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微创手术与术前解剖定位研究
2016-01-26李宗聚
脑出血微创手术与术前解剖定位研究
李宗聚
河南方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方城473200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手术;解剖定位
非损伤性脑出血治疗方式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分为开颅手术治疗、微创手术治疗。有手术指征者,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由于开颅手术范围大,直视下操作,对定位要求不是很严格,锥颅微创手术治疗是盲穿,术前锥颅点的确定非常重要,稍有偏差,达不到治疗的目的。根据颅脑CT确定锥颅层面,再结合颅脑实体,需要选定颅脑的一些骨性标志,选定颅脑实体的锥颅点。另有作者根据急诊头颅CT检查结果,确定血肿中心在头皮表面的投影点,以MarK标记并复查头颅CT验证[1]。临床工作中,由于对颅脑的表面标志认识及掌握不够,对术前定位缺乏依据,直接影响锥颅点的选择。本次研究对我院2012-01—2014-01脑出血锥颅引流术治疗的50例脑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归分析,为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0例脑出血患者,脑室内出血不在本研究范围内。基底节区出血27例,外囊出血10例,颞叶出血7例,枕叶出血3例,小脑出血3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45~85岁,平均67岁。突然或渐进性发病,头痛、语言不清、偏瘫、恶心呕吐、伴或不伴意识障碍为主要症状,双侧瞳孔正常或出现轻度不等大,对光反射正常或迟钝,颅脑CT提示中线无移位或移位不明显。
1.2治疗方法50例患者入院后行颅脑CT检查,证实脑出血,且有手术指征。先按内科常规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治疗,急性者于6 h内手术治疗。术前根据颅脑CT及颅脑解剖确定锥颅穿刺点,置入引流管,成功后抽出血性液体,至有阻力时停止,6 h后注入尿激酶2万U,3次/d,每次保留2 h。
1.3影像资料本组患者手术前后颅脑CT比较发现,引流管的位置与锥颅点的位置、方向、引流管的深度、层数有很大关系,决定于术前定位。以血肿腔最大直径为参照平面,锥颅点高或低占10%,引流管偏离血肿中心占5%,引流管深度过浅或过深占3%。对于引流管位置不理想,若不重新选择锥颅点,很难纠正引流管在血肿腔的位置,因锥颅点确定后,锥颅创道已经决定引流管的方向。
2结果
50例患者中3例死亡,2例植物生存,其他均达到生活自理。死亡及植物生存与高龄、发病急、出血量>60 mL、有基础病、出血位于基底节区、引流管位置等有关。
3讨论
颅脑CT的不同层面,可显示颅骨表面的骨性标志。根据颅脑CT不同层面的骨性标志,确定血肿中心的三维构型,确定锥颅点的选择。颅脑CT平扫的矢状面、平扫平面、血肿体积的冠状面构建血肿体积的三维构型。
3.1颅脑的体表标志颅分为上部的颅脑和下部的面颅,二者以眶上缘和外耳门上缘的连线为分界线[2]。颅脑的前面:眉弓适对大脑额叶的下缘,其内侧份的深面有额窦[3],眶上缘,面颅的眶下缘,矢状线。颅脑的后面:枕外隆凸,其内正对窦汇。颅脑的侧面:乳突,在乳突后下部的颅底内面有乙状窦沟,容纳乙状窦[3],外耳门,面颅的颧弓。颅脑上面:双侧的顶结节及双顶线。
3.2颅脑CT平扫的脑实质窗位采用CT做横断面成像扫描是检查颅脑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以OM线为基线,层厚5~10 mm,连续向上扫描,每个层面即可显示脑内不同组织结构,也可显示颅骨骨性标志位置。在颅脑CT平扫的脑实质窗位上,在不同的CT平扫平面有不同的体表标志。脑内血肿所在的CT平面,同样显示颅脑及面颅的体表标志所在的CT平面,具有对应关系,找出血肿的最大径线所在的CT平面,在这个CT平面找出体表标志,据此找出血肿体积的上下边缘,再测算血肿的前后距离,基本勾画出血肿体积的体表投影,按血肿体积的中心,为锥颅点,或按颅脑CT的基线,同样的方法确定血肿体积的体表投影,确定锥颅点。
3.3参照物的选择由于脑出血患者多无自主能力,CT检查时多不配合,致头位不能按标准的OM线行颅脑CT检查,致使基线选择不标准,据颅脑CT分析,找出血肿所在平面的基线很重要。所以,找出颅脑及面颅的体表标志,结合颅脑CT,可以OM线进行修正。其中颧骨与眶下缘的连线与OM线基本平行。按上述方法,仍可测算出修正后血肿体积的体表位置,确定锥颅点。
3.4临床效果评价脑出血手术目的是清除血肿,减少血肿对正常脑组织的压迫,消除脑水肿,减轻血肿降解产物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与手术清除血肿量有很大关系,锥颅微创手术效果与锥颅点选择至关重要。锥颅点的选择、锥颅的方向、引流管的深度决定血肿排出的多少、速度、拔除引流管的时间。锥颅点位置正确,引流管在血肿中心,或基本在血肿体积中心,引流管的拔除时间、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均提前,否则均往后推迟,甚至患者症状无改善,加重或死亡。从50例患者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得到证明。从死亡病例的颅脑CT图像分析,术前及术后颅脑CT发现,除高龄、出血量大因素外,引流管的位置偏离血肿中心太远,术前与术后比较,血肿体积基本无变化,未达到治疗目的。
总之,系统学习颅脑及面颅的局部解剖知识,熟悉颅脑CT所提示的解剖结构,二者结合,更精确且有助于脑出血微创手术锥颅点的选择,适用于无特殊设备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脑出血的手术治疗,达到手术的目的,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4参考文献
[1]王昆鹏.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年龄及不同手术方式与疗效的关系[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4):35-37.
[2]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 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
[3]彭裕文.局部解剖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
(收稿2015-01-15)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3-01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