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动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2016-01-28姜淑华
姜淑华
学校管理的最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师生的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合格的人才。在学校教育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在当前的班级授课制度下,班主任的教育作用更是重中之重。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才能做好这份工作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点体会,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以爱动其心,鼓起学生理想的风帆
教师的爱能产生出最佳的教育效果。作为班主任,首先就要热爱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你这份爱是来自心灵深处,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真,他才会相信你、尊敬你,最终接受你的教诲。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只有通过与学生广泛深入地接触,去及时了解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思想倾向,进而及时、准确地制订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才能减少我们工作中不必要的失误,争取得到最好的教育效果。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初四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如,我班有一名男学生,上课睡觉、课下打架、课外去网吧,是全校出了名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偏偏被我碰上,一开始我也真懒得管他,反正他是考不上高中的,我不想在他身上浪费时间。可新学期开学不久的一次除草劳动中,我发现这个学生大热天的不怕脏不怕累,平时班级中那些表现不错的学生借口喝水去休息了,他却无怨无悔始终不离开劳动地点,我颇有感触地在劳动总结会上表扬了他。事后他对我说:“老师,真想不到您能这样看我,我会努力改变自己的!”这以后,他果真变了样,课堂上能认真听讲了,课下做作业尽管错的还是挺多,但最起码能及时交了,打架的事也基本不见了,家长反映周末帮做家务了。由此我想作为班主任,及时捕捉可教育的信息,哪怕只抓住一点点能触动学生心灵的小事,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二、以严导其行,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马卡连柯说:“如果没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爱是基础,但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还要严格要求。教师要做到爱而有度、严而有格,出了格过了度,师生关系就会出现偏颇,教育就不会成功。初四毕业班的学生都进入了青春发育期,逆反心理严重。他们由于受影视、网络等媒体的影响,男女之间产生好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不但耽误学业,还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伤害。面对这些问题,我正视现实,不急不躁,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如我班有一男生和一女生交朋友,互赠笔记本、卡片之类的等,双方互有好感,我没有找家长,没有上报学校领导,没有冷嘲热讽,而是瞅准时机分别找他们谈心,先从思想上让他们分清利害;体现在行动中,课堂上多提问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充实;在班级的卫生、纪律等方面,让他们多为同学服务,体会到来自班集体的爱护与温暖;我与全班任课教师携起手来,多观察、多发现、多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深切关怀,这样反反复复,终于使他们自己走了出来。看到如此的变化,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这就是班主任该做到的爱而有度、严而有格吧。班主任要做到这一点,做到慈爱中不失威严,严格中不失希冀,除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更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艺术。
三、以情晓其理,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的确,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教,也不是教师把自己头脑中的思想、观点和知识搬到学生头脑里的简单过程,它是师生情感相互影响和双向交流的过程。这就是说,教师教育学生首先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以感动为先导,感动中晓之以理,继而收到转化的效果。正所谓:“感人心者,莫不先乎情。”教师对学生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殷切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等都会在学生心中掀起波澜,如同三月暖阳,一扫早春二月的寒意,会温馨地暖和学生的心田,师生间就会有心心相印的体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道理很简单,人都是有感情的,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的时候,不会无动于衷。初四畢业生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分流,就是践行当前国家政策,鼓励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学生,另去高职考大学或学门手艺就业的道路,因为这项政策实施时间不长,农村的家长还有很多弄不明白,更有许多家长尚不认可,而初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家长帮拿主意的又占多数。针对这一现实,做通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此,我努力做到无论对家长还是对学生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不是老师逼他们走,而是另选一条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要领会国家新政策并抓住机会,做到殊途同归。自己这样做的目的便是让学生明理。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应抓住这个“理”字,做到以理育人,让学生明白做人之理,做事之理,只有理讲清了、讲透了,学生才会照着去做;同时,还要以理服人,班主任在说话办事儿时,要做在理上,在教育学生时,更应该循循善诱,切不可以势压人。
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在班级管理时一定要做到严与爱相结合,动之以情,深如父母;晓之以理,细如春雨。只有先做学生的朋友,然后才能做学生的老师。只有扎根于学生之中,你才能知晓学生的思想,才能及时捕捉到工作的重点,才能做好班级工作,你才能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这是一门教育艺术,更是班主任必备的能力与修养。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