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最基本的语用文化说略
2016-01-15金枚
金枚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以培养外国人的汉语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因而与交际实践密切相关的语用文化理所当然成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重点。从最常用的、最基本的中国人日常交际习俗项目着手来进行教学,对提高外国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用文化;社交称呼;禁忌与隐私;招呼和道别;宴请与送礼;敬语与谦辞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2-0203-02
“语用文化”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
语构文化与语义文化倾向于知识内容,而语用文化则更侧重于技能实践。对外汉语教学以培养外国人的汉语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那么,与交际实践密切相关的语用文化理所当然成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重点。
卞觉非以语用文化重心结合语构文化与语义文化来设计文化项目,很大程度上借助意念——功能项目,诸如方位、时间、颜色、数量、称呼、招呼、询问、问候、邀请、致谢、道歉、告别等,描述其文化内涵和使用规约。把语用文化教学同语言功能教学结合起来,是一个很好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路子,因为语用文化很难系统化、规则化,不妨先借助于功能项目来探讨。
语用文化主要是习俗文化决定的,而习俗文化就是在打招呼、问候、道别、致谢、宴请等日常社会交流交际活动中,受本民族风俗习惯与民族心态观念制约的表达方式及语用规约。从这些最常用的习俗文化项目着手来进行教学,对提高外国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有大的实用价值。
一、社交称呼
有些外國学生直呼中国老师的名字,这在他们国家很正常,也显得很亲密;但在中国这是失礼大忌,中国人对老师、长辈、上级的称呼要用一定的称谓。中国文化规约对不同身份的称呼是很讲究的。
(一)称职业
中国人习惯用某人的姓加上职业来称呼,以表礼貌与尊敬。例如,“李老师”“王大夫”“张会计”“赵律师”“刘工程师”等等。“刘工程师”还可以简称为“刘工”。
但不是所有的职业都可以这样来称呼,中国人一般不称呼“李钳工”“王理发师”“张修理工”“刘厨师”等等,只有在人们心目中有地位受尊敬的职业才选择职业称谓。
(二)称职务
对于上级领导,中国人习惯用某人的姓加上职务来称呼。例如,“周院长”“何书记”“李校长”“张师长”等等。如果职务是副职,一般不称呼“孙副院长”,而要去掉“副”字,就称呼为“孙院长”。
中国人的“官本位”思想严重,以职务相称突出了领导的社会地位,比职业称谓似乎更显得尊贵。
(三)称姓名
上级对下级、年老的对年轻的、同龄人之间或同辈人之间可只呼姓名。例如,直称“王大勇”;或者把姓省去,就叫“大勇”;如果王大勇年龄较小,就叫“小王”;如果王大勇年龄较大,就叫“老王”或“王老”。
很多国家的姓名习惯是名在前姓在后,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一定要强调中国人的习惯是姓在前名在后。另外还需介绍中国大陆已婚妇女不随夫姓, 港澳台已婚妇女要在姓名前加夫姓,例如“陈冯富珍”。
(四)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称呼方式。
中国人称对方为“叔叔”,并不一定和他有血缘亲属关系,只要是男性长辈都可以称为“叔叔”,还可以前加其姓称为“张叔叔”。所以诸如“李阿姨”“大妹子”“小兄弟”“刘爷爷”“王哥”“赵姐”“解放军叔叔”等等亲属称谓,一般并没有血缘亲属关系。但亲属称谓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而在日常交际生活中很常用。
中国人有尊老的传统,称老人为“老大爷”“老大娘”以表尊敬。但外国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点,因为很多国家愿意把人说得年轻些,忌讳说老,认为老是过时、无用、被淘汰的标志。对外汉语教师一定要指出中外观念上的差异。
(五)一般称谓
对于不熟悉的人,中国人可以互称“同志”,且不论职位及年龄的差别。
70、80年代的北京,陌生人之间互称“师傅”,也不论职位及年龄的差别。“师傅”这个通称比起“同志”显得更口语,更随意,更亲切。
当代的年轻人管女人都叫“美女”,管男人都叫“帅哥”。其实与人长得美不美及帅不帅不很相关,但谁听着这样的称呼,心里就美就舒坦。
二、招呼和道别
相识的人见面打招呼是各民族都有的交际习惯,是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示尊重与关心的必要手段。外国人见面通常说“How are you!(你好)”、“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 afternoon!(下午好)”、“Good evening!(晚上好)”等等,对于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他们感到难以理解。
中国人见面会很随意地说“你吃了吗?”“你去哪儿?”“你忙什么去?”等等,很容易使外国学生认为这是一句真实的问话,有的以为中国人是在关心他们的饮食,有的以为是想请他们吃饭,有的认为这个中国人要侵犯他的隐私,有的则不知所措。其实中国人一般不会去关心你是否真的吃了,究竟要去哪,将要做什么,这只不过就是见面时的招呼语,以示礼貌与亲切而已。因此对方答语也很随意,可以告诉具体吃了什么,具体去哪儿,具体做什么;还可以说得含混或否定,例如“没吃呢。”“去前边。”“不忙什么。”;或者什么也不说,只是微笑点头,都可以。总之,见面双方所谈论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相互致意,以示礼貌。
当然,随着中外交往的影响,中国人见面说“你好”的情况越来越多,尤其是外交或公务场合。中国人对与自己一般同龄、同地位的人说“你好”,对比自己年长、地位高的人说“您好”。这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尊卑等级观念有关。
与人道别,中国人通常说“再见”。作为主人还可以表现得更关切、更随意:“走好”“慢走”“注意安全”“路上小心”等等。客人一般回答:“请留步”“快回去吧”“别出来了”;如果主人是长辈,还可更敬重地说“多多保重”“下次再来拜访”。送人远行多用的道别语是“一路顺风”。
比起外国人简练规范的“你好”和“再见”,中国人的招呼和道别显得似乎更个性、更随意、更贴心。
三、禁忌与隐私
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子女情况等在很多外国人看来是隐私的事,中国人则很可能愿意和好友分享。
中国人认为有关“性”之类的话题是个人隐私,直说不雅。中国人把生殖器官避讳地称为“下身”;把上厕所避讳地称为“上一号”“大便”“小便”;把夫妻性生活避讳地称为“房事”;把婚外性关系关系叫“生活问题”或“作风问题”;把女人怀孕叫“有喜”;把女人来月经避讳地称为“来例假”“来事了”“来大姨妈了”。
中国人还避讳说“死”。鲁迅的《祝福》有这样的对白:“‘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对于尊敬的人,中国人表达得还会更婉约:“心脏停止了跳动”“与世长辞”“长眠九泉”“永远安息了”“牺牲了”“捐躯了”“永别了”等等。中国人选择号码忌讳选“4”,只因“4”与“死”谐音,觉得不吉利。对“死”的禁忌,反映的是中国人对生命的珍惜与眷恋。
还有,当代中国人一般忌讳直呼长辈的名字,这是中国古代避“国讳”“家讳”传统的传承。开车的人忌讳说“翻”,认为不吉利,因此酒桌上要说“把鱼转过来”,而不说“把鱼翻过来”,老板和职员吃饭一般不点“炒鱿鱼”等等。
禁忌与隐私更多是为了防范与体面,懂得忌讳的民族才更尊严。
四、宴请与送礼
中国人宴请别人一般都要“三邀四请”以示盛情,却容易为外国人误认为是太罗嗦。客人接到宴请,一般也要推辞客套一番:“不要麻烦了”“不必客气了”,以示礼貌与尊重。酒桌前,主人一般要谦逊客套:“我们不会做什么菜”,“也没什么象样的菜”,“随便吃点便饭而已”等等。客人如果被问到“喜欢吃什么?”“喜欢喝什么?”一般要回答:“这里的菜我都喜欢吃”“随意”“客随主便”等客套话。
中国人送别人礼物时一般会说:“一点小意思”“请笑纳。”接受礼物的人一般会说:“您太客气了”“让您破费了”。但外国人容易误以为这种客气推让是不喜欢这份礼物。收到礼物外国人一般要当面打开,当面赞扬;中国人一般不当面打开礼物,只是推让客套。
客套不是虚伪,是盛情,这是中国人的文化。
五、敬语与谦辞
中国人对别人多使用表示敬重的敬语,对自己则尽量使用谦卑的谦辞,敬人卑己是中华文化最基本的交际规约。
受到赞扬,欧美人会欣然接受并自信地回答:“thank you!”中国人则多用“哪里、哪里”“不敢当”“您过奖了”“都是大家的功劳”“我做得差远了”等来应答,中国人是以谦逊为美德的。中国人开会发言通常要自谦,“我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实是领先的水平),我只能谈谈自己的浅见、拙见,很惭愧耽误大家宝贵的时间……”中国人请客时常说“请您吃个便饭,喝点薄酒”,其实饭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即使自己的家很豪华漂亮,中国人也要说“请来寒舍做客”,即使自己的学校很有名望,中国校长仍要说“欢迎来敝校赐教指导”等等。
对他人,中国人却要表达无限的敬重之辞。一般称“您”而舍用“你”,称“位”而舍用“个”。称对方用“贵”,如“贵姓”“贵国”“贵校”“贵体”和“贵子”等。称别人的论著为“大作”“尊著”“高见”。迎接客人要说“欢迎光临”等等
谦卑辞让的谦辞与敬人厚夸的敬语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的是中国人卑己敬人、雍容大气的民族心态文化。心态强大,人才能强大;人强大,民族才能强大。
以上例举的只是最常见的汉语语用文化。更多的汉语语用文化现象需要对外汉语教师在每一课的讲解中敏锐地去捕捉,简明地去讲解,得体地去表达。这些语用习俗文化内容的教学,对外国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必将产生重大的助力作用。
——————————
参考文献:
〔1〕魏春木,卞覺非.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文化导入内容初探.世界汉语教学,1992,(l).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3〕赵贤洲.对外汉语教学通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