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测度及动态融合关系实证检验

2015-12-29刁艳华副教授郭思亮山东协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齐鲁师范学院经济学院济南50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格兰杰协整工业化

■ 刁艳华 副教授 郭思亮(、山东协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齐鲁师范学院经济学院 济南 50000)

研究背景

我国正处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两化正朝着深度融合的方向快速发展。从十六大提出的“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到十七大提出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再到十八大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反映了国家对信息化与工业化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各省市也都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本地区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两化融合的水平及动态融合关系的认识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因此,针对地区的两化融合水平测度及动态融合关系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两化融合的理论研究较多,主要集中于两化的关系、两化融合的内涵、机制及促进政策等方面。如金江军(2009)通过理论模型建立了两化融合的理论体系;王晰巍等(2010)从两化融合内涵的角度入手,揭示两者发展的5级成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两化融合的关键要素系统模型。纪德尚等(2012)对我国高新区两化深度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析。实证研究方面的成果较少,主要有戴兆斌(2003)用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南通市的两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科学的测算;易法敏(2009)运用修正后的日本信息化指数法对于广州市信息化水平进行测算。张新等(2012)设计了区域两化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分别计算出了我国各省两化融合水平指数。

表1 信息化指数计算结果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2002-2013年为时间段,测算十二年来山东省两化水平及融合指数,定量地反映山东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然后,通过建立反映两化融合关系的VAR模型,实证分析山东省两化间的动态融合关系,同时进行经济学意义上的分析,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推进山东省两化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为实现山东省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目标,促进山东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模型与方法选取

(一)两化融合水平测度方法

1.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本文采用日本电讯与经济研究所(RITE)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模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现实社会状况,本文对RITE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删除一些不能反映当前社会现实状况的指标,同时增加一些能反映当前社会发展特征的指标。改进后的RITE模型包含了4项二级指标(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和14 项三级指标。

2.工业化水平测度方法。考虑到单一测度方法的局限性,本文综合了克拉克理论和钱纳里理论,建立了工业化水平测度的综合测度模型:

工业化水平指数=(工业产值指数+工业从业人员指数+人均GDP指数)/3(公式一)

公式中,工业产值指数是指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值;工业从业人员指数是指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数的比值。

(二)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融合关系的测度模型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是由统计学家SIMS(1980)提出的,该模型将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函数来构建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因此常用来预测相关的时间序列系统,以及分析随机因素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情况。VAR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表2 工业化指数计算结果

表3 lnX、lnY 单位根检验结果

表4 协整检验结果

表5 格兰杰检验结果

公式中,yt为k维内生变量列向量,xt为d维外生变量列向量,p为滞后阶数,T为样本个数。k×k维矩阵Φ1,…,Φp和k×d 维矩阵H 为待估计的系数矩阵。εt为k维扰动列向量,它们相互之间可以同期相关,但是与自己的滞后值不相关且不与等式右边的变量相关。

本文用信息化指数(用X表示)和工业化指数(用Y表示)时间序列的对数lnX和lnY作为变量,通过建立VAR模型实证分析二者的互动融合关系。

数据获取及指标计算

(一)数据获取

本文选取2002-2013年12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指标数值均来自于历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并经计算整理得到。

(二)信息化指数计算

为使不同指标具有可比性和可运算性,本文先将绝对指标转化为相对指标,再求平均值,最后得到信息化指数值。

根据2002-2013年山东省统计年鉴的数据,信息化指数的计算以2002年为基期,也就是设定2002年的各项指标为100,经过综合计算,各项指数值如表1 所示(由于篇幅限制,只提供了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数据)。

(三)工业化指数计算

选择2002年为基年,各年份的工业化指数等于该年份的指标数据与基准年指标作比值再乘以100。以2002-2013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结合公式一的计算方法,经分析整理,计算出山东省历年的工业化指数,如表2 所示。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两化融合水平的结果分析

1.信息化指数的结果分析。根据表1 绘制出山东省2002-2013 信息化发展变化图,如图1所示。由图1 和表1 可以看出山东省信息化近十多年来的演变特征:

第一,从2002 至2013年间,山东省的信息化水平持续稳步快速发展。2013年的信息化指数为484.24,是 2002年的4.84倍,12年间信息化水平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4.05%。

第二,信息装备水平是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无论从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上都远高于信息化指数的其他三项影响因素,山东省信息化水平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源于信息装备水平的提高,12年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9.84%。

第三,信息量水平仅次于信息装备水平,平均增长速度为17.72%,2013年的信息量指数为2002年的7.08 倍。

第四,信息系数水平和通信主体水平增速十分缓慢,两者对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影响很小。

2.工业化指数的结果分析。根据表2绘制出山东省2002-2013 工业化发展变化图,如图2所示。由图2和表2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近十多年来的演变特征:

第一,12年来山东省工业化指数增速呈不断上升趋势。2013年工业化指数为286.47,是2001年的2.86 倍,12年间平均增长速度为9.17%。由图2可以看出,虽然影响工业化水平的三个指数均呈上升发展趋势,但是工业化水平的上升明显是由人均GDP的飞速增长所带来的,而工业产值指数以及工业从业人员指数增速相对较为缓慢,分别为5.04%和6.64%。说明山东省作为一个制造业的大省,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做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

第二,由图2还可以看出,2002-2013年山东省工业化的发展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2-2007年,工业化指数处于低速缓慢增长时期;第二阶段是2007-2013年,工业化指数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两阶段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速度差异,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山东省信息化指数2003-2007年间开始快速增长,信息化促进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工业化也推动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明显体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互动关系。

(二)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融合关系的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的现象,首先需要检验时间序列lnX、lnY的平稳性。检验方法很多,比如DF法、ADF 法、PP 法等,本文选择较为常用的ADF 单位根检验法,在Eviews6.0 中的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结果可以看出,lnX、lnY 有单位根,是不平稳的;进行一阶差分之后的△lnX 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但△lnY是不平稳的;继续进行二阶差分之后的△2lnX、△2lnY 均是平稳的,单位根消失,都变成了二阶单整序列。

2.协整检验。由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2lnX、△2lnY 均为平稳时间序列,满足了协整检验的条件,因此,可以继续进行协整检验,来进一步分析和验证信息化和工业化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检验方法主要有基于回归残差序列的E G(Engle-Granger)两步法和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JJ(Johansen-Juselius)多变量协整检验法。本文采用JJ检验法进行检验。

第一步构建VAR模型,产生的残差运用ADF进行单位根检验,第二步,介于残差不含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并且只能对其原始序列进行检验,因此结合AIC和SC进行ADF检验,通过对滞后期系数的检查,最终确定滞后期为2。协整检验的结果如表4 所示。

由表4 可以看出,“只有一个协整方程”的假设检验的P值为0.4744>0.05,无法拒绝原假设,说明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着唯一的协整方程,也就是说工业化与信息化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

3.格兰杰因果检验。只有时间序列是平稳的,或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时,才可以应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由于信息化与工业化序列是非平稳的,因此可以在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误差修正项的VEC 模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最佳滞后期为2 下的检验结果,如表5 所示。

由表5 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1%的情况下,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格兰杰原因,工业化不是信息化的格兰杰原因,即信息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而工业化对信息化的推动作用则不明显。

图1 山东省2002-2013年信息化指数变化图

图2 山东省2002-2013年工业化指数变化图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只是说明了信息化和工业化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信息化和工业化受到某种冲击或随机干扰项,此时产生的变化以及对另一方产生影响的程度,则需要借助脉冲响应函数来进行进一步分析。

4.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如图3 所示,其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追踪期数,纵轴表示变量间的影响程度。图中的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的时间路径,两边的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区间。

由图3 可以看出,在初期给工业化对信息化一个正向冲击后,信息化初始为0,以后各期逐渐加速上升,直到第5 期时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缓慢下降,最后趋于稳定,说明信息化的发展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影响程度较大;而在初期给信息化一个正向冲击后,工业化初期为0,然后缓慢上升,直到第6 期到最大值,然后开始缓慢下降,最后趋于稳定,说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信息化水平提高,但作用力比较微弱。

图3 脉冲响应函数图

结论

第一,2002-2013年间山东信息化与工业化均快速增长,且表现出一定的融合特征。从信息化指数与工业化指数的增长特性比较来看,二者之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融合发展的。自从提出“两化融合”理念以来,信息化基础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使信息化指数大幅提高,由此对工业化产生了较强的推动作用,在人均GDP及从业人员的大力拉动下,工业化指数也开始稳步提升,但同时也出现了信息化对工业化产值带动作用不明显等缺点。

第二,山东省的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融合关系,但关系对称性不强。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会带动工业化水平提高0.199%。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能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但反过来,工业化并不是信息化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在推动信息化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这就说明,当前山东省的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的融合关系不对称,只有二者形成互为推动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实现它们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三,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程度不够深,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影响作用大于工业化对信息化的影响作用。山东省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机制目前尚未形成,这也在政策体制方面给“两化深度融合”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空间。

1.金江军.两化融合的理论体系[J].信息化建设,2009(4)

2.王晰巍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关键要素及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10(8)

3.纪德尚,张少停.我国高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问题探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4.戴兆斌.南通市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测算方法与理论分析[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5.易法敏,符少玲,兰玲.广州市信息化水平及其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评估[J].科技管理研究,2009(8)

6.张新等.区域两化融合水平的评价方法及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2)

7.Sims,C.A.Macroeconomics and Reality[J].Econometrica,1980(48)

猜你喜欢

格兰杰协整工业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及缺陷
榜单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
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
中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协整分析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