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漂浮体位双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 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28例临床观察

2016-01-15韩铁江,李建林

河北中医 2015年1期
关键词:股骨骨折外科学

改良漂浮体位双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 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28例临床观察

韩铁江李建林

(河北省乐亭县医院骨科,河北乐亭063699)

【关键词】股骨骨折;外科学;外固定器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5.01.061

【中图分类号】R683.42;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5)01-0156-03

作者简介:韩铁江(1973—),男,副主任医师,学士。从事骨科临床工作。

收稿日期:(2014-04-29)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1]。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多采用手术治疗。目前一般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倒“L”型切口,手术时采用传统漂浮体位,由于其两切口不在同一平面,为达到解剖复位,术中需反复转换体位,因此对手术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006-01—2011-01,我们应用改良漂浮体位双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28例,并与传统漂浮体位治疗2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2]:Ⅰ型:单纯胫骨外髁劈裂骨折;Ⅱ型:外髁劈裂合并平台塌陷骨折;Ⅲ型:单纯平台中央塌陷骨折;Ⅳ型:内侧平台骨折,可表现为单纯胫骨内髁劈裂骨折或内侧平台塌陷骨折;Ⅴ型:胫骨内、外髁骨折;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同时有胫骨干骺端或胫骨干骨折。

1.2一般资料全部48例均为我院骨科住院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胫骨平台后侧壁骨折,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20~56岁,平均(41.6±7.4)岁;Schatzker分型:Ⅳ型8例,Ⅴ型12例,Ⅵ型8例。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3~58岁,平均(43.6±8.0)岁;Schatzker分型:Ⅳ型5例,Ⅴ型10例,Ⅵ型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传统漂浮体位。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倒“L”型切口。首先患肢伸直位做患膝前外侧切口,自髌骨上缘外侧2 cm向前下做弧形切口,至胫骨结节外侧缘,切开皮肤,皮瓣应包括全部皮下脂肪到达筋膜,沿半月板边缘锐性切开,行骨膜下剥离,充分暴露骨折处,从半月板下将其抬起,观察关节面。将胫骨平台外侧骨折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变换体位,向患侧倾斜,健肢在上,行患膝后内侧倒“L”形切口,屈伸膝关节,以确定膝关节后方间隙,并标记,切口在腘窝横纹上3 cm横行向内侧走行,至腓肠肌内侧头内缘,沿腓肠肌内侧头内缘向下走行至关节线下10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向两侧筋膜下游离皮瓣,骨膜下剥离,沿关节线切开后关节囊,向上牵开内、外侧半月板后角,显露胫骨后髁的关节面。前后2个切口切开显露骨折后,完成胫骨平台的前方复位和对远端的对位,解剖复位并用锁定型高尔夫钢板固定,后侧骨块固定应用“T”型锁定钢板,预弯后贴附支撑固定。

1.3.2治疗组患者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改良漂浮体位”,即对侧下肢同样消毒包扎,术中患侧下肢紧贴床面,健肢在上可随时变换任何体位,气囊止血带止血下手术。手术方法同对照组。

1.4术后处理术后24~72 h去除负压引流,并用弹力绷带固定1周。早期行非负重功能锻炼,术后1 d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拆线后可行膝关节功能训练器(CPM机)锻炼。

1.5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12个月评价2组患者Rasmussen膝关节功能,比较2组疗效。

1.6疗效标准应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内容包括膝关节活动度,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SS评分[2]。优:≥27分;良:20~26分;可:10~19分;差:6~9分[2]。

1.7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2组患者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比较  ± s

表1 2组患者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比较  ± s

组 别n膝关节活动度(分)术后完全负重时间(d)骨折愈合时间(d)HSS评分(分)治疗组28115.3±11.2*103.4±16.1*92.1±12.4*90.1±7.4*对照组20103.5±21.3118.1±16.9104.3±14.284.3±6.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膝关节活动度、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asmussen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

2.2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 s

表2 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 s

组 别n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治疗组2898.1±12.9*181.3±68.2*8.1±1.2*对照组20153.1±14.2275.1±36.29.9±2.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

2.3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28例,优18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9.3%;对照组20例,优10例,良4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70.0%。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讨论

3.1胫骨平台骨折特点由于Schatzker 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为高能量暴力损伤,为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其复位和内固定难度很大,且多伴有威胁生命体征的复杂损伤,处理不当则可导致切口感染、软组织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3-6]。因此,手术方案的选择很重要,要尽量减少手术暴露时间,选择对骨折部位组织影响较小的方案[7]。

3.2传统漂浮体位的不足传统漂浮体位是指在不重新消毒铺巾的前提下,为完成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所采取的体位,即上身接近于侧位,下身俯卧位,躯干不固定。方法为首先将患肢消毒,将无菌巾覆盖于健侧下肢下。但鉴于前后联合入路两切口的特殊位置,一个在前外侧,一个在后内侧,术中转换体位时需要来回变换体位,翻转180 °。患肢在翻转过程中悬空、扭曲,不利于维持胫骨平台初始固定,增加了手术的难度[8]。

3.3改良漂浮体位的优点近年来,我们对Schatzker Ⅳ~Ⅵ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方式进行改良,选择改良漂浮体位,即双侧下肢均消毒包扎,术中可简单、随时变换任何体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体位“漂浮”。切口选择为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倒“L”形切口,实践证明在手术过程中应用极为方便。术中患者转换体位简单快捷,无需重复消毒铺巾,做后内测切口时,仅许患者翻身并向前倾,患肢在下髋、膝稍屈曲,健肢在上方屈髋屈膝,极大简化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反复翻身增加患者感染的机会,且较好地维持复位后初始固定状态,对周围软组织影响较小,避免了不必要的损伤。使术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手术入路和固定方式,极大地提高了Schatzker Ⅳ~Ⅵ骨折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对28例改良漂浮体位与20例传统体位患者均在前后联合入路的条件下采用双锁定钢板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改良漂浮体位下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中出血量少,对患者软组织损伤较小,术后患者恢复快。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术后12个月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改良漂浮体位下胫骨平台的内固定治疗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对局部软组织(尤其是骨膜)损伤明显降低,避免了影响骨折愈合因素的影响,可维持相对有效而且稳定的内固定。

改良漂浮体位双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 Ⅳ型以上胫骨平台骨折,极大地提升了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水平,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苏琦,陈芒,帅军.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与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12):1127-1130.

[2]Schatzker J,McBroom R,Bruce D.The tibial plateau fracture.The Toronto experience 1968-1975[J].Clin Orthop Relat Res,1979,(138):94-104.

[3]李兴华,郑蓉,胡怡然.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3例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8):875-876.

[4]Honkonen SE.Fractures of the tibial plateau[J].Ann Chir Gynaecol,1998,87(1):67-68.

[5]陈宏贤,杨欣建,刘黎军,等.双钢板经皮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2):172-174.

[6]吕小飞,鲁亚君,胡振春.后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45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3):1428-1429.

[7]Tang X,Liu L,Tu CQ,et al.Timing of internal fixation and effect on Schatzker Ⅳ-Ⅵ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J].Chin J Traumatol,2012,15(2):81-85.

[8]潘子翔,姜文学,沈鲲,等.双侧锁定钢板或LISS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J].天津医药,2007,35(9):710-711,721.

(本文编辑:习沙)

猜你喜欢

股骨骨折外科学
“顾氏外科”师承教育融于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对老年PFNA术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临床研究
探讨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影响因素
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常规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对比研究
解剖钢板结合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LetenneurⅢ型Hoffa骨折
标准化护理在股骨颈干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观察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消托补三原则指导学生对中医外科学中疮疡外用药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