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
2016-01-28李尉连
李尉连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数学学习而言至关重要,尤其是初中数学,因为数学是理科性质特别强的一门课程,若没有主动探究的自主意识,深入思索,很难学好。针对此特点,老师在教学课堂上就必须注重培养初中生的自主性,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如此,学生主观上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初中数学课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实现高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数学不再像小学时期那样,只教授一些简单浅显的知
识,到了这个阶段,学生接触的是更深层次的数学世界。要想在数学路上走得更远,仅依靠老师的教授远远不够,还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意主动探索数学奥秘。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老师就要有效开展自主学习,通过采取具体的策略,培养学生的这种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攀登数学巅峰。
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开展自主学习的意义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对学习有强烈的欲望,有主动性,不需要别人安排也愿意探索知识,将学习真正看做是自己的事。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初中数学学习而言,更是不可或缺,任何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必然具备这种学习主动性。老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责任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这比教授理论知识更重要。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老师就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要,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热爱数学。自主学习,就是学生的双翼,能够让他们在数学天空里自由翱翔。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开展自主学习,意义重大,是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必然之举。
二、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开展自主学习的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强调学生主动参与
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依赖于教材,它包罗万象,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就需要深入挖掘教材,找到那些隐藏的发现因素,引导学生一层层探究,强调他们主动参与。老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带领学生走进数学课本,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里面存在的那些隐晦知识,
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样深入挖掘的过程,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性。
例如,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会学到“不等式”,学生习惯了等式,突然让他们学习不等关系,他们肯定会觉得很难。因此,很多学生只能看懂表面上的一些东西,有一个大约的认识,而内在深层的知识,他们很难看到。这时,老师就要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教材,找到那些潜藏的知识点,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跟随老师一起发现、寻找,而不只是接受老师的成果。这样的挖掘过程,会让初中生更愿意参与,想要探索更多的奥秘。深入挖掘教材,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开展自主学习。
2.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对于数学学习而言,浓厚的兴趣极其重要,若是学生内心深处就不爱学习,对它没有那种好奇心,那么学习就成了一件被动的事,结果自然不容乐观。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就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爱数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只有他们拥有学习的欲望,主动愿意走进数学世界,自主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学好数学。
例如,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一课是“三角形”,这节课涉及很多内容,知识点非常繁杂,老师必须让学生产生兴趣,他们才愿意学习这些繁琐的知识。比如,可以多提问,用问题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也可以开展课堂活动,类似于研讨会、实践探索等,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总之,就是要激发初中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在课堂上认真听课,让他们愿意主动探索,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开展自主学习。
三、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并非是指学生要自己一个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地去探索问题答案,它只是要求学生对学习存有主动性。而合作学习这种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为在合作中学生之间互启、互教、互学,营造出良好的数学氛围,会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正是在这种合作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他们都会出自己的一份力,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例如,“数据的分析”是数学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在这节课上,老师应该以合作学习的模式,集众人所思,让学生彼此合作,共同探究,对一个数据进行分析,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更客观的答案,想得更全面。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以充分激发出来,他们会主动参与合作探讨,认真思考,发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价值。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数学路上走得更远。只有深入挖掘教材,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具体有效的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效开展自主学习,才能使学生爱上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志昊.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自主学习[J].理科爱好者,2012(04).
[2]王婷婷.让自主学习走进数学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2(01).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