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行CT与MRI检查的临床意义
2016-01-15赵姝娟
赵姝娟
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行CT与MRI检查的临床意义
赵姝娟
目的探究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行CT与MRI检查的方法以及临床意义,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鞍山市双山医院收治的50例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患者(2014-08—2015-08)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实施CT、MRI检查。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为多囊样巧克力囊肿,黄体囊肿伴出血症状经CT以及MRI表现为囊壁光滑,卵巢黏液性囊腺瘤表现为多房性,浆液性囊腺瘤表现为乳头状的浆液性囊腺瘤,结核性盆腔炎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多个囊性病变,输卵管积液表现为扭曲的管状含液体的附件结构。同时,CT诊断检出率为66.00%,MRI诊断检出率为88.00%。结论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行CT以及MRI检查进行诊断,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可以有效的通过各自的特征性表现显示出病变本身以及其周边的关系,从而给临床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从而促进治疗的效果。
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CT;MRI;方法;临床意义
女性盆腔多囊性病变在女性盆腔疾病中是比较常见的,其在临床上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主要对50例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患者实施不同检查方法,详细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08—2015-08我院收治的50例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实施CT、MRI检查。患者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2.39±5.10)岁。经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浆液性囊腺瘤5例、黏液性囊腺瘤5例、结核3例、脓肿4例、输卵管积液5例、黄体囊肿伴出血4例、畸胎瘤2例、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2例、淋巴管瘤1例。
1.2 诊断方法CT检查:采用高压注射器以3 mL/s的速度为患者注入80~100 mL的优维显,在注射后的1 min对其进行扫描,记录扫描结果。MRI检查:对患者腹部进行扫描,即按照冠状面、横断面、矢状面进行定位扫描[1],成像时间为40 s,之后记录扫描结果。
2 结果
2.1 诊断检出率通过CT诊断,其诊断出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浆液性囊腺瘤4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结核1例、脓肿2例、输卵管积液3例、黄体囊肿伴出血3例、畸胎瘤1例、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1例、淋巴管瘤0例,检出率为66.00%(33/50)。
通过MRI诊断,其诊断出子宫内膜异位症17例、浆液性囊腺瘤5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结核2例、脓肿3例、输卵管积液5例、黄体囊肿伴出血4例、畸胎瘤1例、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2例、淋巴管瘤1例,检出率为88.00%(44/50)。
2.2 影像图特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为多囊样巧克力囊肿。多囊性浆液性囊腺瘤表现为乳头状的浆液性囊腺瘤,CT检查图像为水样低密度,而MRI的T1加权像均为低信号。卵巢黏液性囊腺瘤表现为多房性,通过CT检查,可以看出其密度要比液体高,囊与囊之间的密度不一,而通过MRI进行检查,T1加权像表现为中至高信号,其信号多变。结核性盆腔炎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多个囊性病变,CT囊内为低密度,MRI为T1、T2长信号。当盆腔脓肿内的腔液以浆液为主时,CT诊断下,CT值接近于水,而MRI表现为T1、T2长信号。输卵管积液2种检查方法图像均相同,其表现为扭曲的管状含液体的附件结构,多为腊肠样、多囊状等。黄体囊肿伴出血症状经CT以及MRI表现为囊壁光滑,直径在2.5 cm以上,其密度以及信号随着血肿的不同时期而改变。卵巢囊性畸胎瘤CT以及MRI两种图像表现均为多个囊状,囊壁内并没有发现实性结构,边缘清晰,与周围的脏器分界十分清楚。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CT表现为患侧的附件区具有软组织肿块,与周围的结构分界不清楚,而MRI的信号较为混杂,多为长T1、T2信号中混杂着短T1信号。淋巴管瘤CT以及MRI表现为多囊性病变,囊壁薄,密度、信号均匀。
3 讨论
女性的盆腔多囊性病变一般来源于卵巢[2],临床上采用CT以及MRI进行检查,通过扫描成像记录来判断患者病情。本文主要针对50例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患者实施CT以及MRI进行诊断,可以看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像特点为各囊的囊内CT密度或者是MRI的信号不一,这两种现象可以很好的鉴别出是否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黄体囊肿伴出血其影像学表现的信号依旧不一[3],比较难以鉴别,但是通过MRI进行检查,可以有效的看出病灶内的囊性部分T2WI的信号要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囊肿高。
浆液性囊腺瘤以及黏液性囊腺瘤是比较常见的卵巢上皮组织,前者的影像图特点为囊内容物含量较高,黏稠度也较高,容易使得两种病灶得以区别。
盆腔脓肿以及结核性脓肿均为盆腔炎性病变,其影像特点一般为内容物似水样,脓腔内可以明显的看出气泡影[4]。
输卵管积液以及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的影像图比较好鉴别,其形态比较规则,病灶内可以明显的看见壁结节。
畸胎瘤以及淋巴管瘤依旧比较好鉴别,但前者若患者的骨组织含量较少,则CT以及MRI影像图便无法得到正确的诊断,后者的影像图特点为爬行性生长,比较容易被鉴别。
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患者采用CT以及MRI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其能够有效通过各自的特征性表现,显示出病变本身以及其与周边的关系,能够给临床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一个较为准确的信息,从而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5]。同时,MRI检查可以在CT检查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鉴别诊断,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针对50例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患者采用CT以及MRI进行诊断,通过影像图可以看出,两种诊断方法均有一定的特点,结合CT以及MRI检查,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1]纪其明,叶志球,胡志刚,等.女性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的MSCT诊断[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8):2697-2702.
[2]程传生,黄婕,李江涛,等.盆腔包虫病与良性卵巢囊腺瘤MSCT诊断价值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0,14(5):406-408.
[3]唐旦华,王彩红,王健,等.42例卵巢源性盆腔巨大肿块CT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6):88-90,113.
[4]周令飞.女性盆腔囊腺瘤(癌)多排螺旋CT诊断[J].当代医学,2014,20(28):94-95.
[5]王艳飞,李沫,王续华,等.B超对盆腔炎性肿块的诊断价值[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1):78.
2015-11-05)
1005-619X(2016)04-0405-02
10.13517/j.cnki.ccm.2016.04.036
114032鞍山市双山医院CT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