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5-12-23Clinicaleffectandqualityoflifeof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forold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股骨骨折老年

Clinical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for old

patients with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杨照耀,林凡国

作者单位:215151江苏,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

·临床经验·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Clinical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for old

patients with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杨照耀,林凡国

作者单位:215151江苏,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

【摘要】对9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对照组,48例)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观察组,48例),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认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治疗有效率高等优点,但需预防其晚期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股骨骨折;髓内钉;老年

【DOI】10.3969/j.issn.1009-4237.2015.06.028

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骨质疏松患者不断增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1]。本文旨在研究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9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动力髋螺钉)与观察组(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各48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65~74岁,平均(68.43±7.65)岁。致伤原因:跌伤23例,坠落伤11例,道路交通伤14例。左侧损伤27例,右侧损伤21例。Evans分型:Ⅲ型28例,Ⅳ型20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63~78岁,平均(69.26±8.04)岁。致伤原因:跌倒伤25例,坠落伤10例,道路交通伤13例。Evans分型:Ⅲ型30例,Ⅳ型18例;左侧损伤26例,右侧损伤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型、损伤原因及损伤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治疗方法对照组:首先进行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行常规检查,处理患者存在的内科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使患者处于良好平稳的生理状态。手术开始,患者取仰卧位,在C型臂X线机透视辅助下进行复位。由髋外侧入路,于大转子处作一条约10cm切口,逐层暴露,显露股骨大转子,于其下方选择合适的动力髋螺钉拧入,套上钢板。手术结束,对切口进行消毒冲洗,逐层缝合切口。观察组:术前准备同上,手术开始,麻醉师行硬膜外麻醉,待麻醉成功后,将患者置于骨牵引手术床上,在C型臂X线机透视辅助下进行患处的复位,待复位成功后,于大粗隆上方约5cm处作一切口,暴露大粗隆顶点,以此处作为进针点,将导针插入髓腔,同时对髓腔进行扩髓。取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沿着导针进入股骨髓腔,拔出导针后将其打入股骨颈内,将螺旋刀片沿其打入,当螺旋刀片到达适宜的位置后将其旋紧锁定,安装尾帽,锁定螺钉,对切口进行消毒清洗,缝合切口。

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优17例,良好12例,一般12例,差7例;有效率83.33%。对照组:优26例,良好14例,一般6例,差2例;有效率60.4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n=48)

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手术操作简单,耗时短少,切口相对较小,出血量低,术后愈合良好,引流量小;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0.42%,两组通过Harris评分比较,说明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锁定螺钉后抵抗旋转,较其他内固定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髋内翻的发生率,有利于骨折愈合,避免骨折畸形愈合。在以往的临床实践中,动力髋螺钉被公认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金标准治疗方法,但由于其手术创伤大、固定位置不佳,易发生螺钉松动、髋内翻等并发症,正逐步被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替代。本次研究通过与动力髋螺钉的比较,笔者体会:(1)术者需熟练掌握手术方式,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2)术后需要积极抗感染,嘱咐患者定期随访;(3)对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综上所述,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动力髋螺钉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治疗有效率高等优点,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逸波,李泽龙,徐慰凯.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4,34(13):2019-2021.

(本文编辑:郭卫)

(收稿日期:2015-01-29;修回日期:2015-04-07)

【中图分类号】R 68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4237(2015)05-0562-01

猜你喜欢

股骨骨折老年
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对老年PFNA术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临床研究
探讨股骨骨折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影响因素
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综合分析老年精神科患者的临床特点
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治疗老年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常规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