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3例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2016-01-3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临床治疗疗效

王 健

(辽宁省铁岭市中医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53例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王 健

(辽宁省铁岭市中医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53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痊愈4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2%。结论 急性肾盂肾炎如能及时治疗基本可以痊愈,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应结合基础疾病治疗,否则很难痊愈。

【关键词】急性肾盂肾炎;临床治疗;疗效

急性肾盂肾炎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病毒、原虫)引起的泌尿系统炎症,一般伴有下尿路感染,临床上不易严格区分。本病起病急,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其中以育龄女性最多见。可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分为复杂性和非复杂性肾盂肾炎[1]。临床表现主要有尿频、尿急、尿痛、肾区叩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及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感染症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3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所有病例符合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6例,女性47例,年龄16~59岁。其中出现典型膀胱刺激症状患者50例,发热患者45例,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49例,红细胞升高30例,蛋白尿28例,均为微量蛋白,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48例。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25例,非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28例。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嘱患者多休息,多饮水,每天液体入量最好在2000 mL以上,每2~3 h排尿1次。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给予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膀胱刺激征明显者可给予碳酸氢钠片1 g每日3次口服,以达到碱化尿液、抑制细菌生长、缓解症状的目的。

1.2.2 非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的抗感染治疗:使用抗生素7~14 d。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常用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200 mg每日2次口服、环丙沙星250 mg每日2次口服。如果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可以给予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500 mg每日3次口服或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250 mg每日2次口服。治疗14 d后,通常90%可治愈。如尿菌仍阳性,应参考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继续治疗4~6周。对于病情较重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或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需静脉使用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300 mg每12 h一次、左氧氟沙星500 mg每日1次或广谱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0 g每日1次。对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者,可选用氨曲南1.0 g每日2次治疗。如致病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可选用氨苄西林舒巴坦钠3 g 每6 h一次治疗。经上述治疗若病情好转可改用敏感的抗生素口服,继续完成2周治疗。若治疗72 h无好转,应按照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疗程不得少于2周,必要时联合用药。经此治疗仍持续发热者,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如肾盂积脓、肾周脓肿、感染中毒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肾毒性较大,应慎用。

1.2.3 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的抗感染治疗:在控制基础疾病基础上,根据经验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如第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吡肟1 g每12 h一次,或哌拉西林3.375 g每6 h一次。用药期间应及时根据病情变化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需联合用药,疗程至少10~14 d。

1.2.4 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的抗感染治疗[2-3]:应选用毒性小的抗菌药物。可先采取经验性治疗,使用头孢曲松1.0 g每日1次或氨曲南1.0 g每8~12 h一次,待尿培养结果出来后调整治疗方案。经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后,若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体温恢复正常后48 h,可改为口服抗生素治疗,总疗程10~14 d。

1.3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尿菌转阴,疗程结束后第2~6周复查尿菌仍为阴性。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尿菌阴性。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尿菌阳性。

2 结 果

53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痊愈4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2%。

3 讨 论

首次发生的急性肾盂肾炎致病菌80%为大肠埃希菌,应在留取尿细菌检查标本后即开始抗炎治疗,首选针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生素[4]。应选用在尿中和肾内浓度高、肾毒性小,不良反应少的抗生素。72 h显效者不需要换药,否则应按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或联合用药。此外,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的肾盂肾炎患者逐年增多,耐药现象呈增加趋势。临床治疗中应注意加强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规范化使用。由于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合并存在各种基础疾病,更易出现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肾皮髓质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治疗肾盂肾炎的同时更应重视泌尿系统结石、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肾实质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控制及治疗,必要时应与相关科室医师共同治疗,否则,单纯使用抗生素很难治愈本病。

急性肾盂肾炎大多数感染途径为上行感染,即当机体免疫力低下等易感因素存在时,致病菌经尿道上行至膀胱—输尿管—肾盂引起感染。因此,日常生活中预防急性肾盂肾炎最有效的方法即多饮水、勤排尿。女性应注意会阴部清洁,已婚女性应于性交后立即排尿。在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尿路器械的使用,必须使用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

急性肾盂肾炎经及时、合理治疗大多数患者均可痊愈,复杂性肾盂肾炎结合基础疾病的治疗亦可取得良好疗效。治疗过程中应每周做尿培养,以观察尿菌是否转阴,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疗程结束后定期随访,于停药后第2、6周分别作尿细菌定量培养,并每月复查1次,坚持1年。以防止病情迁延不愈,演变成慢性肾盂肾炎。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肾脏病临床概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 24.232-238.

[2] 秦莉.肾盂肾炎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8 (23):78-80.

[3] 化宝军.急慢性肾盂肾炎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2(13):45-46.

[4] 王金,金讯波.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治[J].中国临床医生,2010,11 (1):76-78.

中图分类号:R69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146-01

猜你喜欢

临床治疗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肛周湿疹的治疗研究
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80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慢性湿疹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临床分析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50例效果观察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