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护生沟通交往能力
2016-12-21胡利萍覃金霞黄钲琪韦雅芬魏纪艳
胡利萍+覃金霞+黄钲琪+韦雅芬+魏纪艳
【摘要】我校是地处桂西北边陲的河池市,境内聚居着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水8个世居民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中职护生在校2两年,医院实习一年,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性格、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在职业学校里,除了知识技能外,关键和最基本的是人的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沟通交往能力是其他能力提高的基础。本文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护生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的一些障碍,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让他们在职业学校里能建立良好人际沟通交往关系,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乃至一生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提高;护生;沟通交往能力
一、人际沟通的概念和意义
1、人际沟通的概念:是个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和知识等信息的过程。
2、人际沟通的意义:人们只有通过相互的沟通,才能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了解,才能达到行动上的协调一致,实现共同的活动目标。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际沟通是人们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2)人际沟通具有心理保健功能,即它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能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
(3)人际沟通心理发展的动力,它提供了人们身心发展所必需的信息资源。
二、少数民族地区护生沟通交往能力特点
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与14、15级护生的班主任以及部分护生访谈,发现少数民族地区护生人际沟通与交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障碍:
1、语言障碍:不同少数民族的护生之间,师生之间,护患之间等由于语言文化,甚至是方言的不同都有可能造成沟通障碍。
2、认知障碍:对人际关系好坏界定的认知偏差、对他人评价的认知偏差、对自我评价的认知偏差等等造成沟通障碍。
3、情感障碍:当消极的“情感信号”在交往对象之间传递时,交往的状况是不容乐观的。人在冷漠、嫉妒、悲观、羞怯、自闭、自恋等消极情感的支配下,就会产生相互排斥。这就是人际沟通的情感障碍。
4、人格障碍:当代的部分中职学生人格往往是不健全的,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受教育的环境条件等等影响,表现出来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的人格特别突出。
三、实践过程
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护生克服与排除人际沟通交往中的各种沟通障碍,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和认知能力,对促进他们主动学习,提高认识,加强自身修养,逐步养成积极向上的、充满自信的良好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我们卫生职业教育的宗旨,也是我们课题组、护生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使命。
1、实践对象:14级护理专业学生和15级护理专业学生(简称护生)。
2、以班级为单位,主要由班主任负责,全班护生参与,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护生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素质,为护生从“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1)我们学校学生每天都有政宣时间(晚7:30-7:50),由班主任监督,班宣传委员、文艺委员和团宣传委员具体落实,通过自我介绍、同学轮流读书、读报、唱歌和展示自我等活动,逐步提高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通过两年的训练,我们护生在第三年到医院实习时,98%以上的同学都有比较强的师生之间、护患之间、医生与护生之间、护生与家属之间等多方面的语言沟通能力。
(2)利用班会和团会时间、开展《德育校本教程——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主题班会《新学期、新起点、新期待》,《正视自己,改变自己》、《学习经验交流会》、《我爱我家乡》、《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面对挫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等讲座,使护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逐步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最终养成积极向上的、充满自信的良好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以及生活上能自理、知识上能自学、行动上能自律、决策上能自主、品德上能自修、评价上能自省、心态上能自控、情感上能自悦的八种良好品质。
(3)通过组织护生参加队列比赛、五好宿舍评比、三好班级评比、运动会、“5.12护士节”文艺晚会、消防演习与消防知识教育活动、啦啦操比赛、篮球比赛、气排球比赛、板报比赛、拔河比赛等系列集体活动,既可以培养护生协作和合作精神,又可以培养护生的竞争意识,最终使护生在系列的集体活动中磨练,形成健全的人格。
3、由教务科统一安排,科任老师根据护生的教学大纲和临床实践的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始终贯穿优质服务的理念,重点培养护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实际承受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十种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职业教育中逐步克服冷漠、嫉妒、悲观、羞怯、自闭、自恋和自卑的心理,形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和富有同情心的五种优秀心理品质,使他们的人格更加健全。
4、第三学年由实习医院的老师根据学校实习手册的要求,指导护生参加医院的常规护理工作至少有8个月以上,并进行出科考核,逐步让护生从“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5、护生实习结束后,利用一个半月时间对他们进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前的强化辅导,从而可以提高护生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和就业率。
四、结论
我校一系列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护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认知能力等沟通交往能力,使他们更加自信,毕业后能很快地就业。
【参考文献】
[1] 马晓伟. 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共做会议上讲话[J]. 中国护理管理, 2010,10(4).
[2] 舒正菊, 秦素霞, 杨正华, 等. 少数民族地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现状与人才培养探索[J]. 黔南民族已转学报, 2013(04):298-301.
【作者简介】
胡利萍(1966—),女,广西河池人,硕士学位,广西河池市卫生学校教务科副科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护理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