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综述

2016-01-15吕秀霞姜勋韩磊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拮抗剂血管性老年痴呆症

吕秀霞 姜勋 韩磊

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综述

吕秀霞 姜勋 韩磊

老年痴呆为一种老年人常见多发疾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极大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老年痴呆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针对老年痴呆发病机制的研究、药物治疗研究等领域也获得较好成绩。本文出于对老年痴呆发病机制、药物治疗情况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老年痴呆;发病机制;药物治疗

老年痴呆属于一种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性综合征,为多神经系统变性或者是缺血引起的,临床表现为多种大脑高级功能紊乱。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65岁以上人群,老年性痴呆发生率在4%~8%之间,依据病因的不同,老年痴呆包括有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以及混合型痴呆等几种类型。近年的调查结果显示[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有文献报道[3],65~69岁人群中,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每年在1.4%左右,而70~74岁的老年人群中,发病率上升至3.9%,75~79岁老年人群的发病率更是高达16.7%。因此,针对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展开研究,并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意义重大[4],可为降低老年痴呆发病探究、改善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等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出于对老年痴呆发病机制、药物治疗情况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展开了综述,报告如下。

1 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研究

1.1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医学界对痴呆发病机制的研究中,以淀粉样肽假说为主,也就是指,凝聚态Aβ在脑实质的沉积启动病理级联,引起NFT的形成,进而出现神经元丢失、痴呆等表现[5]。淀粉样肽假说主要对Aβ凝聚进行了强调,同时,Aβ也参与了NFT的形成。细胞中tau凝聚后,可经tau基因突变直接诱发。tau蛋白为微管相关蛋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较高,能够合成骨骼、神经元细胞,对于老年痴呆患者而言,tau蛋白总量会发生显著升高,增加的蛋白中,多为异常过度磷酸化,曾有研究发现[6-7],若是tau蛋白异常糖基化、异常糖化、异常磷酸化,则很容易导致双螺旋纤维丝,进而产生神经纤维缠结,产生细胞毒性,对细胞信息传递产生严重的影响。

除此外,曾有研究指出[8],载脂蛋白Eε4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国内有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携带载脂蛋白Eε4基因频率较一般人群发生一定程度的升高。曾有学者经研究发现[9-10],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其得出结论,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潜在的危险因子。

1.2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研究实际上,血管性痴呆是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的痴呆综合征,这些脑血管因素包括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临床上,多灶脑梗死痴呆比较多见。脑梗死容积超过100 mL时,多数会发展成痴呆。研究证实,脑血管疾病、遗传性因素等,可导致大脑出现长期低灌注,促使脑部神经元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丢失,又或者因脑出血引起脑实质损伤,进而导致认知功能损害,为目前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发病机制[11-12]。

2 老年痴呆的药物治疗

2.1 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对阿尔茨海默病实施治疗的方式较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治疗手段如下。

2.1.1 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中乙酰胆碱酯酶、丁酰胆碱酯酶的应用,可减慢乙酰胆碱的降解,是突出乙酰胆碱含量增加,毒覃碱和尼古丁受体被激活,从而使认知功能得以改善,达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12]。

2.1.2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治疗研究证实[13-14],谷氨酸过量会引起N-甲基-天门冬氨酸等受体过度激动,进而诱发神经元死亡。因此,N-甲基-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对脑神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达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临床实践中发现,盐酸美金刚为一种中度亲和力N-甲基-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在中度、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国外曾有学者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开放性标签研究,对美金刚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展开了进一步的评估,结果发现,继续应用美金刚的患者中,疗效指标持续改善。

2.1.3 钙离子拮抗剂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钙离子拮抗剂较多[15-16],其中:①尼莫地平属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利用阻止钙离子进入到细胞内,对平滑肌收缩进行抑制,来实现解除血管痉挛的效果。研究发现,尼莫地平很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对记忆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促进智力恢复,对中重度老年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②氟桂利嗪属于一种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其能够对缺血等因素导致的过量钙离子进入细胞进行有效组织,从而使脑皮质细胞受到保护,而免受损伤、死亡,能够改善记忆力障碍、注意力减弱、激动、平衡功能障碍等症状。

2.1.4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药物大量临床研究显示[17],若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出现早期神经元、病理变化,易感神经元便会出现氧化损伤,由此可推断,氧化损伤为导致疾病的早期危险因素。神经胶质细胞活化后,会分泌出大量的细胞因子,释放出氧自由基,其会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产生显著影响。

2.2 血管性痴呆的药物治疗临床上对血管性痴呆进行治疗的主要原则是,对脑血流进行改善,预防脑梗死的发生,促进大脑代谢,从而阻止疾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目前临床上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2.2.1 脑代谢激活剂临床应用的脑代谢激活剂主要作用是对细胞对氨基酸、磷脂、葡萄糖的利用产生一定的促进效果,使人的反应性、记忆力以及兴奋性得以增强。这一类药物主要包括有阿尼西坦、吡拉西坦等。曾有文献报道[18],阿尼西坦具有起效快,作用强,毒性低等诸多优势,对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记忆障碍具有良好的效果。

2.2.2 抗血小板制剂常用的抗血小板制剂主要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研究发现[19],阿司匹林75~100 mg,po,qd或者是氯吡格雷75 mg,po,qd,可实现良好的预防血栓形成、心肌梗死的效果,目前,这两种药物已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2.2.3 脑血循环促进剂临床上应用的阿米三嗪芭罗新为阿米三嗪与芭罗新的复合制剂,能够对神经细胞内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产生改善作用,使对氧的利用能力得以提高。因此,这一复合剂在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0-21]。

3 小结

老年痴呆症目前临床难以治愈,国内外对于该病均处于研究积累阶段。目前老年痴呆症的诊断及早期防治仍然存在较大困难,故而现有的研究思路仍应持续,同时新的研究思路也需不断开辟。在深入了解老年痴呆症病因及发病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对老年痴呆症治疗策略加以调整,并致力于研究针对性治疗药物,是势在必行的。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寻找针对病因实施治疗的特效药物仍为重中之重,应引起重视。

[1]周海平.促进脑循环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73-174.

[2]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编辑部.中药:为治疗老年痴呆增添新希望[J].中国科技教育,2010(1):30-32.

[3]李明达.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研究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1):430.

[4]周勇,王炎,刘丽娜,等.哌罗匹隆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18(1):90-94.

[5]张玉霞,宫玉凤,冯明军.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3(3):227-228.

[6]栾冰,许微微,王靳君.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4):176-177.

[7]梁汉周,梁雁,黄波.老年痴呆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2):150-151.

[8]郭宏敏.ApoE基因与老年痴呆症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4(6):352-353.

[9]付正兴.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及其药物治疗[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5(8):464-465.

[10]方运勇.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10):79.

[11]吴震卿,钱富强,谭黎峰,等.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1):1613-1614.

[13]张春梅.六味地黄丸配合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2,14(19):88-88,90.

[14]王廷玉,潘朝霞,何秀贞,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24):15-16.

[15]张玉琦,徐文炜,程灶火,等.奥氮平或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73-75.

[16]曾德夫.奥氮平和利醅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134-135.

[17]李帆,黄玉玲.老年痴呆症的现状分析及健康教育[J].当代医学,2012,18(22):159.

[18]王廷玉,潘朝霞,何秀贞,等.老年痴呆患者呼吸睡眠障碍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4):255-257.

[19]肖增平,吉爱国.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45-47.

[20]张光栓,张桂芳.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痴呆病疗效观察[J].中医学报,2010,25(4):718-719.

[21]范红波.氧自由基在老年痴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4):130-132.

senile dementia is a common disease among the aged people,which greatly influences the quality of their life.With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aging problem,the occurrence rate of senile dementia keeps going up,and the study of senile dementia pathogenesis and drug therap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senile dementia pathogenesis and drug therapy condition and summarizes its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Senile dementia;Pathogenesis;Drug therapy

2015-12-16)

1005-619X(2016)04-0356-03

10.13517/j.cnki.ccm.2016.04.009

133000延边脑科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拮抗剂血管性老年痴呆症
来曲唑联合拮抗剂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辅助生殖技术中的疗效观察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老年痴呆症体感互动游戏干预与感觉刺激联合护理效果分析
rhGH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拮抗剂方案中的疗效分析
TNF-α拮抗剂英夫利昔单抗对肛瘘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探讨
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Chocolate improves memory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血液可以检测早期痴呆准确率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