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凉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状况分析

2015-12-30刘琼淑张乔英黄翻秀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

刘琼淑,张乔英,田 野,黄翻秀,安 勇

(平凉市妇幼保健院,甘肃 平凉 744000)

平凉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状况分析

刘琼淑,张乔英,田 野,黄翻秀,安 勇

(平凉市妇幼保健院,甘肃 平凉 744000)

目的 分析平凉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筛查情况,对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在临床症状表现之前或有轻微症状时通过筛查,得到诊断后进行有效治疗,尽早进行干预。方法 以2010年2月至2014年9月接收的94 226例新生儿作为筛查对象,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新生儿血片的促甲状腺素和苯丙氨酸浓度值,记录筛查情况。对两次检测值高于参考值的新生儿,转诊到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诊断中心进行确诊。结果 94 226例新生儿中,27例新生儿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发病率为0.029%;30例新生儿确诊为苯丙酮尿症,发病率为0.032%。结论 对新生儿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筛查,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可避免患儿痴呆症的发生和降低患儿痴呆症的发生率,减少残疾儿的出现,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平凉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新生儿的健康问题,新生儿疾病筛查得到了推广。筛查是通过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尽早筛查和排除影响新生儿健康的因素,达到早期干预。其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两种疾病会抑制新生儿的智力和正常发育,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给患儿和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心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笔者对我市医疗机构4年多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资料进行了具体分析,现将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2010年2月至2014年9月送检的94 226例新生儿为筛查对象,其中男性49 367例,女性44 859例。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方法 新生儿娩出72小时后,充分哺乳,采用针刺的方式取新生儿足跟末梢血液样本,将血液样本滴在疾病筛查的专用滤纸卡片上,滤纸上的血滴自行渗入背面,形成直径为8 mm的血斑点。若血液采集未达到标准,可重新采集。待血液干燥后,使用防潮袋封存,避光、避热、避污染、避紫外线照射,于4℃下保存,进行整理后按规定时间送筛查中心。

1.2.2 检测方法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滤纸血片样本中的促甲状腺素值,根据我市的筛查情况,将促甲状腺素的检测参考值定为10.0 mU/L,若首次血液样本筛查结果大于10.0 mU/L,则召回复查,如果两次检测值均大于10.0 mU/L,则建议做甲状腺功能检测进行确诊,如同时T4呈下降趋势,则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若仅有促甲状腺素的检测值大于10.0 mU/L,T4无明显变化趋势,应随时进行复诊、监测,直至排除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苯丙酮尿症: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滤纸血片样本中的苯丙氨酸浓度,我院将苯丙氨酸浓度参考值定为2.0 mg/dl,当检测结果大于该值时,及时通知家长带新生儿复采足跟血片复查,如果复查值仍然高于参考值,则及时通知家长带新生儿转诊到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诊断中心进行确诊。

1.2.3 质量控制方法 每年除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3次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斑质量控制外,本省卫生部门新生儿疾病诊断中心也对医院临床筛查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同时科室也进行质量控制,保证筛查的质量。

2 结果

2.1 筛查情况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情况:对94 226例新生儿的合格血片进行筛查,经过初筛和复筛,其中66例新生儿出现促甲状腺素高于参考值,筛查阳性率为0.070%。将这些新生儿召回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确诊病情,有27例新生儿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发病率为0.029%,19例新生儿为单纯促甲状腺素升高,进行定期随访,到目前为止仍有11例为单纯促甲状腺素升高,仍在观察,其余均为正常。

苯丙酮尿症筛查情况:对94 226例新生儿的合格血片进行筛查,经过初筛、复筛后,69例新生儿苯丙氨酸浓度仍高于参考值,筛查阳性率为0.073%,随即转诊至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诊断中心进行确诊实验和部分基因诊断,13例新生儿排除苯丙酮尿症,30例新生儿被确诊为苯丙酮尿症,发病率为0.032%,其中死亡1例。26例仍为苯丙氨酸浓度增高,经过定期随访、监测,15例已排除苯丙酮尿症,到目前为止有11例仍在定期监测、观察中,见表1。

表1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

2.2 血片采集情况

通过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9月的血片采集质量发现,近4年多共有381张血片采集不合格,不合格率为0.40%(91.6%的不合格血片为血斑采集太小)。通过强化管理、集中培训,血片采集质量不断提高,血片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对采集不合格的血片进行重新采集,重采率为93.20%,保证了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新生儿疾病的筛查有利于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干预,可极大地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是影响新生儿智力和发育的两种疾病,若未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可能会直接影响新生儿的正常智力发育[1]。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主要是由新生儿在母体中直至娩出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发育异常,从而导致新生儿出现甲状腺功能减弱。临床研究表明,该疾病会直接影响新生儿未来的生活质量,导致其智力发育和体格发育受限,从而出现智力障碍、身材矮小的症状[2]。因此,必须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本组94 226例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时,其中66例出现促甲状腺素升高,经临床确诊,27例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发病率为0.029%,19例为单纯促甲状腺素升高,现在正在定期随访中。对该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新生儿出生后,促甲状腺素呈上升趋势,当娩出72小时后会逐渐恢复正常[3]。因此,假阳性可能会受到标本采集时间的影响。对本组出现的27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新生儿确诊、治疗前,6例出现持续性黄疸症状、4例新生儿出现发育不良情况、9例出现喂奶困难、8例患儿无明显症状。既往研究表明,及早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利于降低本病对患儿智力发育的影响。

(2)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同时又是先天性氨基酸代谢障碍病,患儿由于缺少显性基因H,导致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使来自食物的苯丙氨酸沿非正常代谢途径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造成患儿神经系统损害。若未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和干预,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脑部组织损伤,使其出现智力发育障碍、受限,甚至生活无法自理。

本组94 226例新生儿接受疾病筛查,其中69例新生儿经过初筛、复筛后,苯丙氨酸浓度高于正常参考值,筛查阳性率为0.073%,随即转诊至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诊断中心进行确诊实验和部分基因诊断,30例新生儿被确诊为苯丙酮尿症,其中死亡1例,发病率为0.032%,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发病率0.007%[4],也高于徐州0.013%[5],姜堰0.004%[6],包头0.018%[7],充分符合我国苯丙酮尿症发病率北方高于南方的情况[4]。13例新生儿排除苯丙酮尿症,26例仍为苯丙氨酸浓度增高,经过定期随访、监测,15例已排除苯丙酮尿症,至目前11例仍在定期监测、观察中,假阳性率为0.030%。对该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筛查的准确率直接受到采血时间和血片质量的影响[8]。

(3)存在的问题:①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我市部分地区还未完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特别是边远地区,导致筛查率较低。②家长未充分认识到疾病筛查工作的重要性,拒绝筛查,且该疾病具有隐匿性的特点,很容易被忽视。③采血时间不合理,导致检测结果失真。④部分管理人员认识不够,造成血片不能及时整理、按时送达,贻误患儿治疗。⑤由于部分家长住院时登记虚假信息,造成一部分可疑阳性新生儿召回困难,极有可能漏掉了部分患儿。⑥由于大环境影响,护理人员流动性较大,采血技术规范没有普及,造成一部分血片初采质量不合格,重采率未达100%,因此遗漏了部分新生儿的血片筛查。

(4)应对方法:①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了解早期筛查对新生儿的重要性,扩大筛查面。②加强采血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按采血技术规范采集标本,规范疾病筛查中心的管理制度。③加强政府投资,提高筛查技术,并采用多种方式对多种疾病进行筛查。④确诊新生儿出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后,应及早进行持续性干预治疗,定期随访,按时治疗和监测,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患儿智力和体格的影响。

[1]杨海河,张玉敏,秦金莉,等.北京市近10年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3):243-246.

[2]杨银凤,冯锋,汤旭钢,等.宁夏2007—2009年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及治疗情况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9):1011-1013.

[3]余敏红,黄金英,沈淑波.大庆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232-233.

[4]顾学范,叶军.新生儿疾病筛查[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

[5]刘杰,宋复娴,单兴虎,等.徐州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4):2702-2703.

[6]钱忠林,王俊峰,钱荣.124 810名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0(20):126-127.

[7]杨永利,张晓琴,陶格苏.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及治疗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4):63-64.

[8]章静.安徽省六安市1996—2010年新生儿疾病筛查回顾性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1(2):189-191.

R195

B

1671-1246(2015)08-0119-02

猜你喜欢

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
2009~2019 年吉林省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的发病率及治疗效果分析
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易制毒化学品α-溴代苯丙酮的检测及应用
第2代测序技术在甲基丙二酸尿症以及苯丙酮尿症诊断中的应用
固定化苯丙氨酸脱氨酶拆分D,L-苯丙氨酸制备D-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解氨酶印迹交联酶聚体的制备及部分催化性能研究
苯丙酮尿症基因诊断研究方法
鱼类苯丙氨酸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2011年玉林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