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婴床旁护理对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2015-12-23李海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期
关键词:母乳喂养母婴例数

李海兰

(广西博白县人民医院,广西 博白 537600)

母婴床旁护理对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李海兰

(广西博白县人民医院,广西 博白 537600)

目的观察并探讨母乳喂养率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中的改善情况,并分析二者关系。方法取2011年至2012年在我院产科顺利诞生的9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新生儿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封闭式护理和母婴床旁护理,分别在产后第1、2、3天就两组母乳喂养情况以及喂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在产后3 d内有效吸吮次数、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吸吮障碍例数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和新生儿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利于婴儿有效吸吮次数的增加,从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应在临床上将此护理模式予以推广应用。

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母婴床旁护理;影响

母婴床旁护理属于现代护理模式的一种,其中包括母婴床旁护理、床旁新生儿护理以及母婴同室健康知识宣教等内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水平,护理工作满意度也会随之提升;与此同时,产妇及其家属在母婴保健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上也得到强化,从而使母婴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于母婴双方意义巨大[1-2]。本文观察并探讨母乳喂养率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中的改善情况,并就二者关系作简单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取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我院产科病房顺利诞生的9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参照组中产妇年龄最大34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为(25.2±3.1)岁;孕周33~38周,平均孕周为35.4周;孕产次1~3次不等,平均为(1.3 ±0.4)次;本组中20例为剖宫产,23例为自然分娩,2例为阴道助产。观察组中产妇年龄最大36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为(25.9±2.4)岁;孕周33~39周,平均孕周为36.2周;孕产次1~3次不等,平均为(1.4±0.2)次;本组中19例为剖宫产,25例为自然分娩,1例为阴道助产。参照组与观察组产妇在临床一般资料上并无显著差异,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参照组新生儿护理模式:本组新生儿均接受常规封闭式护理操作,即每天由专业护理人员在同一时间将新生儿送至医院为新生儿专设的洗澡间,帮助其洗澡,并对其进行抚触。此外产房护士还负责整个病房产妇的健康知识宣教,宣教内容主要包括母乳喂养对于母婴双方的意义、如何做好母乳喂养、如何建立母乳喂养信心并能够长期坚持下去(6个月)等。

1.2.2 观察组新生儿护理模式:观察组常规护理操作同于参照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母婴床旁护理操作,主要内容包括一对一进行母乳喂养健康知识宣教,教导产妇如何正确并快速更换尿布、并告知新生儿肺部护理、洗澡以及抚触等相关技巧和要点。每天上午由专职护士为新生儿沐浴,并对其进行抚触,各项母婴护理操作均由责任护士一对一地在产妇床旁完成。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后,责任护士应立刻指导母乳喂养技巧,期间观察婴儿正确含接姿势以及完成有效吸吮并给予全程指导。产后3 d对两组婴儿母乳喂养率、摄取乳头次数以及吸吮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分别采用t和χ2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新生儿在术后3 d内喂养情况对比见表1~3。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在产后3 d内有效吸吮次数、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吸吮障碍例数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不断进步,产妇及亲属陪护人员在身体、心理、教育、文化以及社会方面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在此推动下,产科护理模式也在持续更新并不断自我完善[3-4]。而当前大部分医院产科在对新生儿进行沐浴以及抚触等相应护理操作时均由护理工作人员在专设沐浴室内对其实施集中护理,婴儿因此脱离产妇视线而引起父母的诸多担忧,例如在集中护理时会不会抱错婴儿、护理是否精心、是否会出现交叉感染等焦虑心理[5]。基于此,本次研究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所有相关操作均在病房内完成,产妇以及亲人均能够全程观察甚至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新生儿每天都与产妇亲密接触,这不仅有利于及时进行母乳喂养并满足婴儿吸吮欲望,更有利于母婴情感交流的增进。就当前国内情况来看,大部分产妇均为初产妇[6],在母乳喂养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必要的喂养经验。所以专人护理指导、给予新生儿沐浴以及抚触护理操作并实施针对性健康知识宣教对于母乳喂养具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可以产妇个体情况为依据,对其实施专业协助和操作指导,例如正确的抱奶姿势、产后30 min早吸吮和及时吸吮、日吸吮次数、纯母乳喂养6个月的有效保障、乳头发生皲裂、破损时的护理应对措施等[7-8]。通过上述母婴床旁护理措施有利于规避护理风险因素、增进产妇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使其护理依从性更高。

表1 产后第1天两组有效吸吮次数与吸吮障碍例数对比

表2 产后第2天两组有效吸吮次数与吸吮障碍例数对比

表3 产后第3天两组母乳喂养率、有效吸吮次数与吸吮障碍例数对比

本次研究中,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新生儿沐浴以及接受抚触护理操作所需转运时间得到大幅节约,新生儿消毒用具物品损耗也相应降低,从而使护理工作人员能够利用充裕的闲暇时间对产妇进行针对性健康护理知识宣教,指导其母乳喂养技巧并确保落实到位。而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有效吸吮次数明显高于参照组,吸吮障碍例数则低于参照组,提示母婴床旁护理效果更优于常规封闭式护理,更有利于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产妇和新生儿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利于婴儿有效吸吮次数的增加,从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应在临床上将此护理模式予以推广应用。

[1]谢美华.上门随访结合电话随访对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57-58.

[2]徐海龙,荆蕙,王秀媛,等.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700.

[3]杨晓玲,刘静.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 (7):55-56.

[4]毕景芹.穴位按摩对产后乳胀及纯母乳喂养影响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12,18(8):1141-1143.

[5]张士琼,李俊.产后门诊支持对4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2,19(11):57-58.

[6]李云芳,冯瑜.产妇母乳喂养的现状及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152-153.

[7]章月潇,王晓南,梅勇,等.中国产妇分娩方式与全母乳喂养率关联性的Meta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829-5831.

[8]杨红梅.婴儿期心理发展知识的宣教对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3(2):298.

R473.71

B

1671-8194(2015)03-0245-02

猜你喜欢

母乳喂养母婴例数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