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评价

2016-01-31赵春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

赵春玲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评价

赵春玲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措施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提高止血效果,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

产后出血是产妇生产时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情发展迅速,一但延误抢救时机,产妇很可能发生死亡。产后出血的原因为产妇本身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胎盘残留等。产妇产后出多发生在婴儿娩出后2 h且出血量超过500 mL,发病率占分娩产妇总数的2%~3%,成为引起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1]。为提高产妇产后护理效果,防治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我院针对产妇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产妇年龄为19~40岁,平均年龄为25岁,孕次为1~5次,产次为1~3次;观察组产妇年龄为19~42岁,平均年龄为25.5岁,孕次为1~5次,产次为1~4次;两组产妇均无心脏病、高血压、血液疾病等其他身体疾病,其年龄、身体状况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产妇实施宫腔纱布填塞、结扎血管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整个产程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生产时监护:在胎儿顺产情况下,当胎头和胎肩娩出后,适量使用缩宫素;非头位胎儿则于胎儿完全娩出后再预防性的使用缩宫素;当胎儿完全娩出后,及时检查产妇产道和胎盘情况。当产妇宫缩乏力时,助产人员应考虑徒手剥离胎盘。当胎盘完整无缺的排出后,严密观察产妇宫缩情况,如果子宫出现柔软、轮廓不清等情况,则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需建立双静脉通道,于1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21~41 U催产素,另一条静脉通道中继续滴注含有缩宫素的葡萄糖液体,同时肌注0.3克麦角新碱,以增强子宫收缩[2]。

1.2.2 产后护理干预

1.2.2.1 心理护理:产妇生产后,身心俱疲,加上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会使产妇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医护人员在产前与产后都应当及时给予心理干预,亲切的与产妇交谈,抢救时适时为产妇进行解释,安慰并鼓励产妇;转入病房后,合理解释产后出血和身体不适情况,使其以积极心态配合护理和治疗。

1.2.2.2 子宫按摩护理:产后护理人员应积极为产妇按摩子宫,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隆处,顶住子宫前壁,另外一只手按压产妇腹部,以便子宫前屈,1 min后双手紧压子宫按摩,有节奏的循环数次,刺激子宫收缩的同时,将宫内积血排除[3]。此外,还应积极鼓励产妇尽早母乳,让其知道母乳可促使分泌催产素,有助于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

1.2.3.3 饮食护理:产后为产妇提供高蛋白、高纤维和高能量的食物,满足身体对营养需求的同时,有效防止产后便秘的发生。适量补充新鲜水果,以便产妇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饮食上应低盐清淡、以易消化食物为主,注意少食多餐。

1.3 效果评价。显效:治疗护理后1 h子宫收缩性能明显增强,出血量显著减少;有效:治疗护理后2 h子宫收缩性能明显增强,出血量显著减少;无效:治疗护理后子宫收缩性能未得到显著改善,出血量也得到有效控制。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20.0软件,计数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模式予以进行。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与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与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产后出血为产妇生产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子宫乏力作为产后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其发病原理就是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从而引发产后大量出血症状,对产妇的生命构成巨大的威胁。出现宫缩乏力的因素包括产妇自身、药物及助产人员等因素。在产后出血防治工作中,助产人员应密切观察,准确评估,做到早预防、早治疗,为挽救产妇生命赢得最佳抢救时机。

本研究通过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生产时依据胎儿分娩情况预防性使用宫缩素,正确判断宫缩情况,有效评估出血量,及时为产妇建立静脉通道,提高产妇宫缩能力;同时为产妇实施子宫按摩,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子宫收缩功能复原;及时为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有效排除其恐惧、紧张心理,以便医护人员顺利开展护理治疗;为产妇搭配营养均衡的饮食,提高产妇机体免疫力。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提高了产后出血的整体护理效果,保障了产妇的生命安全,而且构建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耿红艳.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97-198.

[2] 肖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11):1027-1028.

[3] 粟周敏.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7):247-248.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224-01

猜你喜欢

产后出血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与养生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阴道分娩应用预见性护理降低产后出血的观察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探讨早吸吮早接触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预防
米索前列醇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的治疗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