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在食管癌调整放疗中致食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1-29王丽萍董文静王继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放疗食管癌护理干预

白 燕 王丽萍 董文静 王继红*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早期护理干预在食管癌调整放疗中致食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分析

白 燕 王丽萍 董文静 王继红*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食管癌调整放疗中致食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在我院选择食管癌患者118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59例,观察组通过对在食管癌调整放疗中致食管反应的食管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给予食管癌患者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并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43例,好转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52%;对照组治愈32例,好转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44%;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统计处理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通过早期护理的干预,可以降低食管反应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得到了临床的认可,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食管癌;放疗;食管反应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占食管肿瘤的90%以上,在导致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回顾调查中,食管癌仅次于胃癌位居第2。据统计估算全世界每年大约有近3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之一,这类恶性肿瘤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危害相当之大。它的发病年龄大多数会在40岁以上,而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的发病患者也有增长的趋势,因此不容忽视。食管癌病发与炎症创伤、亚硝胺慢性刺激、家族遗传以及饮用水、蔬菜和粮食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均有关系。而目前放射性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调整放疗(IMRT)是一种当前较为先进的高精度放射线疗法,它通过计算机控制的X线光加速器向恶性肿瘤或肿瘤内的特定区域发射精确的辐射剂量,IMRT可根据肿瘤的3D形状通过调节(或控制)辐射的强度使辐射剂量更加准确,提高肿瘤控制率,并使周边正常组织免受过量损伤[1]。但是放疗后患者容易出现食管反应,因此尽早地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本文对在食管癌调整放疗中致食管反应的食管癌患者进行的护理干预做了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放疗患者118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33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2岁,随机将这11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59例,所有患者的卡式行为状态量表评分KPS均在70分以上,每例患者都符合放射治疗的选例标准,也都会采用单纯的放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KPS评分以及放疗的剂量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都采取调整放疗,医师要先通过CT对患者进行精细定位,将肿瘤所在的病灶区及其病灶器官标记出来,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制定其具体放疗方案,放疗的剂量大概在60、70 Gy,每天1次,剂量为2 Gy,每周进行5次放疗治疗[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

1.2.1 常规护理:①皮肤护理:通过一定时间的放疗治疗,患者的皮肤会俞渐干燥,而且也会由于个体差异,不同敏感性的皮肤会出现不同的放射性反应,在放疗之后需要用冷水以及温和的肥皂,用水冲洗皮肤,减少与之的摩擦。②血常规变化的护理:放疗对部分患者来说有骨髓抑制的可能性,血小板或白细胞降低是时常发生的状况,此时患者的免疫功能就会随之下降。在护理时需要对患者的血常规进行密切观察,一旦血小板的检测值在8.0×104/L以下,而白细胞检测值<4.0×109/L,测量体温时达到38 ℃以上,就需要暂停放疗,及时做好相应的补救措施[3]。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应尽量待在病房内,减少室外活动与走动,并时时监测体温。利血生、参芪片可以提升白细胞数量,可以给患者服用;必要时可以注射地塞米松或是里亚金,并在注射后复查血常规。对于情况更甚者,就要进行适当的保护性隔离。对照组的患者只是给予简单的教育及基础护理,缺少详尽的护理规划和相应的指导,更是缺乏主动性。

1.2.2 护理干预:在上升传统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系统详细的护理规划,并做到时刻监督、检测,给予相应的指导,并针对患者做好护理的记录,及时向医师汇报患者食管反应的状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采取措施。这样就可以增加护理的主动性,提升病患对护理的依从性。①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健康教育的方法向患者普及放疗后食管反应的相关知识,讲座或是宣传手册都是很好的教育方式,让他们对放疗后会产生的食管反应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就可以提高对该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配合护理从而减少反应的发生。有些患者会出现食管炎,黏膜有充血和水肿的现象,这样就会导致他们是摄入食物时难以吞咽或是进食时疼痛加重,这样会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无法继续放疗的负面心理,甚至爱对疾病有恐惧心理,此时就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让患者重新去适应这种医疗环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心,调整好心理状态,以最佳的精神面貌来面对治疗、对抗疾病。同时要给患者做好护理指导,对他们是十分重要的,这应贯穿整个护理过程。要针对每个患者自身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详尽的护理计划,以最好的效果配合治疗,并为患者提供一个适宜的医疗环境和舒适的养病环境。②注意口腔卫生:口腔卫生对于食管癌放疗患者十分重要,由于此过程中容易产生食管反应,如果口腔的清洁度过低,就会有细菌滋生的现象,此时细菌更会在患者饮食的同时侵染食管黏膜,进而就会加重食管炎的炎症,对治疗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当提醒患者一定要按时早晚刷牙,确保口腔的清洁程度,在饮食后也可以用漱口水清洁口腔内部,防止感染的发生。③饮食护理:放疗可能会造成导致食管反应,使黏膜水肿充血,导致吞咽食物困难,这样患者就会减少进食的次数,进而使营养缺失,身体及精神状况就会日益俞下,因此合理的饮食护理对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在放疗治疗期间,患者要多食用能量偏高,容易消化的食物,但是应该避免在进行放疗前过多地摄入食物,促使肿瘤细胞加速增长。为患者做好饮食规划,使其营养均衡,易于服用,流食或半流食在胃中的停留时间较短,不会给患者的胃肠道增加过多的负担,同时也会减轻其吞咽困难的症状。在设计饮食方案时,应采用一日多餐的方式,来对抗患者的食欲不佳,让他们可以摄取更多的能量使机体得以修复。微量元素的补充对患者来说也是格外重要的,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在患者进食后要特别提醒需饮用适量的温水,食道内的黏液得以淡化,也可以通过服用普庆或是维斯克合剂减轻食道的水肿炎症状况[4]。如果患者有高温、脉搏加快或是呛咳的症状,可能是食管出现穿孔,应立即通知医师做相应的食管检查,一旦真是穿孔的状况要停止放疗,同时也要禁食,做相应的补救。

1.3 统计学处理: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做卡方检验,应用SPSS19.0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如果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显著性的差异。

2 结 果

观察组治愈43例,好转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52%;对照组治愈32例,好转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44%;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统计处理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小 结

食管癌是病发于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通过调整放疗治疗食管癌能够以最小剂量影响肿瘤周围的组织,相较于传统的放射性治疗,该法更为安全不良反应也更加小。IMRT通过精确定位、精确的治疗计划和精准的照射方式,达到让病灶区域获得最大的剂量,使病灶周边的正常组织所受的剂量最小,靶向定位和照射最为精准,还可以做到病灶区域内的剂量分布最为均匀。这些优点显著增加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同时也减少了正常组织的损伤。但是在治疗期间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这样会导致其因营养不良而日益消瘦、有脱水、贫血或是其他病症。同时不良反应也会因不同的个体而产生差异,这就说明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是格外重要的,在患者住院初期就要根据其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随着治疗的进行也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方案,以更好的配合治疗。科学系统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治愈能力,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时刻观察患者的心理精神状况,以最佳的状态应对疾病。食管癌患者通过早期护理的干预,可以降低食管反应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得到了临床的认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吕文萍.早期护理干预在食管癌调强适形放疗中致食管反应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3,34(20):3114.

[2] 丁爱玲.调强适形放疗致食管癌食管反应32例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2):37.

[3] 王军.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初期疗效分析[J].癌症,2009,28(11): 1138.

[4] 韩雪银.食管癌切除术92例健康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 (5):100.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6-0254-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放疗食管癌护理干预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基于血浆吸收光谱拟合处理诊断食管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