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影响探究

2016-01-06王国成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影响

王国成

(西安航空学院 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077)



文化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影响探究

王国成

(西安航空学院 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077)

摘要:文化多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受到冲击和影响。通过分析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网络流行文化、校园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态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影响,为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效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进而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对实现“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有着深远意义。多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取得了显著成绩,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但随着外部环境以及受教育群体的不断变化,特别是“90后”末期的大学生逐步成为目前高校的主要群体,受到当今社会转型的影响,以及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一些变化,这极大地削弱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文化多元化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它是世界各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碰撞和交融的结果,也是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胡锦涛同志于2006年4月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1]文化多元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通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去伪存真的选择过程,同时又对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进行批判性的接受与吸纳,最终形成以自己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的社会文化氛围。[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也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而言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那样不可或缺。就其实质来看,由于不同个体和民族在价值观、行为模式、道路选择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多元化差异,致使文化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每个个体、民族和国家都有权利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坚持和发展自身的特色文化,进而在全球范围的文化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态势。从广义角度看,文化多元化既可以理解为文化特点和文化类型的多样化,也是指文化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以及个性的多样化。笔者以当今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文化形态为切入点,结合思政课教学实践,主要从第一层含义来解读文化多元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影响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结构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民族传统文化。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心理就是要通过其传统文化深刻、集中地体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以其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影响着整个社会。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以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3]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既是这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文化积淀的产物,又被赋予了深刻的时代特征,糅合了民族的精华和糟粕。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亦是如此,它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造成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民族精神寓于传统文化之中。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助于推动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进而完善并成就自我。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都是以一定的伦理道德为基础,而道德规范一旦内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就会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精神追求。《大学》里讲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样的伦理道德的训诫下,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怀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为国献身,成为激励后人的典范和民族符号。“专利国家,不为身谋”则体现出在处理民族、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时,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后的高尚品德。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时,“爱国”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调节个人和祖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所以,在思政课教学中,应重点突出爱国主义,引导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将爱国主义内化为他们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动力。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积累的底蕴中蕴含的丰富的伦理思想,其中合理的部分对于大学生自身素养的完善、道德情操的培养和完美人格的历练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周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处事,应力求自我进步,刚毅坚韧,发奋图强,永不停息;“仁者爱人”,对人对事应满怀爱意,充满慈爱之心,这些思想和中国传统的“仁、义、信”思想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观念,这是一种社会理想,一种审美理念,也是主体的人格修养,可以成为大学生树立道德行为的价值标准。

(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消极影响

看问题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在肯定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应看到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惟古是尚”的守旧思想会阻碍学生创新意识、进取精神的形成。“允执其中” “从容中道”等中庸思想又会影响到学生竞争意识的养成。“三纲五常” “刑不上大夫”等级观念明显缺乏平等性,阻碍了学生的民主意识。“德主刑辅” “出礼入刑” “原心定罪”等古代治国思想不利于学生对当前“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理解。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了几千年的以官为尊的“官本位”思想价值观,将官僚作为整个社会的最顶层和核心阶层,使很多学生迷恋于“官本位”,权力欲明显。这些消极文化现象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如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客观分析传统文化,全面、辩证对待其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利用合理部分去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知,突出目的性和倾向性,增强积极影响的效应。

二、西方文化渗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影响

文化形态是一种锋刃暗藏的软实力,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指出,“依靠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软权力,尤其是利用其中的文化传播之类的无形力量,从观念上、感情上、心理上去影响别国人民,是一种代价小而收获明显的软力量的资源。这种无形的力量没有导弹驱逐护卫下的货轮那样气势汹汹,但是它却能够散布在全球性的广阔空间,影响千百万人的思想感情,从而最终改变导弹和货轮的归属。”[4]

经济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也是导致文化全球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强大的经济实力会产生出强势的文化形态。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将其文化向全球扩张和渗透。西方文化强势进入中国后,和我国传统文化形成冲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巨大冲击,西方资本主义道德观和中国本土道德观呈现出矛盾和冲突,大众文化、快餐文化、消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恪守本分、追求原则的理念相矛盾,特别是西方文化中注重自我个性、追求物质享受的非理性主义和我们传统的乐于奉献、重视整体的道德观念相违背,这些西方文化进入到大众生活当中,引发中西价值观念冲突,如果对这种趋势不加以应对,使其不断蚕食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无异于忽视甚至放弃了“文化”这一民族维系的纽带,尤其是青年一代,在“西化”大潮中不仅面临着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而且影响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和侵袭,在冲击传统文化、影响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思想易变,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接受西方文化。在当代青年学生中已经出现了崇洋媚外的思想,“洋文化”在大学校园盛行,这些从大学生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传统节日的热衷便可窥见一斑。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里则日渐冷落,这种现象使得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和信仰产生严重危机,给高校思政课中关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谐文化等内容的教育带来了困难。作为高校思政课的基本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核心教育内容,已经从根本上遭遇了西方文化的侵袭,受到学生的质疑甚至抵制,因而极大地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对立统一中谨慎对待中西方文化冲突。在思政课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主流思想的一元化毫不动摇,同时也应正视并适应多元文化的客观事实,注意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中合理的、具有普遍性的内容。一方面,要对西方文化的强势侵袭保持高度警惕,宜疏不宜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增强其甄别能力,促进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知,达到真学、真信、真用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要谨防狭隘的民族主义在校园的蔓延,教育学生辩证地看待各种文化现象,树立包容并蓄的文化心态,在坚持民族自觉、树立民族自信、培养民族意识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对话、沟通、融合,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这才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三、网络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以国际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网络化时代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总是在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当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具有较强开放性的“90后”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后,网络流行文化产生了比其他文化形态更为广泛的影响,同时也深刻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网络文化的传播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由于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网络可以把大量信息,包括价值观念、理论观点、生活样式、文化类型等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因此,可以利用网络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使其突破时空限制,提升教学效果;但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不可控性,也给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首先,网络文化的传播具有广泛性、及时性、公开性等特点,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挑战了传统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上教学关系的平衡,削弱了思政课教师的影响力。传统的教育模式赋予教师高度权威,思政课教师可以凭其广博的知识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而网络使师生间主客体发生了改变,当现代信息传播发展到数字化时代,知识权威退位了,电脑、手机、互联网成了知识权威,学生可以借助它们随时随地的获取各种所需信息,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单纯的靠“吃老本”式的理论说教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某些讲授内容甚至会引起他们的质疑。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已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网络流行文化的传播是时代的产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趋势,利用网络平台占领思政教育的新阵地。信息的便捷性也要求教师要摆脱传统机械式静态教学模式,将思政课堂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营造全面动态的教学氛围。

其次,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价值判断,致使他们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信息的污染影响着他们的行为选择。传统时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课堂上教师讲授,其内容经层层筛选真实可靠,给学生以正能量。当今信息化时代,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大量充斥于网络当中,青年学生过多接触以及甄别力不强加剧了大学生的信仰缺失,加大了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选择的复杂性,致使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被大学生所接受,使其是非不辨、美丑不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健康发展。这些现象反映在思政课堂上,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地位的丧失,甚至会导致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因而严重削弱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最后,网络世界具有虚拟性,很难真实、准确、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大学生涉世不深,一旦发现现实世界并非像网络描述之美好时,便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降低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效果。网络多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其虚拟性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容易导致大学生只关注自我,漠视他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极易被虚拟的网络世界所异化,变得越来越脆弱。网络交往导致大学生的活动空间愈来愈封闭,从而加剧了他们的自我封闭心理。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的孤独、离群、偏执、交往能力减弱,甚至人格异常等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当然,看问题应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网络文化的公开、透明、及时、便捷、信息量大等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有利契机。一方面,网络为教师提供了大量有针对性的教育素材,思政课教师要根据“90后”大学生的特点,搜集丰富有据的资料,为课堂讲授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构建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展开“情境创设” “会话协商” “协作学习”等综合型教学模式,将原本简单的归纳演绎式讲解变为现实和虚拟相结合、个别和大众相统一的立体化、直观化的有效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身临其境的情感感受,从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总之,利用网络的优势,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改善教学方法,用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构筑思政课教育教学新模式已成为网络时代对思政课教师的特殊要求。

四、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影响

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因素有很多,但由于大学校园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所以毫无疑问,大学校园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平台。因此,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式的陶冶和熏陶作用便可见一斑。大学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它的内涵结构应主要包括精神、制度、物质和行为四个维度,是一个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综合而成的复杂系统。[5]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重要的教育和感化作用,在大学生的个性养成、理想信念的确立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起着基础性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首先,大学校园文化通过其校训指导着师生精神追求的境界。校训,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对促进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的健康发展起着导向作用。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就是对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和基本道德素养的高度概括。同时,作为教学引路人的教师,在校园里的言行举止也会以行为文化的方式引导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向良性发展。

其次,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具有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规范作用,它可振奋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斗志,约束人的行为,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优良的政治环境,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知识水平、道德素养和人格养成,是对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使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之间将外在的价值规范内化于心。

最后,校园文化通过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来推动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形成,以其固有的文化传统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价值标准作为其行为方式的准则。校园中一系列规章制度的设立以及对制度遵从与否的舆论评价系统,使大学生不得不接受一定的文化价值规范,以舆论氛围来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这就比单一的说教更为有效。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文化体制的变迁,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在主流良好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高校产业化后,部分高校重物质而轻精神,重形式而轻内容,大搞校园形象工程而忽视了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又如部分高校重知识传授轻精神指导,以知识经济的口号代替了健全人格的培育,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十分不利的。再如部分高校缺少对学生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法律知识等方面的有效教育。所有这些都影响着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使得教育者对学生传授的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形见绌,从而失去了有效的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06-04-23(1).

[2] 刘朋.文化多元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4(9):255.

[3] 李山岗.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6-06-21(7).

[4] 奈·约瑟夫:美国能独占世界吗?[M].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190.

[5] 蔡劲松.大学文化的四个层次[N].中国教育报,2007-11-13(12).

[责任编辑、校对:梁春燕]

收稿日期:2016-03-06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SGH140833)

作者简介:王国成(1984-),男,山东蒙阴人,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33(2016)04-0080-05

Exploration into Cultural Diversity's Impact o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WANGGuo-cheng

(Ideological & Political Department,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Xi'an 710077,China)

Abstract:Cultural diversification is the necessary resul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and brings about the tremendous shock o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Through analyzing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cultures such as traditional culture,western culture,network popular culture,and campus culture,the study can serve as a modest spur to induce some to come forward with 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Key words:cultural divers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teaching effect;impact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