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泻药“十味舵手膏”研究△
2016-01-27索朗次仁
索朗次仁 顿 珠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102;2. 西藏藏医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藏药泻药“十味舵手膏”研究△
索朗次仁1,2顿 珠2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102;2. 西藏藏医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目的:综述藏药泻药“十味舵手膏”的配伍、炮制、功效及其服用方法。方法: 采用文献法、归纳法研究现有文献。结果:作为缓泻泻药的“十味舵手膏”,其药材炮制工艺复杂,可根据病情灵活加味。该方由喜马拉雅大戟、干漆脂、大黄、高山大戟、蓝钟花、腊肠果、巴豆、蓖麻、尖嘴诃子等10味药材组成,对热性疾病特别是赤巴病就显著疗效。此外,该方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日常服用能排除体内毒素,增强食欲,通便。结论:藏医泻治疗法方法独特,泻药服用考究,对服药前准备要求严格,注重先导药的使用。
泻药;十味舵手膏;炮制;服用方法
1 引言
藏医泻治疗法始见于公元710年的《月王药诊》,是通过服用具有下泻功效的泻药方剂将脏腑病邪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在藏医经典《四部医典》及后世的诸多医学名著中设有专章记载,可见其疗效显著。
《四部医典》后续中对缓泻泻药配方“十味舵手膏”有较为详细的叙述,“其药方性锐而缓和,不伤七精,不呕吐,不胀肚,也不生隆病。孕妇、老人、体弱者都能服用”[1]。该药方可根据病情灵活进行30多种加味,因而广泛用于藏医临床。本文以“十味舵手膏”的药材配伍、炮制为研究内容,并就其功效、服用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2 “十味舵手膏”配方、功效
2.1 藏医配方:作者查阅西藏各地藏医院院内方剂,筛选出现行藏医临床使用最优的“十味舵手膏”配方,即:大戟500g、喜马拉雅大戟200g、干漆脂300g、大黄200g、高山大戟200g、蓝钟花200g、腊肠果200g、巴豆150g、蓖麻150g、尖嘴诃子300g。
2.2 功效: “十味舵手膏”及其加味配方对热性疾病,诸如腑热、消化不良、痞瘤、水肿、痛风、特别是赤巴病就显著疗效。西藏那曲地区索县藏医院利用该方治疗胆囊炎、胆结石、肝炎等疾病。此外,该方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日常服用能排除体内毒素,增强食欲,通便[2-5]。
3 配伍药材的炮制方法[2-5]
3.1 塔奴(大戟):大戟科植物疣果大戟的块根。炮制:秋后挖根(挖根时避免伤根而失去乳汁),洗净,剥去外皮,加牛尿至药材的2/3处,置于大锅内,加山羊肉煎煮15min,取出山羊肉继续煎煮1h,过滤,浓缩至膏状,备用。
3.2 土其(喜马拉雅大戟): 炮制:将采挖(挖根时避免伤根而失去乳汁)的土其根去皮,洗净晾干,以青稞炒约20min,过筛,备用。
3.3 君木杂(大黄): 唐古特大黄的根及根茎。炮制:洗净,除去黑色外皮,切片,以青稞酒蒸10 min,晒干,备用。
3.4 温布(蓝钟花): 桔梗科光萼蓝钟花的全草。 炮制:8~9月采收全草,轻度砸碎,阴干,备用。
3.5 春布(高山大戟): 大戟科植物高山大戟、钩腺大戟,尤以高山大戟最为常用。炮制:于500g春布中加入山羊肉62g牛尿1500mL,共煎约2h,过滤,滤液浓缩成搞至膏状,备用。
3.6 西日堪扎(漆树干脂 ):漆树科植物漆树的根、树皮、树叶渗出的树脂,制成膏状入药。炮制:取漆树流出的渗出物制成的膏置于砂锅中,加白酥油煮至微沸,取出,备用。
3.7 田叉(巴豆): 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果实。炮制:去除外壳、小舌芽,置于铁锅中,加入糌粑适量,加热拌炒至略黄色,取出,擦去糌粑,备用。
3.8 田若(蓖麻):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种子。
3.9 同嘎(腊肠果):斗科植物腊肠树干燥果实。 炮制:除去杂质,取出果粒捣细,备用。
3.10 阿如热(尖嘴诃子):君子科诃子的干燥果实入药。炮制:除去果仁,取尖嘴部分,分成3份,分别炮制:以糌粑包裹,于热灰中烧糊;于牛粪灰中拌炒约10min;磨细。(藏医各家炮制方法略有不同)
4 服用方法
4.1 服药前的准备:藏医学理论体系相对完备,尤以独特的服药方法著称。
4.1.1 非急性疾病:泻治疗法均先以汤剂或散剂药物收敛疾病,促其成型,再使用泻药将致病毒素排出体外。
4.1.2 急性疾病:首先用药浴洗净全身,再以酥油擦涂按摩。
4.1.3 隆病患者:因隆妨碍下泻,隆病患者必须先祛除隆。隆高者可进食鲜酥油,并配以肛门温和导剂除隆。
4.2 泻药的使用
4.2.1 先导药:泻药服用前须先使用先导药。常用的先导药为五味诃子汤,于前一晚温服,并根据出现腹泻、肠鸣或无异常等症状判断胃部的软硬程度(耐药性)运用主药。切忌在不清楚个体胃肠道功能的情况下直接使用泻药,因为剂量过小不仅不能下泻疾病,反而会诱发其他疾病;剂量过大则会引起下泻不止,损耗体质。
4.2.2 下泻程度:下泻时应注意泻次及泻物的量、性状。四部医典云:下泻的次数一般30次为最宜,20次中等,10次次之。泻物的重量达三升者最佳,二升中等、一升次之。泻物犹如水最佳,如痰中等,如胆汁次之。
4.2.3 泻后注意事项:施治下泻后易食清淡,以加少许盐的大米粥或糌粑粥为主,而后逐渐增加粥的稠度和饮食量。禁烟熏、泡榨类食物。
[1] 宇妥·云丹贡布. 四部医典(藏文版) [M].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2.
[2] 第司·桑杰加错. 蓝琉璃(藏文版) [M].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2.
[3] 月王药诊(藏文版) [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
[4] 帝玛尔·丹增平措. 晶珠本草(藏文版) [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
[5] 帝玛尔·丹增彭措著.继祖, 林鹏程, 吉守祥,等译. 医学四续[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2016年6月3日收稿
△项目来源:西藏自治区科技厅2014年度自然基金(No.14-61
索朗次仁,男(1982年9月-),藏族,在读博士、讲师,四川康定人,研究方向藏医药学,西藏藏医学院藏药系学生科副科长,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热中路10号 联系电话:13659501311email:cjttmc@sina.cn
R291.4
B
1006-6810(2016)10-00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