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

2016-01-15黄水明卜智斌刘小娟李宏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频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黄水明++卜智斌++刘小娟++李宏吉

[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5例经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和同期在门诊体检的60例经CT或MRI证实的无脑梗死健康者,进行颈动脉颅外段高频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壁的病变性质,并进行比较。结果65例脑梗死患者中有50例颈动脉颅外段检出粥样硬化斑块,与对照组60例门诊体检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软斑及混合斑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规进行颈动脉高频超声检查能早期预测脑梗死的发生,积极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脑梗死发生的预测因素。

[关键词]高频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543.4; 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5)03-0220-02

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早期预测脑梗死的发生,对临床的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动脉硬化的一部分。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频超声能清楚地显示颈动脉的实时解剖图像,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简便有效的手段。为此收集我院65例脑梗死患者和门诊体检的60例无脑梗死健康者,进行颈动脉颅外段高频超声检查,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5月间65例经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男41例,女24例,年龄50~75岁,平均(60.21±0.50)岁,脑梗死的诊断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另选取门诊体检的60例经CT或MRI证实的无脑梗死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年龄51~74岁,平均(59.54±0.50)岁。两组人群均进行颈动脉颅外段高频超声检查。两组人群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采用GE-VIVID7、西门子-ACUSON-S2000型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MHz。患者检查时取仰卧位,双肩垫枕,略向后仰,常规检查双侧颈总动脉(CCA)及其分叉处、颈内动脉(ICA)和颈外动脉(ECA)起始处。测量指标包括:(1)内中膜厚度(IMT):在颈总动脉距离颈动脉窦lcm处测量;(2)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大小、形态和内部回声。

1.3 标准:按照2009年卫生部《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试行)》标准,颈动脉IMT≥1.Omm为内中膜增厚,局限性IMT≥1.5mm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现有IMT增厚或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二者之一即判定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根据斑块反射声波所表现的声学特点及物理特征分为低回声斑块(脂肪软斑)、高回声斑块(纤维硬斑)、强回声斑块(钙化硬斑)及混合性回声斑块(混合斑)。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脑梗死组(65例)颈动脉内中膜厚约(1.05±0.14)mm,粥样硬化斑块50例(76.92%),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5例(23.08%)a对照组(60例)颈动脉内中膜厚约(0.72±0.12)mm,粥样硬化斑块13例(21.67%),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7例(78.33%)。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根据斑块发生的部位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CCA)分叉处,其中脑梗死组50例粥样硬化共检出斑块66块,CCA分叉处35块(35/66,53.03%);健康体检对照组13例粥样硬化共检出斑块17块,CCA分叉处8块(8/17,47.06%);两组人群比较其分布情况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斑块反射声波所表现的声学特点及物理特征来分析,其中脑梗死组(65例)脂肪软斑、纤维硬斑、钙化硬斑、混合斑分别为20、9、10、11例,脑梗死组软斑及混合斑的发生率为:[(20+11)/65,47.69%];对照组(60例)脂肪软斑、纤维硬斑、钙化硬斑、混合斑分别为3、3、4、3例,对照组软斑及混合斑的发生率为:((3+3)/60,l0.00%];脑梗死组软斑及混合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公认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也是重要原因。

本文结果显示,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76.92%,高于对照组(21.67%),与以往的报道较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脑梗死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

两组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情况均以CCA分叉处为多,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学者田丹的研究相近。

许多研究表明脑梗死的发生决定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不稳定斑块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纤维硬斑和钙化硬斑中纤维组织和钙化灶较多,相对稳定(见图1);软斑及混合斑中脂质成分较高,不稳定(见图2);本研究中脑梗死组软斑及混合斑的发生率为47.69%,对照组软斑及混合斑的发生率为10.00%,脑梗死组软斑及混合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声学特点及物理特征密切相关,与学者王秋莲的报道相一致。也有学者认为斑块稳定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斑块的形态学方面,溃疡斑(见图3)形态常不规则,回声不均匀,在血流的冲击下斑块易发生破裂、出血或形成血栓,扁平斑(见图4)形态较规则,与动脉壁粘贴较紧密,在血流的冲击下不易发生脱落。

另外颈动脉狭窄程度是否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各方面的报道不一致。有学者认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存在相关性。我们认为这方面的认识还有待于以后的研究进一步加以明确。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频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怎样治疗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高频超声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
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高频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检查意义
前列地尔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