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东地区农牧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2015-12-28孙大岩

北方经贸 2015年11期
关键词:床位数农民收入农牧民

孙大岩

(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农民增收。这也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蒙东地区在一般意义上包括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和兴安盟五个盟市。此地区的农牧民增收问题已经成为自治区和谐发展的核心关键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关于农牧民收入问题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外的政府和学术界都十分广泛。Johnson(2004)指出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对增加农民收入起着关键作用,政府对基础设施的供给职责不可替代;[1]Steven Zahniser(2003)主张通过农村人口迁移将城乡劳动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整合;[2]戴平生、陈建宝(2007)通过农民人均收入空间自回归(SAR)模型,发现省际农民收入存在聚集效应,农民人均收入对财政农业人均支出、农村人均用电量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3]辛岭等(2008)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Panel Data模型分析认为农民受教育水平和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4]

一、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指标

因变量y选取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来表示,自变量的选取如下:x1表示蒙东地区GDP总量,x2表示第一产业增加值,x3表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x4表示农作物播种面积,x5表示牲畜存栏数,x6表示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x7表示农业机械总动力,x8表示卫生机构床位数。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是2005-2014年间的年度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蒙东五盟市各年份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其中总量数据为直接加总,平均数和相对数数据由加权算数平均所得。

二、计量模型构建和实证结果

(一)模型构建

为尽量避免异方差的影响,我们选用双对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c0为常数项,ci(i=1…8)为变量系数;μ为随机误差项,代表所有未纳入模型中但影响农民收入的其他因素。

(二)估计结果

运用计量软件Eviews5.0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的结果见表1。

表1 模型回归结果

1.经济意义检验。第一产业增加值(x2)、牲畜存栏数(x5)、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x6)和农民增收存在正向关系,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x3)、农作物播种面积(x4)、农业机械总动力(x7)和卫生机构床位数(x8)和农民收入存在反向关系,这和我们的预期大体一致,在后边的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里会逐一详细阐明。

2.统计推断检验。从回归结果看,修正可决系数的值为0.999760,说明此模型几乎解释了被解释变量的全部总变差;F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186,远远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回归方程是显著的;再看各个解释变量T统计量所对应的P值,几乎全部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只有农作物播种面积(x4)的解释意义偏弱,说明绝大部分因素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有显著影响。

3.计量经济学检验。首先来看自相关检验,我们选用拉格朗日乘数法(LM法),根据赤池准则,我们取6阶滞后性(此时赤池值最小),此时x2统计量的P值为0.138(大于0.05),所以接受原假设(原假设为不存在任何阶数的自相关);其次来看异方差检验,我们选用怀特检验法,此时输出的x2统计量的P值为0.134(大于0.05),所以接受原假设(原假设为不存在异方差性);最后来看多重共线性检验,由于GDP总量(x1)与第一产业增加值(x2)、农业机械总动力(x7)之间的相关性都超过99%,具体表现为R2值高t值低,这是存在多重共线性的明显特征,因此我们去掉log x1然后得到表1的结果。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七个系数估计值分别为2.51,-0.31,-0.82,2.03,0.15,-1.53,-2.37,表明第一产业、牲畜存栏数、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或者第一产业比重、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卫生机构床位数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将分别增加2.51,0.31,0.82,2.03,0.15,1.53,2.37个百分点。综上,我们得到农牧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为: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由回归方程的系数估计值我们发现,影响因素和农牧民收入的关系有正向的,有负向的,有较弱的,有显著的。下面我们将逐项给出如下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耕地和草场的资源禀赋比较丰富,因此农业和畜牧业理应成为我区的优势产业。对农业来讲,近几年国家和自治区支农惠农扶持政策力度空前,仅2015年一年自治区对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三项的补贴金额就高达55.6亿元。我们要利用好相应的资金和政策,发展好蒙东地区的优势农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大豆、谷子、莜麦和向日葵等。对牧业来讲,我们要利用好自治区出台退耕还林还草等保护草原和畜牧业等政策的契机,大力恢复和改善蒙东地区的草原生态。

(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2014年蒙东地区第一二三次产业比为16.96:51.3:31.74,运用中国学者基于国外模型在国内的改进标准,[5]进行比对可以得出当前蒙东地区产业结构层次处于低收入行列,其中第一、二产业产值偏高,第三产业产值偏低,这与国家处在中等收入国家的状况不一致。因此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发展方向继续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农民收入的多元化。

(三)坚持“轻外延,重内涵”的农业策略

传统观点认为只要增加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农牧民的收入就应该增加,但是本模型结果的反向关系说明现阶段再通过简单的增加播种面积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已不能达到农牧民的增收。相反我们应该在内涵式增长上下功夫,比如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和再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民了解和掌握农牧业技术的能力;比如利用好杂交等农作物种子培植和选取的新技术;比如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生态农牧业和节水农牧业等新的业态;比如重视在农牧区发展物流业,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等等。

(四)重点发展畜牧业

通过回归系数我们发现牲畜存栏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农牧民收入增加2个百分点,因此畜牧业发展的好坏对农民收入增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和我们内蒙古大草原的资源禀赋情况相一致。蒙东地区拥有包括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和科尔沁草原在内的自治区绝大部分的草原、草场和草甸,这为我们养殖牲畜提供了充足的天然牧场。近十年来除了锡林郭勒盟在2006-2012遭遇雪灾等自然灾害导致牲畜存栏数有所下降之外,蒙东地区总的牲畜存栏数是逐年大幅上涨的——2014年已达8800多万头(或只)。

(五)逐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模型回归结果告诉我们伴随着第一产业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农牧民收入仅增加0.15个百分点,即促进作用有限,这和陈银娥等所持观点一致。[6]相关性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投资的效率不足导致的,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目标应该是包含了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五个细分行业相关的固定资产。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资金未必能有效落到实处,而是通过转移支付或寻租等方式到了其他地方或私人腰包。另外一个可能原因是经过近几年国家对第一产业的大量投资,边际效益已成大幅递减趋势。所以我们在逐步提高第一产业投资效率的同时应该将资金更多的集中到第二三产业上来。

(六)加速转移富余劳动力,促进农牧业形成规模经济

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牧民收入之间较强的反向关系和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不太相符。主要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曾有研究认为中国农民在缺少更多选择的条件下会过度投入自身劳动力来弥补其他资源投入的不足,出现“小农户更有效率”的现象;[7]其二是机械化、劳动力、耕地面积和化肥使用量没有实现协调使用。所以当前最应该做的就是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将第一产业的大量富余劳动力尽快转移出去。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公布机械化信息、大型农机补贴以及对农业机械化相关教育培训等措施,发挥农民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农业机械与劳动力、耕地和化肥等生产要素组合比例达到合理的规模和配置,全面促进农民增收。

(七)加快医改步伐,激活农牧民创收能力

模型的回归系数-2.37说明蒙东地区卫生机构总体床位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牧民收入将减少2.37个百分点。床位数的增加说明住院需求增加,即近些年蒙东地区老百姓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令人担忧的。尽管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积十分广泛,但由于资金有限,能报销的项目不多而且报销比例不高。同时现在不管是药费还是治疗费都是很贵的,很大一部分医疗费用是需要患者自掏腰包的,所以会减少农牧民的实际收入。因此当前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加快医疗改革步伐,降低民众看病费用。身体健康了,农牧民就有精力进行生产,除了增加经营性收入之外,还可以通过做兼业获得工资性等收入。

[1]Gale J D.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林毅夫,赵耀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13-239.

[2]Steven Zahniser.The Determinants of Temporary Rural-to-Urban Migr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8):939-955.

[3]戴平生,陈建宝.SAR模型在省域和县域农民收入中的应用研究[J].统计研究,2007(9).

[4]辛 岭,王艳华.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8(4).

[5]徐平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产业政策选择[J].中央党校学报,2007(10).

[6]陈银娥,等.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1).

[7]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小农户真的更加具有效率吗?来自湖北省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0(1):95-124.

猜你喜欢

床位数农民收入农牧民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收入结构更加优化 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十三五”期间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全国城市医疗资源排行榜
广州市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
7万行业协会2020年完成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