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评价的有效性探索

2016-01-20董文倩

关键词:学生评价高中音乐有效性

董文倩

摘    要:改革和完善评价体系是贯彻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新课程标准明确给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本文试从新课标目标和要求的角度,探索了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如何进一步优化学生评价。

关键词:高中音乐;学生评价;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001-01

一、学生评价的优化方向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理念以及目前学生评价的现状,笔者认为重新优化评价需要更加注重以下方面:

1. 规范评价方向。目前音乐课学生评价主要存在着:一人评价、一次评价、一个标准评价的误区。所谓一人评价,就是教师一个人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其他老师、社会等方面参与评价;一次评价则忽视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将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结合起来,结论不够综合,缺乏依据;一个标准评价,就是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用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价,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挥。这些现象,在目前高中音乐课学生评价中并不少见。对照《课程标准》,笔者认为高中音乐教育应建立学生学习评价表,就学生学习品质、学习水平做出综合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参与意识、质疑能力、探究能力、创新精神、情感态度、学习习惯、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独创性、实践能力、作业完成情况、课外自主学习能力和特长等方面。

2. 促进多元评价。新课程标准中涉及频率较高的一词那就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同样,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充分地信任学生,让他们参与其中。我们除了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要更多地引进学生的自评、互评,甚至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让学生在自评中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前进的勇气,在互评中看到别人的长外,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学生在这多元、立体、互动的评价中,自主性得以充分的体现和发展,也将外力积极转化为内驱力。

3. 开展状态评价。评价种类按各种标准可以分成许多类型,根据音乐课程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应呈现出由定量评价、终结性评价逐步偏向定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趋势。根据学科的特殊性和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对音乐课程高中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其在音乐课学习的各方面发展状态的描述性的评价,也就是状态评价,记录学生的突出表现、取得的进步或存在的缺点等诸多方面所呈现出的随机表现的总和,通过状态评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充分体现平时的状态,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4. 注重激励评价。任何人都需要激励,青春期的高中学生更需要激励,在新课标中,时时提及“激励”一词,音乐课与其他学科一样,只有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课堂才会有活力,我们的教学才有生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所以在学生评价中,不能忽略,更要强化对学生的激励评价。

二、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和尝试

1. 及时地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言行,寻找学生的闪光之处,抓住时机给予学生科学、公正的评价。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表现经常会出乎意料,不可能一成不变地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思路去完成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因此不以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模式来评价学生,随机而行,及时地进行评价往往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2. 适当地评价。评价的语言不简单划一,不说好或不好,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3. 顾及个别和全面地评价。学生在智力发展、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于旁人的地方,因此在评价时需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4. 多样化地评价。评价时所采用的方法需要注重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且要富于变化。因为青春期的高中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和求知欲强,好模仿、喜欢新的时髦的事物是他们共有的特点。比如音乐考试时,我会在课堂上开个小型的音乐会,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展现他们的才艺,表演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有一个规定,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来表现,一定要选用教材中的内容。学生有的歌表演;有的用口琴、竖笛来演奏教材中的歌曲;还有的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边歌边舞。我还在每个班都培养了两名以上的主持人,加上他们的点缀,音乐会搞得有声有色。表演完后,我在带领大家对表演的节目进行打分,并有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既做运动员,也做裁判员,对照考评标准,先由学生自我评分,再让大家审评,最后确定应给的等级。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好的评委,因此,采用这种考评学生能全神贯注地欣赏别人的表演,注意吸取别人的经验,并给每一位同学一个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音乐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经常会为了给一个同学正确的评价,进行着激烈的争辩。这样的评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经欢乐激烈的气氛中,每一位学生都知道了自己的优缺点,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让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音乐课堂作为老师教授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之美、丰富和陶冶情操的地方,所以在注重音乐课的德育价值、技能价值的同时,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对人文的关怀,更加关注学生音乐课学习过程,从而真正体现新课标中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学评价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践行“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王安国,吴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曹理.上海教育出版社.

[3] 中学音乐教学法.邵祖亮.上海音乐出版社.

[4] 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猜你喜欢

学生评价高中音乐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评价的思考
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析
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育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有效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达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