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场论视觉下护理关爱行为的提升

2016-01-20刘竹,江智霞,何琼

护理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护生



浅谈场论视觉下护理关爱行为的提升

从泰罗到赫茨伯格,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到现代的以人为本,人文关爱能力成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操守、职业能力。当今护理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培养娴熟操作性的技术人才,而且要培养具有人文关爱能力的人。目前,“场论”已被广泛地引用到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将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所提的“生活空间”和“心理紧张系统”两个概念引用到护理关爱行为教学场中,归纳为环境和心理需求两个层面,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爱行为通过外部环境与护生自我心理环境相互影响,重塑护生的认知和行为。利用场论优化护生人文关爱课堂,培养护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表达最真挚的情感与理解,在和谐的氛围下给予病人生命的尊重,最终充分地展现护生人文关爱行为。

1勒温场论的观点

物理学最早提出了“场”的概念,指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就是静电力场,电荷通过电场发生作用。库尔特·勒温借助“场”的概念开创了心理学的新纪元,建立了场论心理学,提出个体的行为之所以千差万别,是由于存在决定行为的动力因素,想了解动力的来源,就必须熟知人所生存的环境空间,人的行为受到动机和环境的相互影响,环境就是勒温所说的“生活空间”(psychological life space,LSP),此空间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人心理产生的影响[1],勒温用函数来表达人的行为关系:B=f(P,E),其中B代表行为,P指个体,E代表环境,f是PE的函数关系[2]。心理紧张系统(mental tension system)就是动机,指出人的某种目的可以形成一种准需求,这种需求会产生一种“紧张系统”,促使人产生无尽的动力和能量朝着目标行动,达成目的,需求得到满足,紧张系统才得以平衡[1],勒温称“紧张系统”所产生的“力”为“引据力”,其为正值时有吸引力,其为负值时为拮抗力,如图1。

图1 紧张系统所产生的力

简言之,“场”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空间。引用场论的观点,护生求学的心理需求、客观校园环境、教师教学分别形成3个独立的“场”,当3个“场”相互碰撞磨合就形成了3种不同的“力”相互作用,最终融合成为一个固有的“教学场”。护生关爱行为的塑造在固有的教学场中受到环境、教师、心理需求三要素的影响。护生的心理需求是行为的基础,客观环境是行为的条件,护生的行为是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爱行为会随着心理需求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场”视觉下影响护理人文关爱行为的因素

2.1校园环境场校园环境是护生“人文关爱”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关爱的校园环境才能激活护生关爱需求。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建设对护生关爱行为塑造有积极的作用,关爱的“校园环境场”能量越大就会影响护生的“心理环境”,对护生关爱行为产生正向的引据力,从而转化为有意识的努力,以实现特定的需求,反过来对“校园环境场”产生影响。从“场”的视角可以看出,“校园环境场”影响着护生的关爱行为塑形,而护生的关爱行为反过来与校园环境场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影响。

2.2教师教学场教师是教学场中的一个重要因子,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关爱能力的传授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控制和组织着整个护理教育场的全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握和引导教学场中的护生、教材、环境等因素,从而将知识技能以及关爱精神传递给护生。教师的人文知识储备、教学方法更新、人格、认知、德行以一种特殊的能量传递和引导护生树立人文关爱理念,对于护生有一股强大的正向吸引力,引导护生的行为充满关爱。通过“场”的启发,“教师教学场”对护生关爱行为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整个和谐教学场的构建作用不可忽视。

2.3学生自我场张鼎昆指出,“付出努力”“关爱能力”是人生在社会中的自然内在需求,几乎像本能一样,这不是需要教育培养才会有的东西,事实上作为影响场能之一的教育,最可能影响的是表达这种需求的领域、方式、强弱[3],也就是说,人与生俱来就有关爱他人的意识,并非只有教育才能外显这种能力,而教育像一盏明灯为人开辟了一条爱的光明道路。同理,护生具有爱的本能,关爱能力越强的护生对“爱”的认识就越深刻,此认识就是一种“内在需求”,引导护生对人文关爱行为认同、理解并与之行为趋向,这就是“学生自我场”,是激励护生“爱”的动力源泉,最终将关爱意识具体呈现为关爱行为。

校园环境场、教师教学场、学生自我场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是“和谐教学场”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3护理人文关爱“和谐教学场”的构建

建构“和谐的教学场”,可以从和谐校园氛围、教师的人文教育、护生内在的人文关爱意识着手。基于“紧张系统”“生活空间”两个概念的启示,从校园人文场、校园教师场、校园学生场3个方面围绕“场论”的动力性和整体性原则,对影响护理人文关爱行为提高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建构“和谐教学场”,促使护生关爱行为得到较大提高。

3.1校园人文场的结构搭建校园人文关爱气氛直接影响护生人文知觉的感知,影响护生人文关爱的“心理环境”。校园人文场的构建对护生关爱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会刺激护生“心理紧张系统”失衡,产生一种正向引据力,使之朝着人文关爱意识靠近。

校园物质环境是实现护理关爱行为教育的基础和保障,校园的人文氛围产生一种无形的磁场力量,使护生对人文关爱的理解、认知、行为趋于大体一致水平。护生与环境在相互磨合阶段迸发出强烈的驱动力,使之朝着关爱的方向不断发展。当护生与环境相互融合后,护生的关爱意识在环境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护生的关爱能力得到肯定,就会自觉地趋向关爱行为。

校园人文精神是实现护理关爱行为教育的灵魂和精髓,会渗透到每一个教师和护生的身心,间接地影响护生的心理环境和知觉体验,从而提高护生人文关爱素养。正如梅奥“霍桑实验”证明,团队凝聚力增强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员工团结合作、目标一致可使工作效率事半功倍[1]。

刘淑梅等[4]将牡丹江医学院2010级~2012级336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学教育环境测量工具和人文关爱能力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护理教育环境与护生人文关爱能力密切相关。一方面,可通过悬挂南丁格尔的名言警句、创建干净优美的校园环境、举行庄严神圣的护士授帽仪式、制定积极向上的校训、定期开展人文关怀大讲堂等方法;另一方面,塑造护生的关爱行为必须重视校园人文精神的建设,营造护生互帮互助的团体意识,引导护生树立尊重师长、热爱校园环境的生活理念,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能引起环境中护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使护生有意无意地受到启发和感染,并形成一种自觉、内在的驱动力,形成心理上的认同。学校本身的人文精髓就是优良的人文关爱链,护生可以主动地趋向、自觉地向其发展。

3.2校园教师场的引导激励单纯依靠校园的人文环境重塑护生关爱行为较为单一,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研究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对榜样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来进行[5]。教师是整个教学场中不可或缺的因子,是护生意识形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对护生关爱行为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多形式教学法、提高教师人文素质3方面对教师关爱行为教育提出要求。

3.2.1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良性的生态圈,护生不惧怕老师的威严,而是对老师崇拜尊敬;老师用一颗慈爱的心教导所有的护生,使整个环境在爱的衬托下绽放光彩,护生关爱的意识形态在此阶段形成雏形。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褪去以往权威性的外衣,开展柔性教育,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给予护生鼓励、支持、肯定,培养护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护生在爱的滋养下不断成长,最终将关爱行为进行传递。

3.2.2采用多形式教学法老师的人格、授课形式、关爱行为、人际交流技巧会逐渐渗透到护生的内心深处,护生不由自主地对老师进行直接模仿、综合模范、象征模仿、抽象模仿。因此,教师在课堂授课全程中应贯穿人文关爱的理念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法如体验式教学、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叙事教学法、影视欣赏、关爱小组讨论、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等教学法感染护生的内心,通过移情培育、艺术感染、关爱分享引导护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朝着正确的道路大踏步前进,将爱的能量进行传递,关爱的行为不断地接力。

3.2.3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教师的学识、文化、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护生的人格、认知、行为。护生在教师的良好修养中受到感染,并从中汲取一定的行为进行模仿,这种模仿会慢慢渗透到护生的意识中生根发芽,最终以自身的行为感染周围的人。因此,在实践活动阶段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的关爱素养,通过对病人的爱心、对工作热情、以优雅的举止给予护生关爱照顾。最终通过教师的关爱行动感染护生,通过承袭关爱,继而传承关爱,最后施予关爱。

3.3校园学生场的自觉趋向护生是关爱行为的继承者和施予者,作为有主体意识的存在物,护生不仅受到了“学校场”(教师和校园环境)的影响,同时受到“社会场”的影响。由于护生的知识、情感、认知、信念差别大,对“社会场”中个别信息的筛选和理解存在偏差性,对信息真、伪、信的辨别也不一定准确,因此,所选择的行为方式对关爱行为的培养是极大的挑战。当今,护生关爱能力匮乏,是由于护生关爱需求没有得到环境相关因素的满足,没有刺激护生心理紧张系统产生相应的动力,从而影响了护生关爱能力的展现。简言之,就是护生缺乏关爱他人的目标,因此没有关爱他人的行为体现。见图2。

图2 护生关爱行为循环示意图

3.3.1树立护生关爱目标关爱行为的动机之一是关爱目的,见图2。当护生确立了关爱目标,明确认识到关爱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并为实现它而努力,这种具有动力的意识就是护生关爱的目的。因此,必须让护生明白为什么要对病人施予关爱,为什么护生要具备关爱能力,为什么社会趋向于关爱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而又深远的关爱目的,将关爱行为的价值观渗透到护生学习和工作的点点滴滴,激发护生关爱的意识,使护生的良好行为具有较高的趋同性,整体朝着关爱的行为不断发展,最终通过护生给予病人真诚的关爱照顾。

3.3.2保障护生合理权益关爱行为的动机之二是自我认同(见图2)。护生作为人存在于社会环境中,是有思想情感的个体,往往需要自我情感得到尊重与认同,然而社会对护理工作者的过度要求,使护理人员的存在感和归属感不断弱化,从而影响了对职业感的坚守。护生是多重角色的集合体,在学校是学生,在医院是工作者,在社会是公民,护生同样需要被他人关怀照顾,若基本关爱得不到保障,就会影响护理人员对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应正确认识护理工作的价值,给予护理人员充分尊重,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降低其心理落差和负面情绪,使护生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充满热情,让此热情成为关爱行为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护生的关爱行为朝着正向发展。

4小结

场论心理学作为一种成熟的理论,能为护理关爱行为培养提供方法论的启示,将护生关爱行为的培养与以往学者的研究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能透彻地认识护生人文关爱行为与教师激励和校园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目标与护生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场论”将“校园人文场”“校园教师场”“学生心理场”3个方面进行系统整合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挖掘深层“场”的内涵,继而促进护生人文关爱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0-15.

[2]孙瑾,卢黎歌.关于和谐场的建立[J].现代企业教育,2007(24):96-97.

[3]张鼎昆.管理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7-63.

[4]刘淑梅,王莉莉,张淑敏,等.护理专业教育环境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4):376-378.

[5]吴国平.护理行为学[M].武汉: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29-31.

(本文编辑李亚琴)

·科研综述·

刘竹,江智霞,何琼,黎张双子,周莹,赖榕霏

摘要:把库尔特·勒温提出的场论引入护理关爱行为培养中,并根据影响关爱行为的各因素及建构护理人文关爱“和谐教学场”进行论述,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升护理关爱行为。

关键词:场论;护生;关爱行为;和谐教学场

Brief talk about promotion of nursing caring behavior under vision of field theory

Liu Zhu,Jiang Zhixia,He Qiong,et al(Nursing College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Guizhou 563003 China)

AbstractIt proposed the Field theory of Kurt Lewin into nursing caring behavior training.It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ing behavior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ursing humanistic care “harmonious teaching field”,so as to try to improve nursing caring behavior from a new perspective.

Key wordsfield theory;nursing students;caring behavior;harmonious teaching field

收稿日期:(2015-04-28;修回日期:2015-12-15)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刘竹,护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563003,遵义医学院护理学院;江智霞()、何琼、黎张双子、周莹、赖榕霏单位:563003,遵义医学院护理学院。

基金项目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类招标课题,编号:F-511;2013年—2014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编号:国卫办医函[2013]544号。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1.001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1A-0001-03

猜你喜欢

护生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护生沟通交往能力
护理专业学生实习效果因素的调查
护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
团体心理辅导对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多元化健康宣教模式对护生关键能力的影响研究
护生“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成就动机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本科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
南充市教学医院护理专业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