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2016-01-15陈一静陈枫
陈一静++陈枫
[关键词] 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冠心病;住院患者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15)03-0260-02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及时发现和预防冠心病住院患者的潜在高危因素,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护理工作中,确保患者安全是维护就医者利益的主要内容。目前临床年轻护士较多,在护理知识和临床经验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使用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可以帮助年轻护士改善临床工作的不足,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患者潜在问题,使患者得到及时处理。本文探讨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冠心病使用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的住院患者668例为观察组,以2013年2月至2013年10月未使用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的冠心病住院患者676例为对照组,采用随机抽样,分别选取100位进行统计研究。观察组中男76例,女34例,年龄41~96岁,平均(67.66±11.91)岁;对照组中男77例,女33例,年龄34~90岁,平均(70.64±11.8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见表1。
1.2 方法:使用前对护士进行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应用的培训,使护士正确使用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对风险患者能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
1.2.1 使用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全部使用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病情有变化随时评估,对于评估、6分的风险患者,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如吸氧、静脉通路建立、抢救药物的准备、心电监护等,15分钟内由科室内较有经验的医生做初步评估,按需处理;评估4~5分的风险患者,30分钟内医生需评估患者情况,按需处理;凡评分≥4分时,将处理情况记录于“危重患者处理转归表”。
1.2.2 评价方法:评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转归情况、住院费用的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应用前后冠心病住院患者住院天数、转归情况、住院费用的变化。实施后两组比较住院天数、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评估表的应用有效降低了住院天数,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从表2可看出两组数据分析结果,2014年患者较2013年患者的冠心病患者住院天数有所下降,转归情况和好转人数都有所好转。使用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增加了患者的安全,强化了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定期观察巡视患者,使护士及时发现患者的高危风险,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减少发生危险因素的隐患。有效地减少不良风险的发生,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又减轻家庭的负担和心理压力。
3.2 强化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年轻护士能力: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来自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MEWS)。MEWS评分5分:是鉴别患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评分≥5分,病情变化危险增大,有“潜在危重病”危险。住专科病房甚至ICU的危险增大。评分>9分,死亡危险明显增加,需住ICU接受治疗。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很多,有高血压、不良生活方式、缺少体力活动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通过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动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评估分值,做出相应的措施,有预见性的降低风险的发生,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隐患。同时,对患者进行即时的风险评估,有利于帮助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减少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对患者存在的风险进行提前预防,发现患者的潜在危险,可以帮助护士识别高危人群,确立护理重点,对其进行相对应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减少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及观察病情的能力。
3.3 改善医护关系:护士可以针对患者的评估分值,相对应的以通俗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知识宣教,增加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接触、沟通时间,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进护患关系,护士主动去关爱、关注患者,能使患者感受到护士对其的重视和尊重,更加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密切,增加了患者对护士和医生的信任和好感。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患者更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加强了患者和医生、护士的沟通,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从而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
3.4 潜在高危风险筛查评估表可操作性强:记录形式简单明了,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评分,根据得出的分值,进行不同的处理。医生可以根据护士的观察结果排除患者的潜在风险,使医生能更加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增加医护的沟通,医生能更信任护士的工作,医护关系更融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