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平衡,突显孩子英语课堂学习的“两面性”
2016-01-20张居祥
张居祥
摘 要: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竭尽全力让课堂活跃起来,鼓励每个学生“动”起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需要学生适时地“静”下来,想一想,写一写,“动”“静”平衡,突显出孩子英语课堂学习的“两面性”,真正地体现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课标;“动”“静”平衡;课堂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097-1
当我们教师在步入课堂之前,除了要熟虑课堂知识点各环节的衔接,更要深思了如何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课堂中去,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这四十五分钟的课堂“热闹”起来,让学生不再耷拉着脑袋,或置身世外。当然,我们的课堂毕竟不是菜市场,不是买的买,看的看。我们让学生“动”起来,是为了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学有所获,懂得“拿来”。但是,过度的兴奋,或无序的喧闹会让我们的大脑疲劳,迷失课堂教学的方向,把握不住需要掌握的要点,所以我们教师也应该适时地让学生静一静,想一想,练一练,写一写,这种“静”对更好地巩固并运用所学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动”“静”平衡,突显孩子英语课堂学习的“两面性”,让学生达到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
第一面:让学生“动”起来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动起来,实际上就是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嘴去说。因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坚持使用学生能听懂的课堂用语来上课,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个英语的环境。
当然,班级是一个群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个体的差异。一些孩子由于自身学习能力及基础薄弱的原因,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要想积极引导他们课堂上“动”起来,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课堂上多察言观色。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交流的过程。只有当老师的教授与学生的求知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达到和谐时,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所以,我们一直要求学生课堂上能跟着老师转,注意力集中。事实上,我们老师同样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反应,做到察言观色。尤其对于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更需要我们在讲解时多用鼓励的眼神关注他们。
2.提问检查时多给一些机会。提问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如何。对于这一部分后进生,只要发现这些学生有举手的迹象,或问题提出后,他们脸上有一份自信,就一定要给他们参与回答的机会,如果因为时间关系不能逐个提问到的,也可以用口头来表扬一下,这样他们就会有足够的信心进入下一步的活动中了。
3.交流活动中多给一些发问的机会。新课标的教学中,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因而小组合作交流尤为频繁。几乎每一课我们都会设有小组活动时间,给他们以任务,让他们去做。在小组活动中,我们教师要充分给那些后进的孩子提供发问的机会,让他们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因而在活动中我们要时刻坚持,不管是什么样的任务,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必须得参与进来,否则这个小组是不算完成任务的,更不能评为优胜小组。这样的长期督促,会让孩子们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4.课后不定时地抽查,适当地评价。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除了课堂上集中精力的听讲,主动的参与外,课后的复习巩固也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我们要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做不定时的抽查,并给与适当的评价。
二、第二面,让学生“静”下来
面对着新课改,在热热闹闹的公开课、示范课上,学生们一个个如小老师般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争相表演。我们一面为之惊叹,一面不禁想问:这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技能呢?学会了哪些知识的运用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效果怎么样或者说课堂是否真正有效。事实上,我们老师都深有感受,当我们竭尽全力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最根本地还是希望达到学生能够思考学习的目的。所以,借着学生“很热”训练的听、说、读的训练,一定要给学生适当地降一降温,让学生适当地“静”下去。
1.学会“想一想”,检测自己。
当我们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时,一定要把握住学生这一“动”的最佳时机,采用问题启发式,或分配具体任务等方式,要求学生反思一下。对自己刚刚所学知识或完成的练习,深入思考一下,看看自己是否还存在一些疑问,检测一下自己。当学生“想”过之后,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解答他人的疑问,甚至评价他人的陈述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茅塞顿开,或英雄所见略同的感受,其实也就是一些你“思”我“想”,让学生不知觉中做到了查漏补缺,从内心深处对知识有了新的感悟。
2.懂得“写一写”,展示自我。
任何一门知识除了能够口头表述,还需要形成文字。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我们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但书面表达亦不容忽视。当我们老师苦恼于学生所写的问题百出的语句、文章时,一定要提醒自己让学生坚持“写”下去。
1)“写”不同的内容。针对学生从单词的错误到短语的错误,再到句子的错误,我们需要在每一节课都要学生动手去写一些东西,有时是重点短语,有时会是一些句子,有时是根据情境设计对话,有时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生活任务让其来一个完整的表达。
2)限时“写”,当时改。为了使学生“写”的训练有更大的成效,我们不妨多些“实弹演习”,让学生当堂限时写作,并当时批改。这样的训练会让学生有兴趣,更有动力投入到训练中,而且会有实效性的收获。
3)“写”别人所“写”,学会批改。教学是一个相长的过程,老师的检验源于比学生看的多,写的多。事实上,当我们在学生的文章中寻找错误时,我们教师书写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知识更为清晰。所以,我们不妨把这个方法也传授给每一个学生,先教会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去批该其他的同学练习,让他们学会在别人所“写”的东西上动笔去“写”,如此不断地扩大人选,一直到班上人人都能参与其中,学会批改,做到“写”别人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