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力资本形成视角分析聋人高等职业教育

2016-01-26沈璐璐周志微

中州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力资本

童 欣,沈璐璐,周志微

(1.天津理工大学 聋人工学院,天津 300384;2.天津理工大学 法政学院,天津 300384)



基于人力资本形成视角分析聋人高等职业教育

童欣1,沈璐璐2,周志微1

(1.天津理工大学 聋人工学院,天津 300384;2.天津理工大学 法政学院,天津 300384)

摘要: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其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供给和需求即微观个体教育投资决策和中观经济载体两方面探讨聋生人力资本的形成,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聋人高等职业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促进聋生潜在人力资本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并对我国聋人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些许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本;“干中学”; 经济载体 ;聋人高等职业教育

对于人力资本的形成机制,学者们一般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研究。供给层面的讨论强调个体自身的努力程度及决策,属于潜在人力资本;需求层面主要从外界因素切入,分析经济体制及“干中学”思想在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提升潜在人力资本的转化力度。对于听力障碍群体来说,接受职业教育在促进其就业方面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尤其是职业教育从“学校到工作”的教育模式为聋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干中学”平台,将产学有机结合,使聋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参与经济活动,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

一、人力资本形成的供给和需求因素

舒尔茨是最早对人力资本的形成进行归纳和论述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人力资本投资》中指出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体现为体能、技能和智能的改善[1]。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探讨人力资本形成机制,有助于个体明晰提升自身人力资本的途径,从而提高生产能力水平。

从供给层面来说,是指把个体当做承载人力资本的天然载体,通过接受教育以及其它决策获得人力资本的积累进而提供给社会。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中最核心的组织部分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一般情况下,个体受教育程度越高,受教育时间越长,其人力资本存量越大。这里把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生产过程相脱离,仅仅表现为人类智力和知识的增加。但是,由于人力资本投资范围较广,包括保健投资、教育投资、在职培训以及人力迁移投资等,且人力资本只有和相应的物质资本相结合才能表现为强大的生产力,因此,不能仅仅从教育决策角度考量人力资本的形成。

不考虑需求因素的人力资本投资只能算是一种潜在的人力资本,有学者称之为人力资源,因为资源是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来源,而资本是经济增长中所发挥作用的资源,人力资本比人力资源更具实践意义[2]。人力资源要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需融入当下社会经济体制之中,与相应的物质资本相结合,才能充分展示其中蕴含的能量。自Arrow提出“干中学”思想之后,人们开始从中观需求层面研究人力资本的形成。“干中学”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讨论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力资本,从而发挥引导作用,减少人力资本投资的浪费现象。换句话说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经济体制因素不可分割,深入了解当下经济发展趋势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导向作用。个体参与高校和企业提供的实践实习以及在职培训等活动比单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有助于促进个体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转化。

二、高等职业教育在聋生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其培养目标是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或某类技术岗位群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为依据,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职业化、专门化特征,对人力资本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3]。

(一)微观个体层面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具有比物质资本投资更高的收益率,主要在于其稳定及长效的收益性。个体通过教育凝聚起来的知识、技能等是增加个体在未来收入的资本,该资本同样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且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磨损,相反会在不断使用过程中变得更加牢固,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选择高等职业教育的决策行为与聋生个体特征有关,同时与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灵活变通性、实用性以及多样性也有着密切联系。聋生由于听力缺陷,其接纳能力及理论思维能力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弱,随着近些年来普通本科教育越来越重视大学生通识素养的培养,即潜在人力资本的形成,这对于听力障碍的聋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聋人高等职业教育较普通本科教育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适当弱化纯理论知识的灌输,成功弥补了聋生听力缺陷造成的知识遗漏。聋人高等职业教育充分考虑聋生接受能力特点,在差异化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协作学习模式展开教学,利用项目团队及小组方式使聋生能够互帮互助,互相学习,不仅能提高聋生课堂知识接纳量,而且对于其理解掌握也有促进作用。此外,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应用性最强的教育类型,能够很好地感知经济结构变化,将当下经济社会发展最急需的知识加以转化传授给接受教育的聋生,使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潜在人力资本的开发奠定基础。

在微观个体也即供给层面,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结合聋生生理特征,合理组织教学环节,精心策划教学内容,有效促进了聋生知识智能的提高,对人力资本的形成起到理论知识准备的基础促进作用。

(二)中观经济载体层面

教育虽然可以增加个体潜在的人力资本水平,但真实人力资本的形成还需要体制环境保护与激励以及具有一定承载力的经济载体对其形成的需求[4]。单纯依靠在学校接受教育而获得的知识储备只能称之为潜在人力资本,潜在人力资本并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去,而必须再经过实训,并且和一定的物质载体相结合才能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进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

因此教育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呈现新常态,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办学体制,教育模式等方面植根于社会需求,较好地适应了经济新常态的要求。

聋人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理念切合我国经济转型期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尤其是聋生在面对严峻就业形势情况的下,高等职业教育将会是理性的选择。聋人高等职业教育注重与社会需求对接,在专业及课程设置方面紧跟经济发展潮流,并与相关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将学习和实训生产紧密结合,对聋生潜在人力资本的转化起到强大促进作用。

在中观经济载体即需求层面,聋人高等职业教育以社会需求为依据设置专业,以所学专业为基础为聋生安排生产实践、企业实习,强化其动手操作能力,使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反思理论,对真实人力资本的形成起到巩固升华的作用。

(三)“干中学”

“干中学”思想是经济学家Arrow首先提出来的,是有关经济载体对人力资本形成影响的最明确的论述[4]。“干中学”思想后来被很多经济学家研究论证,被认为是人力资本实现增值的最主要中介因素。“干中学”中的“学”是指像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积累知识那样构成个体人力资本供给,但又绝不仅仅局限于在学校学习,只是学校会提供一个相对集中的学习场所,为人力资本的形成搭建平台。“干中学”中的“干”是指进入实践场所接受实际训练,使潜在人力资本获得展示能量的机会,形成真正的生产力。在这里,“干”又对个体人力资本构成需求,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会通过它提供的工作岗位向个体提出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能够发挥“干中学”的最大优势,结合聋生生理特点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以及实际生产培训、企业顶岗实习等交叉配合促进聋生知识和技能的增加。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地开发了聋生作为人力资源的潜力,使其向潜在人力资本转化,同时又通过各种实践平台接触最前沿的生产技术,经过这种技能培训,加快潜在人力资本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聋人高等职业教育是聋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由于其贴近社会发展现实的特点,在满足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开发聋生人力资源,挖掘聋生潜力,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本储备也功不可没。尤其在我国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的当下,使每一个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潜能,物尽其用,人尽其能显得愈发重要。

三、一些思考

聋生经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培训,从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可以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形成真正的生产力,减少本科教育过剩现象,促进聋生就业及社会和谐。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极大提高了教育投资效率。但是这种理想状态是建立在完善的聋人高等职业教育基础之上的,目前我国聋人高等职业教育尚在发展之中,就现状而言仍需努力。文章谨从以下两个方面提供些许建议:

一方面,加强经济嵌入性。聋人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嵌入性是指在办学体制、专业与课程设置等方面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适度嵌入于市场经济环境中,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自身的社会化[5]。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脱离市场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无疑是没有出路的,因此,聋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在办学体制上与经济体制接轨,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办学质量的提升;在专业设置上与产业结构衔接,适应经济新常态,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相关专业以及创业教育课程,以创业带就业,共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以聋生需求为导向。聋人高等职业教育首先要符合聋生个体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其听力缺陷,认知障碍,社会融入度较弱等特征,运用补偿理论相关知识开设课程教学,合理使用手语翻译及多媒体支持教学,为聋生营造一个方便、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其人力资本水平。

参考文献:

[1]Schultz T 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1):1-17.

[2]张佳梅,人力资本领域的理论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1(5):56-59.

[3]侯宁,沙秋琳,郭会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5):5-7.

[4]马红旗,王韧.对人力资本形成理论的新认识[J].经济学家,2014(12):33-41.

[5]吴忠良.残疾人职业教育社会化:基于“嵌入性”理论的解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5(6):11-15.

(责任编辑许峻)

收稿日期:2016-05-15

作者简介:童欣(1957—),女,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及教育技术。

DOI: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6.03.023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16)03-0115-03

Analyz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the Deaf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Capital Formation

TONG Xin1,SHEN Lu-lu2, ZHOU Zhi-wei1

(1.Technical College for the Dea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384,China;2.College of Law and Politics,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384,China)

Abstract: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capital has the function of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ts formation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formation of the deaf students’ human capital from the supply and demand,namely,microcosmic individual education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medium economic carrier, analyzes the rol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the deaf in this process and how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af students’ potential human capital in order to make it a real productivity,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the deaf in China.

Key words:human capital; “learning by doing”; economic carrie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the deaf

猜你喜欢

人力资本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企业培训模式下的投资选择研究
基于CGSS2013调查数据的我国区域间收入不平等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改革研究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人口流动视角下生产要素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