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女子脚斗士运动员赛前训练监控中尿异常分析

2016-01-11尹玉娇,何少栖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大学生女子脚斗士运动员赛前训练监控中尿异常分析

尹玉娇何少栖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为了给脚斗士教练员提供科学、合理安排赛前训练的依据,用尿十项分析仪对参加省运会的大学生女子运动员尿液指标进行连续4周的跟踪监控(训练后和次日晨)。研究结果显示:尿蛋白阳性率最高,并具有明显的强度依从性,个体差异也很明显;尿酮体阳性率次之;再次为尿潜血,少数的会有胆红素出现。尿液成分分析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运动员对运动强度的适应情况和身体的疲劳状态,但是具体分析还应结合其它更多的生理指标。

关键词:大学生女子运动员;脚斗士;赛前训练;尿十项

收稿日期:2015-03-01

作者简介:尹玉娇(1989-),女,河南南阳人,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1-20

基金项目:福建物理教师反思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FJJKCG14-149)

目前,高校训练队的教练大都是凭着个人的经验来制定训练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为了取得好的训练成绩,一味地增加训练强度,缺乏科学性的指导,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并且延误运动员潜能的开发。通过对运动员身体机能进行监控,给教练员提供参考,以期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机能检测项目中尿液分析比较方便、快捷、直观,能够反映出运动员对运动强度的承受能力和身体的疲劳程度。脚斗士是一项源于古代民间的儿童游戏,2009年被体育院校列为竞赛项目,有关该项目的研究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本文采用尿十项分析仪对脚斗士运动员尿液进行分析,为脚斗士教练在制定训练计划时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10名参加福建省第十五届省运会脚斗士竞赛的女大学生运动员,平均年龄22岁,平均身高165.2cm,平均体重55.3kg。

1.2研究方法

在赛前4周对参赛的10名女子运动员进行连续的尿液追踪(分别取训练后15min内的中段尿和次日晨尿中段尿),采集样本后在最短的时间内用德国拜耳尿利特-500尿十项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主要有尿蛋白、尿胆原、尿潜血、尿酮体、尿糖、尿比重、胆红素、酸碱度PH值、白细胞、亚硝酸盐。

2结果与分析

2.1训练后尿液指标阳性检出情况

表1 训练后尿样检测阳性率统计表

表1显示,运动后尿蛋白阳性率最高为93%,尿酮体阳性率为44%,尿潜血阳性率为31%,胆红素阳性率为12%。其它各项尿液指标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

2.2训练后次日晨尿液指标阳性检出情况

表2 训练后次日晨测尿样阳性率统计表

表2显示训练后次日晨尿蛋白、尿酮体、尿潜血的阳性程度均有恢复,且尿潜血恢复程度相对其它各项较好。胆红素也有恢复,但有个别运动员的胆红素出现次日晨高于训练后的情况。

2.3结果分析

2.3.1尿蛋白(PRO)

据资料分析显示[1]运动性尿蛋白生成的原因是运动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等激素的分泌增加,使肾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上升,滤过蛋白的电荷变化,使肾小球滤过较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增多,而此时肾的重吸收处于饱和状态,所以致使较多的蛋白质因无法重吸收而从尿液中排出。因此可依据运动后尿中蛋白的数量来评定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本研究通过对运动员训练后尿蛋白的连续跟踪发现,尿蛋白阳性检出率最高达93%,当教练将运动强度从心率为140次/min提高到170次/min时,训练后尿蛋白的阳性程度会随之增高,表现出明显的强度依从性。运动后次日晨尿蛋白阳性程度会减小甚至消失,阳性转为阴性说明运动员身体机能恢复,对运动强度适应较好。尿蛋白阳性程度在次日晨突然增高,可以判断运动员对训练强度极度不适应或身体状况出现异常,最明显的是8号运动员,该运动员平常尿蛋白恢复比较快,在比赛前一周的一天早晨,该运动员的尿蛋白量突然升高到训练后的三倍,询问原因后反映说出现了发烧症状,身体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研究还发现运动性尿蛋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运动员在运动强度不大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就出现尿蛋白,并且疲劳恢复的比较慢。如3号队员,同等负荷下该队员训练后尿蛋白阳性程度通常较其他队员高,疲劳感比其他运动员更强烈,但最终取得的成绩也很不错。

2.3.2尿酮体(KET)

肝脏内的脂肪酸不完全氧化所生成的产物即为酮体。当人体在糖供应不足或是缺氧状态下,酮体生成增加,以弥补因葡萄糖供应不足而导致的能量供应下降。酮体的生成量大于消耗量时,多余的酮体就会随尿液排出,从而造成尿液中出现酮体。本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后尿酮体的阳性检出率为44%,由于脚斗士比赛项目的特殊性——分不同体重级别的运动员进行比赛,个别体重偏高的运动员要控制自身的体重,长时间的耐力运动和节食是其常用的控体重手段,该原因也是导致尿检结果中出现尿液中酮体较多的原因之一,归与恒等人[2]对举重项目的监控中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另一方面运动员没有安排合理的饮食,可能膳食营养跟不上,因运动强度过大体内糖原消耗过多,动用脂肪供应能量导致第二天测试晨尿中酮体的量会比较高。

2.3.3胆红素(BIL)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后的产物。当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或者机能下降时,体内的溶血增加,进而使胆红素增加,肠道产生以及重吸收血中胆红素原也增加,所以致使尿中的胆红素排出量也相应增加。实验结果显示,胆红素是四项阳性指标中不易出现阳性且恢复较慢的指标(运动员只有在运动强度为170次/min的心率时训练后尿液中才会出现胆红素),这与潘月顺,苗向军[3]的研究结果一致,胆红素对大于95%最大摄氧量的大强度运动比较敏感,对机体产生的刺激比较深刻,恢复时间也比较久。有研究说尿液在空气中久置后会引起尿胆原氧化生成胆红素[4],该研究中出现1、2、3号队员出现了次日晨胆红素的阳性程度大于训练后,可能就是类似原因导致的,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2.3.4尿潜血(BLD)

运动过程中产生尿潜血的原因是运动强度过大,导致肾脏因血、氧供应不足,而改变了滤过膜的通透性,使原本不能通过的红细胞也能通过。排除了生理期和病理的原因,运动员出现了少量的尿潜血现象,说明运动强度过大,导致运动员身体不适应,并且个体差异化比较明显。如表1中的3号和5号队员在同等训练强度下比其他运动员尿液中更易出现尿潜血。对运动员生理期的尿液进行单独分析发现,生理期间尿液中钙离子含量增加,以生理期第一天增加为最多,具体原因不详,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在尿液检测中,尿蛋白的阳性检出率最高,表现出强度依赖性,个体差异化也比较明显。

3.1.2训练后尿液中胆红素的阳性检出率为12%,在四项阳性指标中检出率最低且恢复最慢。

3.1.3训练后尿酮体的出现可能与运动员节食控体重,糖原供应不足有关。

3.1.4训练后和次日晨对尿潜血的阳性率对比发现,尿潜血恢复较其它各项快,且个体差异非常显著。

3.2建议

3.2.1用尿十项对运动训练进行监控是比较方便快捷的方法之一,但是具体的情况还应结合其它更多的生理指标进行分析和判断。

3.2.2运动训练期间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是疲劳恢复的不二选择。

3.2.3检测发现生理期尿液中有钙离子流失现象,因此在此期间应适当补充钙质。

参考文献:

[1]冯连世,李开刚.运动员机能评定常用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方法及应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归与恒,陈文斌,陈朝辉.大强度训练对优秀举重运动员尿液成份变化的影响[J].福建体育科技,2003(4).

[3]潘月顺,苗向军.中长跑运动员赛前训练不同负荷下尿异常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4).

[4]张泓,郭咏梅,王禹,等.胆红素对尿八联分析仪检测尿胆原结果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