processes are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symptoms.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19
, 383–394.Ma, G.Q., He, Q.G., & Fang, R.L.(2011).The development on education, perspective and economic of Jingpo: a research on border interstate poor minority.Guizhou Social Sciences,
(3),6
9–74.[马光秋, 何庆国, 方瑞龙.(2011).景颇族教育、观念与经济发展——对边区跨境特困少数民族的调查.贵州社会科学,
(3), 69–74.]Miller, D.B., & MacIntosh, R.(1999).Promoting resilience in urban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 Racial socialization and identity as protective factors.Social Work Research, 23
,159–169.Mohanty, J., Keokse, G., & Sales, E.(2006).Family cultural socialization, ethnic identity, and self-esteem: Web-based survey of international adult adoptees.Journal of Ethnic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Social Work, 15
, 153–172.Murry, V.M., Berkel, C., Brody, G.H., Miller, S.J., & Chen,Y.-F.(2009).Linking parental socialization to interpersonal protective processes, academic self-presentation, and expectations among rural African American youth.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15
, 1–10.Nagata, D.K., & Cheng, W.J.Y.(2003).Intergenerational communicationof race-related trauma by Japanese American former internees.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73
,266–278.Pahl, K., & Way, N.(2006).Longitudinal trajectories of ethnic identity among urban Black and Latino adolescents.Child Development, 77
, 1403–1415.Phinney, J.S., & Chavira, V.(1995).Parental ethnic socialization and adolescent coping with problems related to ethnicity.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5
, 31–53.Priest, N., Walton, J., White, F., Kowal, E., Baker, A., &Paradies, Y.(2014).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ies of ethnic-racial socialization processes for both minority and majority groups: A 30-year systematic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43
, 139–155.Qi, D.C.(2012).Jingpo of China
.Yinchuan, China: Ningxia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祁德川.(2012).中国景颇族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Rollins, A., & Hunter, A.G.(2013).Racial socialization of biracial youth: Maternal messages and approaches to address discrimination.Family Relations, 62
, 140–153.Smith, J.R., Terry, D.J., & Hogg, M.A.(2007).Social identity and the attitude-behaviour relationship: Effects of anonymity and accountability.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7
, 239–257.Stevenson, H.C., & Arrington, E.G.(2009).Racial/ethnic socialization mediates perceived racism and the racial identity of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15
, 125–136.Stevenson, H.C., Cameron, R., Herrero-Taylor, T., & Davis, G.Y.(2002).Development of the teenager experience of racial socialization scale: Correlates of race-related socialization frequen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lack youth.Journal of Black Psychology, 28
, 84–106.Stevenson, H.C., McNeil, J.D., Herrero-Taylor, T., & Davis,G.Y.(2005).Influence of perceived neighborhood diversity and racism experience on the racial socialization of Black youth.Journal of Black Psychology, 31
, 273–290.Suárez-Orozco, C., & Qin, D.B.(2006).Gendered perspectives in psychology: Immigrant origin youth.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40
, 165–198.Tran, A.G.T.T., & Lee, R.M.(2010).Perceived ethnic-racial socialization, ethnic identity, and social competence among Asian American late adolescents.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16
, 169–178.Triandis, H.C.(1996).The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of cultural syndromes.American Psychologist, 51
, 407–415.van Zomeren, M., Postmes, T., & Spears, R.(2008).Toward an integrative 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collective action: A quantitative research synthesis of three socio-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4
(4), 504–535.van Zomeren, M., Spears, R., Fischer, A.H., & Leach, C.W.(2004).Put your money where your mouth is! Explaining collective action tendencies through group-based anger and group efficac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7
, 649–664.Wang, Y.Q., & Xiao, R.(2012).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harmonious ethnic exchanges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Journ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39
(2), 27–32.[王瑜卿, 肖锐.(2012).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及其现实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9
(2), 27–32.]Wong, C.A., Eccles, J.S., & Sameroff, A.(2003).The influence of ethnic discrimination and ethnic identification on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 school and socioemotional adjustment.Journal of Personality, 71
, 1197–1232.Xiong, X.Y.(1988).On the American national common psychological quality.The Ideological Front,
(6), 56–63.[熊锡元.(1988).试论美利坚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
(6), 56–63.]Xu, D.M., Tang, R.X., & Xie, J.(2007).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explicit and implicit aggression.Psychological Science
,30
, 1342–1344.[徐德淼, 唐日新, 解军.(2007).外显和内隐攻击性表现方式的性别差异实验研究.心理科学, 30
, 1342–1344.]Xue, T., Chen, H., Yue, G.A., & Yao, Q.(2013).Collective action participation: Effects of multiple social identities on group-based emotions and efficacy paths.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5
, 899–920.[薛婷, 陈浩, 乐国安, 姚琦.(2013).社会认同对集体行动的作用: 群体情绪与效能路径.心理学报, 45
, 899–920.]Yan, Q.(2010).From conflict to integration - national political pelations model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严庆.(2010).从冲突到整合——民族政治关系模式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Yin, K.L., & Li, G.Y.(2015).Ethnic socialization features of teenager in Yunnan minority enclaves.China Social Sciences News, 3.16.
B01.[尹可丽, 李光裕.(2015).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中小学生民族社会化特征.中国社会科学报, 3.16.
B01.]Yin, K.L., Yin, S.Q., & Huang, X.T.(2010).On the concept,predictors and theory models of ethnic-racial socialization.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
, 1800–1807.[尹可丽, 尹绍清, 黄希庭.(2010).民族与种族社会化的概念、预测因素及理论模型.心理科学进展, 18
, 1800–1807.]Yu, W.L.(2012).The values of the Chinese
.Beijing, China: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ubishing House.[宇文利.(2012).中国人的价值观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