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72例临床特征分析
2016-01-26孙跃女
孙跃女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72例临床特征分析
孙跃女
目的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诊断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从发病季节来看,春季(3~5月)10例(13.89%),夏季(6~8月)21例(29.17%),秋季(9~11月)5例(6.94%),冬季(12~2月)36例(50.00%),可见该疾病在冬季和夏季是发病高峰季节。临床表现为出现喂养不耐受39例,不明原因的呼吸暂停42例,消化道出血(呕吐物为咖啡色或大便隐血阳性)31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3例,感染性休克3例,惊厥及全身水肿各2例。68例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明显升高;72例患儿中有60例出现血小板计数降低,45例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53例出现凝血功能的异常,其中3例患儿并发DIC。14例患儿脑脊液异常。72例患儿均为念珠菌感染,其中单一念珠菌感染63例,混合感染9例,经体外药敏试验证实均对氟康唑、两性霉素、伊曲康唑和5-氟胞嘧啶敏感。主要的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包括经外周深静脉置管(PICC)或中心静脉置管、应用光谱抗生素、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及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确诊后66例患儿给予氟康唑,治疗效果不佳时改为两性霉素B脂质体,单用氟康唑者58例,3例患儿予5-氟胞嘧啶+氟康唑治疗,3例患儿给予卡泊芬净+氟康唑治疗。治疗后62例患儿血培养转阴并获得痊愈出院;10例血培养未转阴的患儿中6例中途放弃治疗,4例治疗期间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好发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小儿,其中以念珠菌属感染为主,氟康唑或两性霉素B是主要的治疗药物,且其治疗转归与患儿本身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特征
近年来,随着医学整体水平的进步和发展,极低体重出生儿的存活率越来越高,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已经成为导致新生儿病死率增加和住院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由于新生儿真菌感染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在发病早期难以及时诊断并给予治疗,且近年来耐药菌株越来越多,给真菌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研究中选取本院新生儿科自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2例诊断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上更好的治疗此类患儿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新生儿科自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2例诊断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指南》的标准[1]。72例患儿中42例,女30例;单胎妊娠62例,双胎妊娠10例;剖宫产56例,经阴道分娩16例;胎龄(GA)≤28周2例,28~32周59例,32~37周10例,足月儿5例;出生平均体质量(1362.56±359.48)g,低出生体重儿68例(94.44%),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50例(69.44%),超低出生体重儿15例(20.83%);出生后Apgar评分在1 min、5 min和10 min时分别为7.48分、8.72分和9.36分。产妇平均年龄为(31.2±4.9)岁,合并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病32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18例,围产期感染性疾病5例,多囊肾、羊膜造口术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各1例。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包括发病时间分布、胎儿临床表现、真菌抗原情况、实验室检查、真菌感染病原体、真菌感染危险因素、治疗及转归情况等 。
2 结果
2.1发病时间分布 从发病时间上来看,春季(3~5月)10例(13.89%),夏季(6~8月)21例(29.17%),秋季(9~11月)5例(6.94%),冬季(12~2月)36例(50.00%),可见该疾病在冬季和夏季是发病高峰季节。
2.2胎儿临床表现 出现喂养不耐受39例,不明原因的呼吸暂停42例,消化道出血(呕吐物为咖啡色或大便隐血阳性)31例,DIC3例,感染性休克3例,惊厥及全身水肿各2例。72例患儿均经血培养(不同部位两份血标本阳性)获得真菌感染的阳性结果,平均感染日龄为(21.5±3.4) d。
2.3真菌抗原情况 68例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明显升高,平均为(854.26±43.58)ng/L,22例患儿在血培养获得阳性结果前升高,35例患儿在血培养获得阳性结果当日升高,而15例患儿在血培养获得阳性结果后升高。
2.4实验室检查结果 72例患儿中有60例出现血小板计数降低,45例患儿血清CRP明显升高,最高至120 mg/L,平均为50.8 mg/L;53例出现凝血功能的异常,其中3例患儿并发DIC。14例患儿脑脊液异常,表现为含糖量降低而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2.5真菌感染病原体分析 72例患儿均为念珠菌感染,其中单一念珠菌感染63例,具体菌种为白色念珠菌感染54例,近平滑念珠菌5例,光滑假丝酵母菌4例,混合感染9例,分别为以上菌株两两混合感染。上述菌株经体外药敏试验证实均对氟康唑、两性霉素、伊曲康唑和5-氟胞嘧啶敏感。
2.6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65例患儿接受了PICC或中心静脉置管;40例患儿在获得真菌培养阳性前曾使用过两种及以上的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为(11.5±3.6)d;48例患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平均使用时间为(6.5±2.2)d;12例患儿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平均使用时间为(4.2±2.5)d;39例患儿使用了质子泵抑制剂。
2.7治疗及转归情况 59例患儿在获得确诊前给予预防性应用氟康唑,确诊后66例患儿给予氟康唑,治疗效果不佳时改为两性霉素B脂质体,单用氟康唑者58例,3例患儿予5-氟胞嘧啶+氟康唑治疗,3例患儿给予卡泊芬净+氟康唑治疗。治疗后62例患儿血培养转阴,平均转阴时间为(22.5±4.1)d,均获得痊愈出院;10例血培养未转阴的患儿中6例中途放弃治疗,4例治疗期间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近年来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新生儿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流行病学显示主要的真菌感染类型为念珠菌、隐球菌、毛霉菌和曲霉菌等,其中以念珠菌最为常见[2]。本研究中72例患儿真菌感染培养结果均为念珠菌,其中单一念珠菌感染63例,混合感染9例,菌种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其次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上述菌株经体外药敏试验证实均对氟康唑、两性霉素、伊曲康唑和5-氟胞嘧啶敏感。这一结果与大多数研究不完全一致,作者考虑与各地流行病学有关。从发病季节来看冬季和夏季是该病的发病高峰季节,提示对于在夏冬季节出生的新生儿要格外警惕真菌感染。作者发现72例患儿中超过90%为低出生体重儿,平均出生体质量仅为(1362.56±359.48)g,这与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真菌有关,这一点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3]。众所周知,对于真菌感染大多具有一定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主要的真菌感染危险因素有PICC或中心静脉置管、应用光谱抗生素、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及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对于临床上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儿要格外注意有无真菌感染。本研究中大多数患儿给予氟康唑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后获得好转结果,仅4例治疗期间抢救无效死亡,提示对于新生儿真菌感染首选药物应该是氟康唑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4]。
综上所述,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好发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小儿,其中以念珠菌属感染为主,要综合分析是否具有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治疗以氟康唑或两性霉素B为首选的治疗药物,且其治疗转归与患儿本身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1]陈超.新生儿真菌感染的诊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1): 3-6.
[2]陈月生,王红梅,徐亚楠,等.26例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病例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3):297-298.
[3]张传玲,刘雯,王若静.131例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8):2549-2550.
[4]宋娟,尚利宏,董慧芳.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6):4116-412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6.071
2016-07-15]
044000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