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地理复习课模式的重建

2016-01-20薛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新课改

薛文

摘 要: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笔者紧随新课改理念,根据课时的分配、教学目标以及本校的学情,尝试了将复习课的结构和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此,笔者将主要谈谈自己在重建复习课模式时的一些做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地理;复习课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110-1

一、重建复习课的必要性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乡镇学校,有着乡镇学校的共性,即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同时也有自身的特点——生源数量多,外来生源多,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基础薄弱,缺少父母的监管,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多个老师均反映课不好上,学生不急老师急,学习被动,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而对于地理这样的小学科,学生更加不重视,上课能看见有学生做其他学科的作业甚至睡觉,检测结果令人瞠目。

针对以上这种情况,我们组在集体备课时,多次讨论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在减轻学生课后学业负担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地理成绩。经过多次讨论和总结,最终,我们决定调整复习课的结构和模式,首先调整单元复习课的模式,将自主、合作学习理念注入课堂,然后合并、重组练习测试课与试卷讲评课。无论怎样的调整,均以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为出发点,以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目的。

二、具体实施过程

1.单元复习课的调整

(1)自主复习,制作复习提纲。单元复习课前,教师先布置学生结合课本和学习要求,每人制作一份单元复习提纲,并由各组组长检查组员完成情况,及时向教师反馈检查情况。

(2)组间合作,完善提纲。在单元复习课上,根据教师的指导,各小组以组长为中心,对各自所列的提纲进行完善,并注明重、难点。同时,教师在各小组间进行巡视,并作适当指导和评价。

(3)组间交换,互批提纲。在规定时间内完善好提纲后,组间进行交换,互相批阅,给出评分。教师将巡视过程中发现的比较好的提纲,用投影仪向全班展示,再次强调重、难点。

(4)再次完善,加强理解、记忆。最后务必保证一定的时间,供学生再次完善提纲,并结合课本,加深对单元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的理解和记忆。

2.练习课的调整

(1)明确答题要求,限时测试。学生答题前,教师明确答题要求,如答题时间,根据试卷的难度,限定恰当的时间供学生答题,一般保持在25分钟左右。此外,要求学生将题目中的关键词和图中一些重要的信息标出,以督促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读图。

(2)组间互批。剩余时间各小组试卷相互交换批改,批改时教师不给标准答案,由各小组组内自行讨论批改,批改时先用铅笔只改对错,不评分。初步批改后由教师公布正确答案,最终给出试卷得分并上交任课教师。此时,学生对整张试卷上的试题,尤其自己有疑问的题目,已经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为试卷评讲创设了情境。

(3)课后教师复分析试卷,对学生批改的试卷(两次批改痕迹)进行复批,并统计学生错误较多的题目,总结错误原因。

3.试卷讲评课的调整

为了改变以往试卷讲评课——教师讲,学生听、记的传统课堂模式,我做了以下尝试:卷面分析——试题讲解——理解订正——随机检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教师从卷面得分、试卷难度等方面进行卷面分析,表扬进步明显以及优秀学生。

(2)分发试卷,自主订正。学生根据上节课的批改,自行订正试卷,对试卷中仍有疑问的题目做好标记。

(3)师生合作,评讲试卷。教师指出本次测试中错误较集中的题目,采用竞答的方式,由学生解答,教师在旁评价或者补充讲解。

(4)自由提问,理解订正。在以上讲评的基础上,给学生适当的时间理解订正,对于部分错误比较分散的题目,学生可以相互提问或者举手提问教师。

(5)随机检测。教师随机提问本次检测卷中的题目,对于不能答出来的学生进行课后个别辅导。此外,还可以结合手边现有的参考资料,挑一两个比较典型的题目进行检测。课后,布置学生在试卷上总结本次考试的失分原因,如审题不清、错别字、答题不规范等。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复习课结构和方式的调整必须结合实际教学和学情,一般适用于阶段性单元复习,重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明确答题思路和技巧。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复习,在此基础上,最好设置一些专题复习,效果会更好。

2.课前,教师必须精心备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指导学生编制复习提纲,这个环节必不可少。因为在编制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深入课本,了解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而且,小组制作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能发挥优势学生的带动作用。此外,将制作优秀的提纲在班级展示,也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对于用于检测的试卷,教师必须事先审核,紧扣教学目标,对试题进行必要的取舍,提高检测的有效性。我们教研组采用的是轮流制,每位教师轮流编制,然后在集体备课时讨论后定稿。第三,对于学生互批后上交的试卷,教师必须认真审查,并统计学生错误较多的题目,对错误的原因要进行归类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3.学生组内批改或者订正试卷时,教师要多巡视,一方面可以答疑,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真正地投入到订正中去。而对于错误集中的题目要讲解到位,强调方法,尤其是审题和读图能力的培养。同时,对试卷中未涉及到的内容,再进行适当的补充与延伸。

总之,复习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综合因素互动的特殊教学现象,涉及师生、生生、个体和群体、群体和群体之间的综合互动。无论何种类型的复习课,都应充分发挥其教学的激励、诊断、强化、示范功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致力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互动,才能提高教学的实际功效,促进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评价与提高,从而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新课改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