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冬氨酸钾镁结合胺碘酮用于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分析

2016-01-23

关键词:钾镁氨酸阵发性

刘 红

(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门冬氨酸钾镁结合胺碘酮用于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分析

刘 红

(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钾镁结合胺碘酮用于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以来收治的5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门冬氨酸钾镁的单独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在治疗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增加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组25例,可控病例11例,好转病例9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0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可控病例13例,好转病例1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结合胺碘酮用于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比单独应用冬氨酸钾镁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冬氨酸钾镁;胺碘酮;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结合;治疗

阵发性房颤是异常的心房心动过速,是指心房内产生每分钟达350-600次不规则的冲动。在这种震动前体下,心房丧失了有用的收缩,多发于有心脏病和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压患者。阵发性房颤一般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疾病,临床研究证实,阵发性房颤的症状常严重到使病人失去活动能力,所以对于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刻不容缓.为探讨门冬氨酸钾镁结合胺碘酮用于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特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以来收治的5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医学》的诊断标准,临床鉴定为阵发性房颤患者,临床表现为心慌、胸闷和心悸等症状。按照治疗方法的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其中男患者15例,女患者10例,年龄55~70,平均年龄(62±1.65);观察组25例患者,其中男患者13例,女患者12例,年龄56~72,平均年龄(63±2.25)。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门冬氨酸钾镁的单独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在治疗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增加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量:4片/次,3次/d;胺碘酮口服,开始每次0.2 g,3次/d;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逐渐改为1~2次/d,或0.1 g/d,3次/d,饭后服。联合治疗剂量遵医嘱。

1.3 疗效评定

将临床疗效分为可控、好转和无效。可控:连续注射治疗药物后,患者体重基数减轻。好转:患者体重略有降低。无效:患者短期治疗效果不明显。总有效率为可控率加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采用百分数(%)表示,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组25例,可控病例11例,好转病例9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0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可控病例13例,好转病例1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3.1 阵发性房颤病因及临床特点

从阵发性房颤病因机理来看,绝大多数的发生率与心脏病基础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尤其多见于原发性心脏病和其他病因的心脏病患者,在临床实践中,也可见于急性感染及脑血管意外,是特发性房颤。临床表现为:心慌、胸闷和心悸。

3.2 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治疗

阵发性房颤作为心率失常的一种,一旦发作,病人会感觉心悸、气短和心前区不适和忧虑等症状,临床治疗上,对该疾病患者的治疗,以药物类控制为主。

3.3 门冬氨酸钾镁结合胺碘酮用于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

上述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可控病例13例,好转病例1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证明联合治疗联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房环境,借以延缓或减少该疾病发作后对患者带来的不适症状。

门冬氨酸钾镁中的镁,能够消除除心房肌环形折返,使心肌复极均匀化,钾提高了患者体内钾离子浓度,对钾外流作用抵消,同时对Q-T延长有较好的调控和抑制作用。从药理作用来讲,其可有效降低胆红素,同时降低血中氨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作为酸碱平衡调节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对其副作用的报道也并不少见。口服药物,有可能会出现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大剂量使可能引致腹泻。胺碘酮能够转复房颤,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能够发挥不同的效果。从单独用药来讲胺碘酮的转复率有62.5%,胺碘酮(amiodarone)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融合了抗心律失常常规药物的作用,使用该药物,可阻滞心脏多种离子通道[1]。

胺碘酮的结合治疗,比门冬氨酸钾镁作为抑制房颤的因子,更能使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率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能弥补门冬氨酸钾镁单独治疗的缺憾[2],有效控制患者心率,控制心房乱颤,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安全性,对控制患者的病情发作,具有积极的治疗效用。

综上所述,门冬氨酸钾镁结合胺碘酮用于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比单独应用冬氨酸钾镁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叶达平,王 力.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

[2] 谭长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应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4.

本文编辑:李 豆

R541.7+5

B

ISSN.2095-6681.2016.33.53.02

猜你喜欢

钾镁氨酸阵发性
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对内蒙古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玉溪烟区土壤钾镁交互作用对烤烟化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①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一种优化的茶氨酸化学合成方法简报
磷酸钾镁水泥力学性能研究进展综述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蒜氨酸抗菌机制研究
硅钙钾镁硼肥的开发与制备技术研究
黄连-厚朴药对9个配伍比例对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