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开放条件下大国产业分工模式研究——以美国为例
2015-12-21柳天恩
柳天恩 曹 洋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邢台 054000)
对于任何一个大国而言,其经济开放都可以从两个层面把握,一个层面是国民经济层面,另一个层面是区域经济层面。国民经济层面的开放主要是指对外开放,而区域经济层面的开放则具有对国外开放和对国内区外开放两个空间维度(赵伟,2011)。由于大国是由众多区域组成,其区际开放的意义远胜小国。正因如此,国际贸易领域一个显见的事实是大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远低于小国(库兹涅茨,1991;钱纳里等,1989)。在二维开放条件下,大国的产业分工贸易存在两个空间维度,一个维度是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贸易,另一个维度是参与区际产业分工贸易。国际产业分工与区际产业分工相互交织,共同促进大国的经济增长。因此,在二维开放条件下研究大国产业分工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现有文献梳理归纳后发现,目前国内关于产业分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际产业分工层面,涉及到区际产业分工的文献还很少见,而在二维开放条件下研究大国产业分工模式的文献更为鲜见。有鉴于此,本文以美国为例,研究了二维开放条件下大国产业分工模式,希望能对我国构建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提供参考借鉴。
一、殖民地时期(1776 年以前)
美国独立之前,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开放主要是指对外开放,此时的产业分工和贸易主要是指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部门间分工与贸易。当时北美13 个殖民地与宗主国英国关系密切,但彼此间相互割裂。南部各殖民地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但工业落后,与宗主国英国形成了很强的贸易互补性。1700 年,英国75%的货物进口都来自于南部殖民地,英国出口到新大陆的货物大约一半流向了该地区。南部殖民地出口到英国的主要商品是烟草、大米、棉花、谷物和皮毛等初级原料产品,而从英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是工业制成品。北部地区尤其是新英格兰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与宗主国贸易互补性较弱,且长期入超,形成了巨额贸易逆差。1700 年前后,新英格兰地区与宗主国的贸易中,每年贸易逆差高达18 万英镑。但由于新英格兰地区具有临海优势,且距离大西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较近,因此航运业和造船业较为发达,北美殖民地与宗主国货物贸易的75%都是由新英格兰地区建造的船舶装运的。
在美国独立之前,受制于北美各殖民地之间的政治和贸易壁垒,13 个殖民地之间的区际贸易远不如国际贸易频繁,区际产业分工并不紧密,区域统一市场尚未形成。根据Lindstrom(1980)的研究,在1768 到1772 年间北美殖民地四大区域(美国刚独立时的13 个州)中,新英格兰地区海外出口额为47.7 万英镑,大西洋中部地区海外出口额为59.9 万英镑,中南部地区海外出口额为116.2 万英镑,南部地区海外出口额为60.3 万英镑,分别占各自总出口比重的61.08%、73.14%、92.96%和85.41%(见表1)。而同期,上述四地区区际出口额分别为30.4 万英镑、22万英镑、8.8 万英镑和10.3 万英镑,远低于各自的国际出口额。其中,新英格兰地区作为美国资本主义发源地,区际出口额最大,而中南部地区尽管海外出口额最大,但区际出口额最少,只有8.8 万英镑,仅占其总出口比重的7%。
表1 美国独立之前北美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768 年~1772 年)
二、美国独立到内战时期(1776 年~1865 年)
这一时期是美国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也是美国西进运动和领土扩张的第一阶段。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与美国领土的向西扩张交织进行。美国独立之初,领土只有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临近大西洋的13 个殖民地,到1853 年,美国领土已经扩张到太平洋沿岸,国土面积达到785 万平方公里,比宣布独立时面积增加了超过7 倍(见图1)。这一阶段的西进运动使西部农业和畜牧业快速发展起来,为东北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
图1 美国18 世纪末到19 世纪60 年代的西进运动和领土扩张
随着工业化和西进运动推进,美国初步形成国内统一市场体系,其经济开放也开始真正呈现二维特征,一维是对外开放,另一维是区际开放。尽管独立后的美国对内开放取得进展,但直到1800 年前后,美国对外开放仍占据主导,国际贸易规模在美国独立之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仍高于区际贸易规模。1790 年~1795 年间,美国对外贸易规模由4,300 万美元大幅跃升至7 亿美元。进入19 世纪以后,美国的区际开放进程明显加快,出口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快速下降。从1799 年到1859 年间,美国出口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24%下降到15%,区际贸易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则大幅攀升,这一升一降促使美国的国内生产能力和内部市场需求得到释放。
在二维开放条件下,美国的区际产业分工与贸易快速发展,但主要以部门间分工为主,呈现出地区专业化特征。到19 世纪60 年代,美国形成了三个专业化地区:东北部专门从事以工资—劳动为基础的制造业,南方专门从事以奴隶(内战后是小佃农)为基础的种植业,主要种植棉花、烟草和农场谷物,西部(后来随着劳动力西迁成为中西部)则在家庭农场中生产谷物和牲畜。新英格兰地区发展成为“棉纺织业王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发展成为“棉花王国”,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以北广阔地区发展成为“小麦王国”。
美国东北地区与南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但这种分工体系并不牢靠,还面临着外部环境的考验。在二维开放条件下,美国南北地区产生了严重的冲突。美国南方奴隶制庄园经济及其与英国等发达国家之间紧密且互补的贸易往来,对北方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以棉纺织业为例,19 世纪新英格兰地区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且稳定的棉花供应。南方地区虽然盛产棉花,但却优先供给英国等海外发达国家,从1830 年到1860 年,美国原棉出口总值由5,900 万美元上升到1.92 亿美元,占美国外贸出口总值的比重由51%上升至61%。到1850 年,世界棉花供应的78%来自于美国南方地区。这一方面使南方地区形成高度专业化的棉花产区,另一方面又限制了北方棉纺织业的发展。由于南北双方矛盾不可调和,最终爆发了南北战争。北方取得胜利,奴隶制被废除,国内各州之间的政治和贸易壁垒逐渐被清除,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区际产业分工与贸易在内战之后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三、内战结束到二战时期(1865 年~1945 年)
这一时期是美国工业化第二阶段,也是美国西进运动的第二阶段。东北地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发展了钢铁、煤炭、机械制造等重工业,西部和南部地区也开始了工业化进程。西进运动从开发西部农业为主转变为依托西部丰富的资源发展现代工业,这带动了西部制造业的发展,也深刻改变了美国区际产业分工模式。东西部之间以工业和农业为界的垂直型产业分工体系开始瓦解,部门间分工逐渐被部门内分工取代,部门内的水平型产业分工模式开始出现。
这一阶段,区际开放超越国际开放成为美国经济开放的主导力量,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随着内战的结束,美国国内统一的大市场真正形成,区域间的政治壁垒和贸易壁垒被清除,区域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区际贸易成本大幅下降,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区际贸易的规模和地位大幅跃升。二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进,美国建立了大量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降低了商品的运输成本。以铁路建设为例,美国内战结束以后掀起了兴建铁路的高潮,1869 年建成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线——太平洋铁路,该铁路连接艾奥瓦州的康瑟尔布拉夫斯、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实现了由铁路对接大西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目标,极大便利了商品的区际流动。与1860 年相比,1880 年,美国铁路长度增加了三倍,到1900 年,美国铁路总里程已经从19 世纪60 年代末的5.3 万英里增加到19 万英里以上,超过整个欧洲的铁路长度,相当于世界铁路总长度的一半左右。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商品和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为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发展和区际产业分工提供了基础条件。三是随着西进运动的深入,大量外来移民涌入西部,为西部地区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区际分工提供了良好基础。从1861 年到1880 年,美国外来移民达到500 多万,1881 年到1890 年又新增超过860 万,1890 年到1914 年进一步升至1,350 万。这些移民大多数定居在西部地区,为西部工业化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1910 年,西部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越农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由单纯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东西部之间的贸易结构由过去农产品交换工业产品拓展到工业产品之间的相互贸易。
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降低了区际商品的贸易成本,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降低了区际商品的运输成本,西进运动中外来移民和外资涌入促进了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改变了区际商品的贸易结构。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区际产业分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00 年,美国的区际产业分工从大地理区域范围来看,仍存在明显的垂直型特征,即以部门间分工为主,但从小地理范围来看,水平型产业分工开始出现,部门内产业分工与贸易在小地理范围内较为盛行。
从大地理区域来看,1900 年时的区际产业分工仍主要表现为垂直分工和部门间分工(见图2、表3 和表4)。东北部是美国的制造业中心,第二产业就业份额高达34.4%,南方、中西部和西部地区是农业主产区,第一产业就业份额分别高达67.3%、42.5%和38.0%,远高于第二产业就业份额的9.2%、18.5%和17.3%。具体来看,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和中东部地区是美国重要的纺织业、钢铁业、造船业和机械制造业生产基地,制造业就业比例较高,分别为34.55%和22.91%(见表4)。南方的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是棉花、牲畜等农产品和畜牧产品主产区,农业领域就业份额分别高达66.72%和64.94%。中西部的平原地区是小麦等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就业份额也高达49.88%。中西部的五大湖地区处于东北制造业地带和西部农业地带的过渡带,农业占主导但制造业发展更为迅速,农业就业份额为34.18%,制造业受东北制造业带的辐射带动,就业份额达到15.20%。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具有临海优势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如加利福尼亚的金矿),农业、服务业、贸易与金融业并驾齐驱,采矿业也很突出。西部的落基山脉采矿业在全国一枝独秀,就业人数高达8.13 万人,占全美采矿业总人数的10.9%,占该地区各部门就业总人数的15.50%。美国东北部与中西部、南部和西部四大区域仍维持着制造业、农业与采矿业的垂直型分工体系,部门内产品的双向贸易还很少见。
从小地理区域来看,1900年时的区际产业分工在部分区域已经出现了部门间分工的现象(见表3 和表4)。如新英格兰地区和中东部地区之间,由于地理邻近,经济发展阶段相似,导致产业结构高度趋同。在各部门就业结构中,新英格兰地区就业比例最大的四个大类行业依次为制造业(34.55%)、服务业与公共管理(19.48%)、贸易与金融业(14.47%)和农业(13.18%),其次是建筑业(7.82%)和运输业(7.26%),其他行业均未超过3%。与新英格兰地区一样,中东部地区就业比例最大的四个大类行业也是制造业(22.91%)、服务业与公共管理(20.86%)、贸易与金融业(18.04%)和农业(14.76%),其次是建筑业(8.68%)和运输业(8.33%)。这种产业结构趋同并非偶然,而是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即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依次转移,经济发展阶段相似且地理位置相邻的区域之间出现产业结构趋同完全符合经济规律。正是由于这种高度相似的产业结构,新英格兰地区和中东部地区之间呈现出的是一种水平型的产业分工形态和部门内的分工与贸易。
到1940 年,无论是大地理范围还是小地理范围,美国的区际产业分工与贸易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即由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分工转变,由部门间分工向部门内分工转变(见图3、表3 和表4)。从大地理范围来看,1900 到1940 年间,美国四大区域第二产业就业份额均大幅攀升,东北部由34.4%攀升至37.0%,中西部则由18.5%攀升至29.7%,南方由9.2%攀升至19.8%,西部由17.3%攀升至21.6%。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四大区域第一产业就业份额大幅下降,中西部、南方和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份额均大幅下降了约20%,东北部下降了10%。这表明区域间的垂直型产业分工体系和部门间分工网络已经开始瓦解,水平型产业分工体系和部门内分工网络已经开始形成。具体到小地理范围,这种水平型和部门间分工特征更加明显。同处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和中东部各部门就业结构更加趋同,农业领域就业份额均下降到5%左右,而制造业就业份额则分别攀升至38.78%和30.31%,服务业与公共管理、贸易与金融业就业份额也攀升至20%以上。大湖地区制造业就业份额上升较快,由1900 年的15.20%升至1940 年的31.91%,成为与新英格兰和中东部地区并驾齐驱的美国第三大制造业中心。大湖地区依托区内丰富的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发展起了钢铁、汽车、机械制造等重化工业,与新英格兰和中东部的纺织、造船等工业形成水平分工网络。中西部的平原地区、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制造业就业份额都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制造业就业份额上升较为明显的是东南部和远西地区,这两个地区分别靠近南大西洋和西太平洋,在二维开放条件下较内陆地区制造业发展拥有海内外两个市场和海陆两种运输方式的先天优势。产业结构趋同意味着区际产业分工的深化和细化,在制造业内部,美国各地理区域正在构建基于各自比较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部门内产业分工网络。
图2 1900 年美国四大地理区域三次产业就业比例
图3 1940 年美国四大地理区域三次产业就业比例
表2 根据克拉克提出的三次产业划分方法划分美国三次产业
表3 美国各区域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迁(1900 年~1990 年)
表4 1900 年~1990 年美国八大地理区域主要部门就业百分比(单位:%)
数据来源:For 1900-1940:Ann Ratner Miller and Carol P. Brainerd, “Labor Force Estimates” in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United States, 1870—1950, Vol.1,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and Reference Tables, eds. Simon Kuznets and Dorothy Swaine Thomas (Philadelphia, 1957),table L-5,623-633.For 1940-1990: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U.S. Bureau of the Census.注释:1.地理区域划分采用美国经济分析局的划分方法,1900 年数据未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2.“—”表示低于取整水平。
表5 经济分析局关于美国地理区域的划分
表6 人口普查局关于美国地理区域的划分
四、二战结束至今
这一时期,美国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并逐渐步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美国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发展趋势,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份额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份额上升。第一产业就业份额从1940 年时的21.2%一路降至1990 年时的3.3%;第二产业就业份额从1940 年时的28.3%升至1960 年时的33.5%,之后就开始下降,到1990 年已经下降至23.6%;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则由1940 年的50.5%一路升至1990 年的73.1%(见图4)。这完全符合产业经济学中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
美国内部各地理区域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也符合上述特征。从四大区域来看,到1990 年,第一产业就业份额均下降至4%以下,第二产业就业份额与1940 年相比出现分化,东北部和中西部出现下降,而南部和西部出现上升,第三产业就业份额均升至70%以上。从八大区域来看,新英格兰、中东部、大湖地区作为美国三大传统制造业带,第二产业就业份额在20 世纪60 年代以后下降较为明显,第三产业就业份额大幅攀升;平原地区、东南部、西南部和落基山脉作为美国传统农产品主产区,第一产业就业份额大幅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份额同步上升;远西地区则呈现第一产业就业份额下降、第二产业就业份额变化不大、第三产业就业份额上升的格局,1990 年就业份额最大的三个部门分别为服务业(32.75%)、贸易(20.66%)和制造业(15.86%)。
图5 1990 年美国四大地理区域三次产业就业比例
图6 1990 年美国八大地理区域三次产业就业比例
这一时期美国的二维开放呈现对外开放与区际开放齐头并进、国际贸易与区际贸易相互推动、国际分工与区际分工相互交织的特征。在对外开放层面,美国通过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占据了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成为全球产业分工网络的主导力量。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主导着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制定。通过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美国将本国商品输往全球,并借助跨国公司的力量将生产网络遍布世界。在区际开放层面,美国区域间的合作更加紧密,高度统一的市场体系真正形成。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和国内市场体系完善,区际贸易成本大幅下降(主要指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区际贸易规模更加庞大,区际产业分工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在二维开放条件下,美国的区际产业就业结构差异进一步缩小。以美国四大区域为例,1990 年东北部、中西部、南部和西部四大区域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分别为1.5:22.5:76.0、3.6:26.1:70.3、3.8:23.4:72.6 和3.9:21.9:74.2,区域间的垂直型产业分工网络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部门内和产品内分工为特征的水平和混合型产业分工网络(见表3 和图5)。如果以美国八大区域制造业就业份额为例,这一趋同特征更加明显(见表3 和图6)。其中,新英格兰地区、中东部地区和大湖地区作为美国三大传统制造业地带,制造业就业份额下降幅度最为明显。1940 年,新英格兰、中东部和大湖地区制造业就业份额分别为38.78%、30.31%和31.91%,到1990 年上述三地区制造业就业份额分别下降至19.29%、15.76%和22.78%。中西部的平原地区、西部及南方地区制造业就业份额则呈现先增后降态势,1990 年制造业就业份额与1940 年相比仍有所上升(见表4 和图7)。
区际产业结构趋同表明,美国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贸易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美国内战以前,区际产业分工以部门间分工为主,体现为东北部地区与南部和西部地区之间以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初级原料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的垂直贸易。内战结束至二战期间,美国开始出现部门内产业分工形态,主要集中于新英格兰、中东部和五大湖地区之间,这些地区地理位置相邻,区位条件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由此出现了制造业内部的水平形态的双向贸易。二战结束后,尤其是到上世纪90 年代以后,区域间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由部门内分工演化为产品内和价值链分工,区际贸易体现为大量相似产品之间的双向贸易。
区际产业分工与贸易模式的变化,反映了决定区际产业分工的基础条件已经有所改变。随着科技进步和运输成本大幅下降,生产要素大范围跨区流动速度加快,企业的空间布局不再局限于本地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规模经济和产业配套成为影响企业空间布局的关键因素。传统的由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决定的部门间分工模式被由规模经济和产业关联所决定的部门内和产业链分工模式所取代,区际产业分工特征由早期的地方专业化和部门专业化演变为当前的产品专业化和功能专业化。
图7 1940 年~1990 年美国八大地理区域制造业就业份额变化情况
[1]范剑勇,杨丙见. 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J]. 经济研究,2002, (8): 66-73.
[2]吉尔伯特·菲特、吉姆·里斯. 美国经济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3]库兹涅茨. 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4]钱纳里,鲁宾逊,塞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5]赵伟. 中国区域经济开放:制度转型与经济增长效应[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6] Cooper, C.,2005,Riding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s: Overland Travel on the Pacific Railroad 1865-1881,Philadelphia:Polyglot Press.
[7] David, F., Farmers and the Market in Antebellum America: A View from the Georgia Upcountry[J].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87, (47): 627-647.
[8] Lindstrom, D.,Domestic Trade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J].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80.
[9] Meyer, R., Emergence of American Manufacturing Belt: an Interpreta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 1983, (9): 14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