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
2016-01-27张琳吴立娟董智强赵晓溪
张琳 吴立娟 董智强 赵晓溪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
张琳 吴立娟 董智强 赵晓溪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治疗2周后,40例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结论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许多重要器官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生理应激能力降低,药物代谢、排泄缓慢,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中毒,应减轻心脏的工作负荷、控制水和钠的潴留、增强心肌收缩力。
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药物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所致的以循环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各种病因导致心脏病的严重阶段[1]。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68.5±8.5)岁,均为老年患者。其中缺血性心脏病2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心脏瓣膜病3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心功能分级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评价,心功能Ⅲ级15例,心功能Ⅳ级25例。入院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14例,快速房颤14例,室性心律失常6例,房室传导阻滞6例。
1.2 方法
1.2.1 利尿剂的应用 老年患者早期较轻的心力衰竭多用利尿剂。常选用双氢克尿噻(氢氯噻嗪)25 mg,1~2次/d口服,肾小管滤过率<30ml/min利尿作用明显受限,不适于重度心力衰竭或肾功能不全患者[2]。主要不良反应是低钾低氯血症性碱中毒。袢利尿剂利尿作用强,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用噻嗪类无效或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尚有扩张小静脉作用,在明显排尿前即可扩张容量血管,减轻肺淤血,缓解气急,常用呋塞米20~40 mg,1~2次/d,口服或静脉、肌内注射。肾小球滤过率很低时给予大剂量仍有利尿效果。不良反应主要是低钾、低钠、低氯性碱中毒,用时注意调整。保钾利尿剂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抑制Na+-K+交换,减少醛固酮在远曲小管 Na+-K+交换作用,而且抑制钠的再吸收,起到保钾利尿作用[3]。利尿作用较弱,大多与上述药物联用。常用安体舒通20~40 mg,3~4次/d,或口服氨苯蝶啶50~100 mg,2~3次/d,此类药可导致高血钾,不宜与卡托普利同用。肾功能不佳者慎用。
1.2.2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开始剂量宜小,用常用剂量的1/3或1/2,并逐渐加至治疗量。血管扩张剂分为小静脉扩张剂、小动脉扩张剂和平衡型血管扩张剂。
1.2.3 β受体阻制剂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通过负性肌力和降低心率作用,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和心肌活动的非一致性,延长舒张期,改善左室充盈和增加舒张末期容量,从而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可减少产生过多儿茶酚胺和减少儿茶酚胺对心肌的不良作用,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脏病。用法为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如强心甙、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继续应用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4]。可用阿替洛尔(氨酰心安)6.25~12.5 mg,1~2次/d或美托洛尔(美多心安)25~50 mg,1~2次/d。观察血压、心率、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用药后窦性心动过速得到控制,收缩压维持在13.3 kPa以上,即可长期服用,但仍需观察患者反应,随时调整剂量。如窦性心律偏慢、血压偏低(收缩压在13.3 kPa以下)或有房室传导阻滞者不宜使用。
1.2.4 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 使用小剂量洋地黄制剂也可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强,这种方法适合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并可防止洋地黄中毒。一般常用地高辛0.125~0.250 mg,1次/d。病情需要时临时调整剂量,对病情危重者,可静脉注射西地兰0.2~0.4 mg或毒毛旋花子甙K0.125~0.250 mg,密切观察,根据情况调整用药剂量,病情好转可改用口服维持。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常用制剂有氨力农、米力农等。氨力农负荷量0.75 mg/kg缓慢静脉注射,继以5~10 ng/(kg·min)静脉滴注。此类药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少数有肝功能损害及血小板减少,停药可恢复。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心悸、气短、水肿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显著减轻或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2周后,显效2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7.5%。
3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心血管系统的老化,心脏的代偿功能有所减退。由于老年患者心功能储备下降,在一般情况下,尚可维持正常,但一旦突然增加心脏负荷,容易发生心力衰竭[4]。老年心力衰竭的治疗与中青年心力衰竭的治疗相同,包括纠正发生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去除诱发心力衰竭的原因、控制心力衰竭状态三个组成部分[5]。治疗原则是减轻心脏的工作负荷、控制水和钠的潴留、增强心肌收缩力。由于老年患者许多重要器官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使生理应激能力降低,药物代谢、排泄缓慢,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中毒。某些药物如地高辛、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易出现不良反应,应用方法和剂量上有所不同,老年心力衰竭常常合并其他慢性病,治疗时应给予相应处理。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2001年).现代实用医学,2003,15(11):712-721.
[2]苏定冯.心血管药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56-261.
[3]卫任龙.苯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安徽医药,2002,6(4):12.
[4]戴闺柱.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9):641-645.
[5]符亚丽.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潍坊医学院学报,2002,24(4):31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2.131
2016-03-09]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心内科(张琳 吴立娟),心血管外科(董智强);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赵晓溪)
赵晓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