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足的治疗研究进展

2016-01-31琦郝平张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治疗方法糖尿病足研究进展

王 琦郝 平张 辉

(1 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2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整形科,山西 太原 030001)



糖尿病足的治疗研究进展

王 琦1郝 平2*张 辉2

(1 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2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整形科,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糖尿病足的诊治目前已取得巨大进步,但对其防治研究仍是当今糖尿病领域的热点之一。其发展经历了单纯换药及控制原发征到应用组织工程皮肤、生长因子、负压创面治疗、干细胞等多种新型技术综合治疗。该文就近年来糖尿病足临床上多种常规及先进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足;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该病临床症状有肢端麻木、疼痛、发凉、静息痛,病情发展则会出现下肢远端皮肤发黑、溃烂、感染等。糖尿病的早期治疗主要是控制血糖,调脂治疗,改善缺血,改善神经和控制感染。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介入治疗、干细胞移植等方法逐渐应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疗。

1 皮肤替代物

随着组织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不同类型的组织工程皮肤替代物应用而生[2]。吕波等利用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膜片在治疗糖尿病足皮肤溃疡中可显著提高溃疡愈合率,缩短平均愈合,并无明显不良反应[3]。肖厚安等[4]利用ActivSkin 修复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创面,其结果可促进创面修复、缩短病程和降低致残率。邓天政研究表明由牛Ⅰ型胶原和新生儿包皮细胞组成的Apligraf 已被FDA 核准治疗静脉溃疡和糖尿病足溃疡,其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5]。

2 生长因子

2.1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Mulder等通过给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治疗3个月后,结果显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治疗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且不会产生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6]。

2.2 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可以强烈促进上皮细胞生长,提高上皮细胞的完全再生度和连续性。Tsang MW等[7]最早对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进行了大样本双盲病创面有效安全。

3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

目前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急、慢性伤口包括急性软组织缺损、各类慢性(压力性、血管性、糖尿病性)溃疡、外科切口裂开或感染等[8]。李金清等[9]报道负压创面治疗后4 d和8 d,创面肉芽组织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52%和29%,肉芽组织厚度分别增加76%和52%。

4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具有住院周期短、易于重复进行的特点,是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国外文献报道介入治疗糖尿病足有效率达70%[10]。但目前仍存在术后再狭窄的问题,相信随着介入治疗方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糖尿病足治疗的相关领域将会得到更广阔的应用。

5 新型生物敷料

5.1 蜂蜜生物敷料:蜂蜜生物敷料作为一种新型敷料,具有抗菌性好,极低浓度条件下仍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等特点[11]。蜂蜜生物敷料用于难愈创面,一是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二是可以减少自体皮肤的移植。

5.2 人工真皮:人工真皮分为硅胶层和胶原海绵层两部分,并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创面的修复[12]。人工真皮移植后,逐渐形成类皮样组织。其特点是去除了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细胞生成,同时可以诱导细胞生长和重建毛细血管网。但由于人工真皮费用相对较高,且原材料来源有限,人工真皮广泛应用与临床治疗仍有一定的难度。

6 自体移植干细胞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认为通过侧支循环的建立和血管的新生,可以代偿缺血造成的一切后果。其理论为一定条件下诱导干细胞分化成血管性内皮细胞,形成侧支循环,以改善下肢组织供血情况[13]。

6.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有研究表明[14],选取不同阶段糖尿病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骨髓和外周血部位进行干细胞移植,观察移植患者病理生理及影像学改变,发现患者患足疼痛减轻或消失,移植后8~12周足部溃疡愈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6.2 自体骨髓CD34+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高云等[15]结果显示,骨髓CD34

+干细胞移植后,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疼痛或麻木症状消失,足部溃疡愈合情况明显改善,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且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

7 小 结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的认识将更加全面和充分,从而为患者病情评估、诊疗方法、预防及并发症等方面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持。单一的某一种治疗方法不可能囊括医师所要了解的全部信息,因此应根据糖尿病足患者不同的病情、经济情况等适当结合,从而在最大限度节约医疗资源并取得最好的疗效,并获得更加详尽的疾病信息。

参考文献

[1] 卢若丽.80例大肠水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481.

[2] 韩焱福,孙天骏,柴家科,等.组织工程全层皮肤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7):854-859.

[3] 吕波,吴绮楠,陈兵.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糖尿病足性溃疡[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5):501-503.

[4] 肖厚安,金岩,吴周虎,等.组织工程全层皮肤修复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创面的临床研究[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08,3 (2):156-161.

[5] 邓天政.组织工程皮肤及其临床应用[J].人民军医,2004,47(11): 671-673.

[6] Mulder G,Tallis AJ,Marshall VT,et al.Treatment of nonhealing diabetic foot ulcers with a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geneactivated matrix (GAM501): results of a phase 1/2 trial[J].Wound Repair Regen,2009,17(6):772-779.

[7] MW,Wong WKR,Hung CS,et al.Human Epidermal Growth Gactor Enhances Healing of Diabetic Foot Ulcers.Diabetes Care,2003,26 (6):1856-64.

[8] 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85-242.

[9] 李金清,陈绍宗,李学拥,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加速慢性创面愈合的机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2,6(4): 520-521.

[10] Sumpio BE,Lee T,Blume PA.Vascular evaluation and arteri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diabetic foot[J].Clin Podiatr Med Surg,2003,20 (4):689-708.

[11] Wijesinghe M,Weatherall M,Perrin K,et al.Honey in the treatment of bur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its efficacy [J]. N Z Med J,2009,122(1295):47-60.

[12] Burke JF,Yannas IV,Quinby WC Jr,et a1.Successful use of aphysiologically acceptable artificial skin in the treatment of extensive burn injury[J].Ann Surg,1981,194(4):413-428.

[13] 李晓燕.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12,24(11):2233-2236.

[14] 江茵.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11例临床报告[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2):179.

[15] 高云,贾红兵,雷晓芬等.自体骨髓CD34+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9,30(4):308-309.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038-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治疗方法糖尿病足研究进展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心理咨询方法的国内适用性问题发现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