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IP140 mRNA表达变化及意义

2016-01-25朱双双王娈马瑞欣

山东医药 2015年46期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糖尿病肾病

朱双双,王娈,马瑞欣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



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IP140 mRNA表达变化及意义

朱双双,王娈,马瑞欣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

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RIP140)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30例(糖尿病组)和DN 35例(DN组),另选2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RIP140、TNF-α、IL-6 mRNA。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TNF-α、IL-6。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IP140、TNF-α 、IL-6 mRNA表达及血清IL-6水平均为DN组>糖尿病组>对照组,P均<0.05;DN组和糖尿病组血清TNF-α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RIP140 mRNA表达与IL-6 mRNA(r=0.374,P=0.046)、TNF-α mRNA(r=0.505,P=0.002)、血清TNF-α水平(r=0.593,P=0.001)呈正相关。结论D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IP140 mRNA表达升高,其可能通过调控微炎过程参与DN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研究证实DN的发病过程也是一种慢性微炎症过程[1]。这种微炎症状态是机体受到各种因素刺激后,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导致TNF-α、IL-6等炎症因子升高[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RIP140)是核受体辅助转录因子,能与NF-κB途径共激活,调控炎症因子的表达[2,3]。目前,RIP140在DN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相关报道临床少见。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们检测了D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IP140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纳入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各种感染、严重的肝脏疾病、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酮症酸中毒及影响尿蛋白排泄的因素(如肿瘤、结核、肾脏疾病、泌尿系感染、手术、外伤等)、DN分期V期。研究对象为同期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5例、女20例,年龄27~68岁,病程(8.82±7.61)年,根据Mogensen标准[4]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30例(糖尿病组)和DN 35例(DN组)。对照组为同期健康查体者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26~59岁,无糖尿病、肾脏疾病、各种感染、慢性疾病等。各组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IP140 、TNF-α、IL-6 mR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TRIzol法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总RNA,按反转录试剂说明书合成cDNA。采用PCR Designer 软件设计各基因引物,引物由上海瀚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序列:RIP140上游引物为5′-TTCTTCTCCTCCTCCTTGCGTAG-3′,下游引物为5′-GGTGCACATCAGAGCCAAGC-3′; TNF-α上游引物为5′-TCTGGGCAGGTCTACTTTGG-3′,下游引物为5′-GGTTGAGGGTGTCTGAAGGA-3′; IL-6上游引物为5′-CAATGAGGAGACTTGCCTGG-3′,下游引物为5′-GGCATTTGTGGTTGGGTCAG-3′;以GAPDH为内参照。反应体系20 μL。反应条件:95 ℃、1 min,95 ℃、10 s,58 ℃、20 s,72℃、30 s,循环45次。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2-ΔΔCT计算[5]。

1.3血清TNF-α、IL-6检测采用ELISA法。试剂盒由上海巧伊生物科技公司及美国R&D公司提供,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通过酶标仪检测,读取各样本450 nm处的OD值,以标准品的OD值及对应的浓度为横纵坐标轴,绘制标准曲线,按曲线方程计算各样本检测指标水平。

2结果

2.1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IP140 、TNF-α、IL-6 mRNA表达比较见表1。

表1 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IP140 、TNF-α、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糖尿病组相比,#P<0.01。

2.2各组血清TNF-α、IL-6比较见表2。

表2 各组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糖尿病组相比,#P<0.01。

2.3RIP140 mRNA表达与炎症因子的关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IP140 mRNA表达与IL-6 mRNA(r=0.374,P=0.046)、TNF-α mRNA(r=0.505,P=0.002)、血清TNF-α(r=0.593,P=0.001)相关,与血清IL-6(r=0.121,P=0.531)无关。

3讨论

以往研究认为,DN的发生、发展与糖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遗传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炎症反应在DN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微炎症反应与慢性肾脏病变的关系。所谓的微炎症状态是一种由非微生物引起的、低强度、慢性进展性的非显性炎症状态[6]。它与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炎症不同,表现为患者血液中IL-6、TNF-α等单核吞噬系统衍生的细胞因子轻度持续增高,导致各种并发症。有学者提出,慢性炎症状态在DN早期的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7],长期的微炎症状态与DN的发展密切相关。IL-6是单核细胞自分泌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它可通过损伤肾小管内皮细胞,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和组织纤维化。TNF-α是一种细胞毒性细胞因子,能够对肾脏造成直接损伤[8~11]。

RIP140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其可参与能量代谢及炎症反应。与RIP140在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中起辅助抑制物作用不同,在巨噬细胞中,其功能是辅助激活物,可激活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促进炎症因子的分泌[12]。研究发现,干扰巨噬细胞中RIP140基因的表达能明显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RIP140对核受体NF-κB的靶基因起转录辅助激活作用;通过被NF-κB依赖的启动子募集,作为桥梁蛋白,稳定RelA 亚基和carboyl结合蛋白共激活物,形成三聚体,激活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转录,促进炎症因子的分泌[13,14]。本研究中,DN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IP140、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糖尿病组,且RIP140 mRNA表达量与IL-6 mRNA、TNF-α mRNA、血清TNF-α浓度呈正相关,提示DN的发生、发展与RIP140基因表达水平相关。但本研究尚存在研究对象入组时间不同、样本量偏小等缺点,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Katheine RT. Linking metabolism and immunology: diabetic nephropathy is an inflammatory disease[J]. J Amn Soc Nep, 2005,16(6):1537-1538.

[2] Cavaillès V, Dauvois S. Nuclear factor RIP140 modulates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by the estrogen receptor[J]. Embo Jour, 1995,14(15):3741-3751.

[3] Zschiedrich I, Hardeland U, Krones HA, et al. Coactivator function of RIP140 for NFkappaB/RelA-dependent cytokine gene expression[J]. Blood, 2008,112(2):264-276.

[4] Mogensen CE. Microalbuminuria predicts clinical proteinuria and early mortality in maturity-onset diabetes[J]. N Engl J Med, 1984,310(6):356-601.

[5] 张艳丽,刘新风,于秀娟,等.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J].山东医药,2015,55(10):79-80.

[6] Kajitani N, Shikata K, Nakamura A, et al. Microinflammation is a common risk factor for progression of nephropathy and atherosclerosis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 Diabet Res Clin Pra, 2010,88(2):171-176.

[8] Navarro JF. Urinary 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 excretion independently correlates with clinical markers of glomerular and tubulointerstitial injury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 Nephrol Dial Tran, 2006,21(12):3428-3434.

[9] 徐敏,杨丽华.微炎症状态相关因子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8):1575-1577.

[10] 杨浩,姜涛,宋秀霞,等.CRP、IL-6和TNF-α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J].北京医学,2011,33(4):289-291.

[11] 苏弘薇,康省,龙艳,等.糖尿病肾病与血糖波动和炎性因子的关系探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3):273-276.

[12] 周雁,郭立新,于冬妮,等.175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6):610-613.

[13] 刘发林,王利荣,黄海晏,等.2型糖尿病并肾病早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2014,31(5):960-963.

[14] 李泽宇,刘栋,袁文明,等.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临界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0):2325-2328.

收稿日期:(2015-08-18)

通信作者:马瑞欣

基金项目:山东省青岛市民生科技计划项目(14-2-3-10-nsh)。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46-0044-02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46.018

猜你喜欢

肿瘤坏死因子糖尿病肾病
宫腔镜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对改善hs—CRP、TNF、IL水平的作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LVEF的关系探究
妊娠期糖尿病与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子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的研究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羟苯磺酸钙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因分析
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消银汤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血清TNF—α、IFN—γ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