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恢复期中医特色护理效果分析
2016-01-09刘立,郑毅,叶函青
doi:10.3969/j.issn.1674-4616.2015.05.025
·护理园地·
脑梗死恢复期中医特色护理效果分析
刘立郑毅叶函青
武汉市中医医院脑病一科,武汉430014
脑梗死即缺血性卒中,是一种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的血流突然减少或停止,导致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或软化,并伴有偏瘫、失语等相应临床症状的病症。脑梗死的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由于其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现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脑梗死恢复期是指患病后2周~6个月的时期,患者多出现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吞咽困难、便秘、二便失禁等症状。本院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5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4.3岁,病程2周~3个月。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订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1]进行诊断。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1995年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2]进行诊断。
1.2.3疾病分期标准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恢复期:发病2周~6个月;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3]
1.3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采用不同的中医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3.1半身不遂观察患者四肢肌力、肌张力、肢体活动变化和关节活动程度;为防止患者肌肉挛缩或关节变形,护理人员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帮助患者进行肌肉收缩和适当的关节活动锻炼。指导患者每天在床上进行各种主动性活动训练和关节被动训练。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并根据医师建议选择舒筋活络浴袋洗浴、中频治疗仪、拔罐、艾灸、穴位拍打等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
1.3.2舌强语蹇护理人员要和患者建立交流通道,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从患者的表情和手势里理解患者的需求,或借助文字书写的形式让患者与护理人员及家属进行交流。护理人员要训练患者有关发音的肌肉,先从简单的张口、伸舌、鼓腮动作做起,逐步提高动作难度,进行软腭提高、舌部和唇部锻炼,同时使用吞咽言语治疗仪刺激发音肌群进行发音锻炼。进行字词句锻炼,训练患者的语言能力。从简单的字音开始训练,然后再说短句和一般句子,最后对患者进行文章阅读的训练。根据医师建议给予患者穴位按摩,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
1.3.3吞咽困难对于有轻度吞咽障碍的患者要以摄食和体位训练为主。对于有中或重度吞咽障碍的患者要以间接训练为主,包括增强口面部肌群与舌体运动,对咽部进行冷刺激和空吞咽训练。对于有吸入性肺炎风险的患者,要用鼻饲饮食。
1.3.4便秘有气滞血瘀证的患者多出现便秘,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用双手沿肚脐顺时针按摩,每次20~30周,每天2~3次,以促进肠胃蠕动。患者每天饮水量要达到1 500 ml,并养成每天早晨定时排便的习惯。患者禁烟酒和刺激性食物,以清热、润肠、通便的食物为佳,如芝麻粥、核桃仁、松子仁等。根据医师建议选用穴位按摩、耳穴贴压、艾条温和灸等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
1.3.5二便失禁观察患者排便、排尿的次数、数量,对患者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进行观察。保持患者会阴部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做好留置导尿方面的护理。患者要以健脾养胃益肾的食物为主,并根据医师建议选取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
1.4疗效判定标准
通过中医证候学评价,参照国家科委攻关项目“85-919-02-01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的研究”课题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2]评定。
按照积分减少率的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临床基本控制:疗效指数≥85%;显效:50%≤疗效指数<85%;有效:20%≤疗效指数<50%;无效:疗效指数<20%。计算中医特色护理改善各种症状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基本控制+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经护理后明显改善。见表1。
表1 中医特色护理改善脑梗死恢复期
3讨论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主要包括脑血栓的形成、腔隙性梗死、脑栓塞等,是一种由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病变,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突然减少甚至停止,造成该血管负责的供血区出现脑组织缺血、缺氧的情况,引发脑组织的坏死或软化。脑梗死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其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
脑梗死在发病后主要分为3个阶段:发病2周以内为急性期,发病2周~6个月为恢复期,发病6个月以上为后遗症期。脑梗死患者起病慢,病情会经过1~3 d的发展而达到高峰,大多数脑梗死患者接受治疗后能从急性期过渡到恢复期,并接受进一步护理治疗。护理方法的应用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各种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在治疗脑梗死患者半身不遂的症状时,除以上的常规护理外,本院还采取了一些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①进行舒经活络浴袋洗浴:先熏蒸,等到温度合适时,将患者的患肢浸入药液中进行洗浴;或把毛巾浸入药液中煮15 min,等到药液煮沸后调到保温状态,将毛巾捞起并拧干,使之不会再滴出药液,待毛巾温度达到患者可接受的程度时将其敷在患肢上;②使用中频治疗仪:选择患者上肢曲池、合谷、外观、肩井等穴,下肢取昆仑、委中、悬钟、阳陵泉等穴,使用经络穴位电刺激,每天1~2次,每次30 min,此方法适用于肢体痿软无力的患者,万不可直接刺激有痉挛现象的肌肉;③拔罐:每天拔罐1次,每次留罐5~10 min,此方法适用于肢体萎缩、关节疼痛的患者;④穴位拍打:轻轻拍打患肢的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每天2次,每次30 min,对于下肢有静脉血栓的患者禁止使用本方法;⑤艾灸、中药热熨等方法:根据医嘱和患者实际身体状况,选择1~2种特色治疗方法为患者进行日常护理。
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便秘的症状,除以上常规护理之外,本院还采取了以下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①进行穴位按摩:选取患者内关、足三里、关元等穴,用揉法进行按摩;②耳穴贴压:选取主穴大肠、三焦、直肠等穴;③艾条温和灸:选择气海、足三里、太白等穴;④在患者腹部进行回旋灸,每天1次,每次20 min;⑤葱白敷脐:选取适量的青葱洗净,抽取其中的葱白,加入适量食盐,将其捣成糊状敷在脐周,厚度0.2~0.3 cm,使用医用胶贴包住,并用纱布进行固定,每天1~2次,每次1~2 h,敷完后用温水洗净。护理人员要根据医嘱和患者实际身体状况,选择1~2种合适的特色护理为患者进行日常护理。
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二便失禁症状,除进行必要的常规护理,还要根据医嘱和患者实际身体状况选择1~2项中医特色护理。可以为患者选用艾条灸穴位、耳穴贴压、穴位按摩、中药敷贴加红外线灯照射的方法进行护理。
本护理方案不仅有根据患者不同临床症状进行的针对性护理,还包括对患者的健康、饮食指导、功能锻炼等一系列的健康恢复锻炼。护理人员要照顾好患者的生活起居,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注意安全,防止呛咳窒息、压疮、烫伤等意外事件的出现。要给患者做好饮食的指导。患者在恢复期间,要多食祛风化痰、益气活血、滋肝养肾的食物,杜绝烟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证患者每天进食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维持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和营养补充,不能食用肥甘厚味的生湿助火食物。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鼓励患者多与家属、病友进行交流,利用患者的兴趣爱好转移其注意力,调节患者的生活情趣。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功能保持和恢复锻炼,防止出现肩关节僵硬、前臂伸肌挛缩、跟腱缩短和脚趾屈曲等[4]。
需要注意的是,脑梗死患者常伴有记忆力衰退、反应迟钝、呆滞,可能无法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指导,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方案依从性差。对此,护理人员要保持耐心,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建立医患之间的互信和支持,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整个护理计划,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康复共同努力。
本次研究的护理方案不仅包括对患者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吞咽困难、便秘、二便失禁等不同病症的针对性护理,还包括对患者的健康、饮食指导和功能锻炼,为患者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方案,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适合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4):50-59,6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黄芸,郭文淑,贾文玲.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208-209.
(收稿日期:201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