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堂纠错课

2016-01-20史昊

关键词:小军列式故事书

史昊

摘    要: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概念、规律有时会有一些不正确或片面的理解而形成思维的定势。例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实际问题”中,比一个数多几,用“加法”;比一个数少几,用“减法”, 这些,都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教学,需要更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才能更好的展开教学活动。

关键词:数学学习;纠错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001-01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概念、规律有时会有一些不正确或片面的理解而形成思维的定势。例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实际问题”中,比一个数多几,用“加法”;比个数少几,用“减法”, 这些,都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教学,需要更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才能更好的展开教学活动。

一、假象

复习铺垫,教学例题。按照教学起初的设计,首先进行口算训练,活跃思维,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然后,进入进行例题教学:小英摆了11个圆片,小华比小英多摆3个,小华摆了多少个?学生缺乏抽象意识,先摆圆片,理解小华比小英多3个的摆法,最后,根据摆的过程列出算式,为了掌握列式方法,列式加法时,我着重强调了“比小英多摆3个”的“多”,观察学生表情,我认为这个知识点从引导到解决比较成功。接着出示问题:小王比小英少摆4个,小王摆了多少个?方法类似,学生已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书后的练习学生都是快速且轻松的完成。更让我确信这节课的教学会很轻松。

二、波折

知识点讲解,课堂辅导。练习册中经常遇到类似“鸡有385只,鸭比鸡多92只,鹅比鸭多55只,鸭有多少只?鹅呢?”等题目。我发现有多数学生计算鹅时会用385+55=440(只),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我很不解,同学们如果仔细看题目,且计算难度不大,不应该出错。课后学生订正错题,学生疑惑地看着我,答案改成385-55=330(只),看了这个列式,我首先让学生仔细并读出题目,对他进行提示“鹅比鸭多55只,怎么能用减法呢”?让他再次进行计算。结果学生又改回错误列式385+55=440(只),恍然间,我突然明白:原来学生形成了加、减法切换的定势,不是“+”便是“-”,并弄清到底是哪两个数量在比较?着急之余,我并没有直接明确如何解答,为一探究竟,我随即又出了一题“小明身高102厘米,小军比小明高15厘米,小李比小军高20厘米,小军身高多少?小李呢?”学生解答:小军102+15=117;小李102+20=122,结果再次出现错误了,证实了我的猜想,问题的症结在于“审题”。学生看来,题目与例题相似,都是与同一个事物比较。反思起初的教学过程,列式的原因上我一再强调为什么列加法、减法,并没有强调加数的选择。

三、调整

纠错反思,开阔思维。纠错课上由错题发散学习,引导学生认真读题,首先求鸭的只数,找到“鸭比鸡多92只”,这次我着重体现“比、鸡、多”三个字。学生列式解答:385+92=477(只),这是鸭的只数。接着重点解决鹅的只数,对学生进行提问回答找出“鹅比鸭多55只”,重音强调“比、鸭、多”三个字,这时,学生恍然大悟:“不能用鸡的数量385来计算,因为这是鸡的数量,应该用鸭的数量477只加上55只就能得到鹅的数量”。我想,学生已经明白了其相互的关系。随即引导学生进行小结,首先,做题目时注意仔细审题,并找到正确的数量关系,没有关系的数暂不用,纠正了学生的认识,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随后我引用了小明身高的题目,加强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找到题目中相关的数量关系,小军是与小明比;小李与小军比;那么求小李的身高时,小明的身高就不要用。

通过对习题的进一步挖掘与延伸,有效解决了解决问题中数量关系之间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同时对题目难点重新认识,提高解答正确率。

四、拓展

温故知新,巩固学习。为区别于例题中的类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随后有进行了另一道变式题“故事书有382本,科技书有368本,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读题时,依然着重强调“比科技书多”这几个字,这时,我没有做过多引导,而是直接指名学生说说想法:“因为比科技书多,科技书是368本,再用368+382”,此时,这名学生停了下来,说不下去了。

借此契机,我让学生讨论了片刻,讨论过后,原本隐藏着的一双双小手又重新举了起来:“比科技书多多少本的数量不是382,382是故事书的数量,不能用368+382”。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比老师直接的指出错误更加有效,因为他们真正读懂了题目,才能避免以后的错误。总结题目时,“比”字前面故事书的数量是已知的,382本;“比”字后面的科技书的数量也是已知的,368本。当“比”的前后两个数量已知时,求的是相差数,多多少本,列减法算式:382-368=14(本)。题目解答后,对比前面两个题目与这个题目的区别,学生认识到在比较的解决问题中,已知的数量关系不同,列式的方法也不同。学生能重新认识“比较”的解决问题,加强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纠错,既提升了学习能力,也开阔了学生思维能力。

【思考】教学中,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重在学生的探索过程,经历过程,学生才有探索经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乃是教育的真正智慧。制订教学目标时,不能只设计课本中知识点的重难点,而是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目标制定学习方案,授课教业。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知识。让他们感受着学习的过程,思维得到发展,在体验、感悟中成长。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素养。

猜你喜欢

小军列式故事书
Storybook 故事书
小军迷解谜
小军迷解谜
小军迷解谜
天边的故事书
暖心有爱的故事书
小军迷解谜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每筐多装多少
小松鼠的故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