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跟踪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农科类大学生为例
2016-01-20詹丽玉,练勤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跟踪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农科类大学生为例
詹丽玉练勤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而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对福建农林大学435名农科类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心理健康教育前后有显著变化。由此提出设置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构建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关注需求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实施对策
收稿日期:2015-03-30
作者简介:詹丽玉(1969-),女,福建莆田人,福建农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研究员,硕士。
中图分类号:G444;S-01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1-15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年度重点课题(FJJKCGZ13-024)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兴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比较良好的教育体系。[1]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方面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农科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少有人进行探究。农科类大学生是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的骨干力量,建构和完善农科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目的与依据
(一)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对比研究,探究农科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措施,为农林院校评估和调整农科类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二)研究依据
积极心理学是2000年前后美国心理学界出现的心理学研究新趋向,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他认为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心理疾病的治疗和心理问题的修补等方面,未达到预期效果。因而塞利格曼认为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必须转移到人类的积极层面(积极心理学),帮助人们通过自身力量和积极品质去挖掘潜能,实现自我,最终获得生活的幸福感。[2-3]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是文章研究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2年9月中旬与2014年9月中旬,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对福建农林大学2012级的学生,随机抽出435名农科类大学生,被试中男生247人,女生188人,年龄(16-23)岁,平均年龄(20.15±1.4)岁。
(二)研究方法
1.评定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4]175-180进行测评。该量表共90个项目,包含9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还有7个项目(主要涉及饮食、睡眠等方面)未归入任何因子,为了分析方便,列为第10个因子。评分标准:采用1~5级评分标准,各因子均分≥2分表示有不良心理反应。
2.实验设计。方案1:2012级农科类大学生入学时,统一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之前的水平测定,经过3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后,再对其进行测试,从而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之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变化情况。方案2:福建农林大学部分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比较系统,包含心理课程训练、心理讲座指导、朋辈心理辅导、素质拓展式辅导等一系列较为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学生全体参与,因而称之为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而另有部分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只包含心理咨询师辅导、朋辈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并且以学生自愿参与为主,因而称之为零散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实验设计为对这两个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比较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和零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效果。
心理测试实施前对主试进行了统一培训,正式施测时以年级为单位分别测试,用统一指导语、统一测试软件,学生在机房进行上机测试,后期由专业人员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测试人数共500人,其中独立样本T检验测试了两次,测试时间分别为农科类大学生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大三时,有效数据435人,有效率为87%。
3.数据处理。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描述性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一)研究结果
1.心理健康教育前后SCL-90值比较
表1 心理健康教育前后SCL-90值比较
恐怖大一1.41±0.460.00大三1.25±0.30.00偏执大一1.61±0.440.00大三1.43±0.40.00精神病性大一1.56±0.40.00大三1.37±0.340.00其他大一1.51±0.430.00大三1.4±0.370.00总分大一141.07±30.840.00大三128.51±27.110.00总均分大一1.57±0.345.07大三1.43±0.35.07
由表1可知,2012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前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后,学生在SCL-90各个因子上的得分有所下降,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升。统计结果显示:在强迫症状、焦虑、偏执、恐怖、精神病性和总分等因子上,农科类大学生的得分提升较大。
2.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结果
表2 福建农林大学农科类大学生SCL-90各因子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 ±s)
注:*P<0.05,**P<0.01,***P<0.001
由表2可知,对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同全国大学生常模[5]进行单样本T检验发现:除强迫症状因子外,两者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差异显著(P<0.001),福建农林大学农科类大学生SCL-90各因子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
3.接受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表3 接受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学生的SCL-90分值对比
表4 接受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受教育前后SCL-90比较
偏执大一1.57±0.570.02大三1.4±0.450.02精神病性大一1.58±0.540.00大三1.36±0.410.00其他大一1.55±0.540.00大三1.34±0.420.00总分大一144.5±42.360.00大三128.21±38.750.00总均分大一1.61±0.470.00大三1.43±0.430.00
表5 接受零散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受教育前后测对比
由表3、表4和表5可知,接受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和接受零散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在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其他、总分、总均分等因子上有显著差异,只接受零散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SCL-90得分显著低于接受过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由表5、表6、表7和表8可知,接受过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院学生在测试前后心理健康进步水平显著,而未实施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步不显著。
(二)讨论
1.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农林大学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农科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高,在SCL-90各因子分上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且绝大部分有显著性。这同景国勋、黄丽娜等人的研究结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上起到了切实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6-7]基本一致,但与廖迎春、崔景贵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力”[8-9]观点有出入。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学校通过构建以校、院、学生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了以课堂教学、日常教育、咨询干预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廖迎春、黄丽娜等人的研究时段处于2005年左右,当时全国各地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经过几年的发展,到崔景贵等人研究时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取得较大的进步,这可能导致不同学者的研究结论不同。
2.研究还发现,接受过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农科类学生比未接受系统教育的学生有着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与姚本先等人“必须综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所有途径和措施,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效用”[6,10-11]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也与福建农林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相符。学校围绕农科类大学生心理特征,以全体农科类大学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对象,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比较良好的促进作用,使得素来被认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农科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研究表明,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形式,如心理活动课、心理拓展训练等都被证明是富有成效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12]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避免以心理问题矫正教育为主的“问题模式”的弊端——过度关注问题而忽略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为绝大部分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使得他们能够“保持对待问题的积极的意识和观念”。[13]
四、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对策
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成效较好,与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在实施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合理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之初,学校往往将工作目标确定在矫治性教育上,仅仅关注那些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因而把心理教育资源投入到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忽略了心理健康群体学生的心理教育需求。认识到这一点后,学校就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和预防性目标确立为主要目标,把矫治性目标调整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助和补充。在继续关注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调整心理资源投入方向,开展有利于全体学生建立和维持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重心放在引导学生以积极态度面对成长中的困惑,并注重学生群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潜能的开发和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二)构建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福建农林大学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为重要目标,以塑造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重点内容,以丰富和深化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为手段,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以心理类必修课、选修课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心理讲座、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为主的心理健康活动体系,以校院二级心理咨询站、朋辈心理辅导为主体的“涵盖箱庭疗法”“绘画疗法”等咨询方式来完善咨询体系,以宿舍心理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学院心理辅导站、学校心理咨询室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网络体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着重从顶层优化设计、夯实组织结构、提供有力保障三方面入手,构建以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的“大心理”工作格局。在这种大格局下,打造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实现了资源的聚合和管理的细化,形成了大而不空分而不散的合理心理健康教育布局。
(三)关注需求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枯燥乏味、缺乏感染性,难以适应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14],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低下,其症结在于忽视了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及其对于教育形式的需求。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汲取教训,从学生需求出发,通过班级心理委员、深入学生宿舍调研等方式积极了解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首先在心理课程方面,摒弃理论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引入“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教学内容上关注学生所面临的实际心理困惑,选取与大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提高心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有效性;其次,在心理咨询方面,可结合农科类专业的特点采用绘画疗法、昆虫疗法等新型心理咨询方式,并根据大学生喜欢与同辈群体交流的特点,设立以宿舍心理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协会会员为主的朋辈心理咨询;再者在心理健康活动方面,要不断创新心理活动的形式,引进素质拓展、校园心理剧、心理沙龙、户外活动等丰富的活动形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积极心理学思想指导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内涵与目标充分结合起来。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特色,构建具有人才培养特色的系统化、全局化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真正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社会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仰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2]Seligmen MEP.Scikzentmihaly.M.Positive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gist,2000.
[3]王琪.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4(9).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5]徐远超,姜巧玲,董彦皓.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以某二本院校2010级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8).
[6]景国勋,邵强,潘子彦.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追踪[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5).
[7]黄丽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2(2).
[8]廖迎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力原因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
[9]崔景贵.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三大问题[J].江苏高教,2004(4).
[10]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2).
[11]吴白乙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
[12]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13]王健,吴海艳.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14]郭玉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症结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