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教育与信仰教育支撑下的精神超越
2015-12-21孙刚成寇晶田伏虎
孙刚成 寇晶 田伏虎
摘 要:从乌托邦精神之于信仰教育的意义出发,不难发现乌托邦精神的回归与信仰教育实践结合有利于养育成作为教育者灵魂核心和教育事业强大动力的坚定信仰。坚定而正确的信仰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获得心灵宁静的法宝和实现精神超越的前提,是未来文明人的最高追求和根本价值取向,也是回归教育之道,实现教育理想,帮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永动力。
关键词:信仰教育; 教师教育; 乌托邦精神; 精神超越; 自我实现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5.008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5-0027-05
“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1],没有信仰的人是没有生命意义的人,没有信仰的民族也是没有精神支柱的民族。民族振兴的根本是教育,教育振兴的根本在教师。拥有教育信仰的教师,在其所从事的职业中能够获得认同感和满足感,更能够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一、“乌托邦”精神在信仰教育中的应有之意
1.乌托邦的渊源与精神实质
源自希腊语的乌托邦(utopia)原意主要是指乌托邦既不存在于现实空间中的一点,也不存在于当下时间内的一瞬;而在《韦氏标准词典》中,它被解释为“任何理想而臻于完美境界的地方和国家”。所以,乌托邦因其虚无性和其“完美境界”的难以实现性经常被看作是空想、超现实和不科学的代名词。现实之中,许多人因为对乌托邦的这种偏见而长期排斥“乌托邦”精神,但是,人类社会生活需要乌托邦精神作为人类生活和行为的指引,这样人类社会才会向着至善至美的境界前进。
乌托邦精神是“立足于当下可感境界又超越于当下现存状况的对真善美价值理性的不断追求精神”[2]。它的“实质是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秩序的批判,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构成部件之一”[3]。这种精神的实质正是教育的核心追求和应有境界,因为“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事业,是一项通过培养人,让人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4]。所以,乌托邦精神不但与教育的价值内涵不谋而合,而且可以成为信仰教育追求的动力和美好蓝图。
2.乌托邦精神之于信仰教育的意义与信仰教育的乌托邦内涵
信仰教育必须要有乌托邦精神。首先,乌托邦精神是一种追求完美的精神。人与社会作为当下的现实,虽然暂时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而且短时间内也很难企及,但是,他们对于完美的追求从未停止,也不能停止。乌托邦作为一种立足于当下可感境界,对真善美不断追求的精神,其使命“不在于对未来世界做出面面俱到的细节上的设计与规划,而在于克服人的自然惰性和对现存事实的消极默认,为人和社会走向新境界提供新的可能性”[5]。在乌托邦的指引下,信仰教育的目的就是对人性美好的培养,对社会美好的建构。其次,乌托邦精神内含一种批判精神。“它总是提示着一种批判性的向度,为可感的现存世界悬设一个普遍性的价值尺度。它以其超越当下观点的立场和当下有限之物的应然状态,审视人和社会的现状并提醒人们回头检视其目的的合理性与行动的意义和根据。”[6]乌托邦精神不只是一种追求完美的超越精神,同时也包含了对现实社会的隐喻式批判。当下的信仰教育受工具理性思想的影响,出现只重效率和实利的问题,违背了信仰教育“超功利”的价值本质。对此,我们应该反思信仰教育的本体价值,批判当下信仰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这正是乌托邦精神的价值所在。最后,乌托邦精神更是一种乐观生活态度的象征。乌托邦多产生于社会危机或精神危机冲突时期,思想家们将希望投射于对理想社会的构筑上,面对危机社会仍能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这就是柏拉图所言“任何愿认真思考,并在思考时自我克制的人,都会认为天上可能有一个‘理想国的样板;而他是不会介意在那里或就在这里到底有没有理想国的。他只是对这个理想国尽到责任,而不是别的什么的妙处”[7]。当前很多教师生活在没有信仰教育追求的迷茫或痛苦中,他们要么对信仰教育麻木不仁,要么因为认定自身无力改变信仰教育的不良走向而对信仰教育产生绝望或悲观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乌托邦精神的缺乏。倘若拥有了乌托邦精神,就可以使我们在面对当下信仰教育时,既能看到现存信仰教育的缺陷与不当,又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信仰教育的变革,并致力于这一改革的推动。
“(信仰)教育本身应该成为对现实结构的一种理性抵抗的力量,一种超越的力量,一种贯穿着理想价值并引导现实结构变化的力量”。[8]由此可以看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仰教育本身就是社会“必要的乌托邦”教育。正是信仰教育的这种乌托邦精神的存在,“才能培养人走出现实的洞穴的超越品格,才能使社会在现实的结构中抵抗鄙俗和无价值带来的对生活的损害”[9]。不过,具有乌托邦精神只是成为优秀教育者或教育家的必要条件,要想将这种精神落到实处,必须养育成为坚定的信仰。
二、乌托邦精神与信仰教育实践结合可以养育成教育者坚定的信仰
1.器物时代呼唤教育者的乌托邦精神回归与信仰教育重塑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更是一个异化的科技竞争时代,这个时代突出的特征就是人们对技术的依赖和对知识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这种“技术工具理性的亢奋性发展成就了器物繁荣,却因人们对器物的崇拜带来了文化的祛魅与灵魂的荒芜,致使文化媚俗,丧失了其自身的优雅与崇高”[10]。所以,发展技术和知识并不为错,但是,盲目依赖技术、过多强调机械僵化的知识就成了人健康发展的障碍,它既会导致人们对人文素养的忽视和缺失,也易于让人们因盲目崇拜或追求而丧失职业操守、信念与信仰,从而异化为一种缺乏道德底线的“非人物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当今的学校教育也在盲目地崇拜知识,对知识的机械灌输与强化训练屡禁不止,甚至产生了“减负”喊得越多学生课业负担越重的现象。知识的意旨是帮助人们更快捷地认识自然、社会和自我,并在与个体经验结合的过程中提升个体综合素养,提高直接经验的精神领悟与快乐感觉,并通过机体与精神的结合生发智慧。因此,教师借助传授必要的知识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的。但是,把知识作为机械的确定符号去灌输就把人变成了工具,从而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追求和基本规律。[11]教育具有两种价值,一是本体价值,一是工具价值。本体价值是要引导人理解并创造人的价值,使人成为“人”。而工具价值是将人培养成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或工具。当下的教育过多地重视了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过分强调知识灌输教育或者所谓的智育,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育人”,而非“制器”,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这就需要教师深谙教育本质,强化信仰教育。因为信仰“是一个人的基本态度,是渗透在他全部体验中的性格特征,信仰能使人毫无幻想地面对现实,并依靠信仰而生活”[12],而且信仰可以提升人在知识与实践之间结合的自觉、自为与快乐体验。
2.信仰教育是陶养教育者灵魂的关键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信仰是对教育由衷的灵魂式的热爱与忠诚,是对教育应然状态的追求,常常表现为“价值对事实的超越”、“应然对实然的超越”[13]。信仰教育是从相信到信念,再到信仰的教育实践过程。所谓相信,就是肯定信仰教育的价值应该在于培养人成为“人”,理解和创造人的价值。而信念就是教育工作者能够将教育的本体价值作为自己教学活动的准则,自觉遵守,自觉坚持。到达信仰阶段则是“对教育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极度信服和尊崇,是一种极其强烈而深沉的情感状态,它能把教育观念或理念转化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中并贯彻始终,矢志不渝。”[14]
“教育信仰是对人的信仰和对爱的教育信仰的统一。”[15]对人的信仰,体现为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教育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本体价值,使每一位学生成为臻于完美的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臻于完美的人”和“最好的自己”虽然很难实现,但是,她是一种有望实现的美好理想和教育诉求,她可以鼓舞人们不断前进、不断追求,并在越来越靠近的状态下成就自我、实现自我。人正是在这样的理想指引下,按照理想的要求不断创新、改造,从而超越自己的。信仰“完美的人”就意味着教育不是要实现预设的目标,而是借助爱的教育追求不断成长的过程。爱能够使教育工作者抵御现实的诱惑,脱离现实生活的痛苦,不断追求自由的发展。拥有爱的信仰教育,就能使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全身心地为学生付出,并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自己的最大幸福。
教育,需要信仰的支撑。“教育若没有教育信仰作为灵魂,就会使教育陷入盲目、浮躁、平庸状态,难以发挥出价值作用;教师若没有教育信仰导航,就会迷失方向,精神匮乏,不能有效地发挥陶冶情感、提升人格、开发潜能的作用。”[16]教育过程“在人与人之间展开一种精神历程与心灵对话。在此过程中,教育信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17]。信仰教育是每一位热爱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快乐投入的持久动力和信念,在这一信念的支撑下,人们到达高级阶段的时候就可以超越现实社会的流俗,以出世的心态快乐地活在现实世界中。
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都树立坚定不移的信仰时,教育真正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实现。教师若是加强了对信仰教育的理解,就会从低层次的职业境界、事业境界发展到高层次的理想境界。也就是从以教书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发展到以育人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追求,最终上升到对“求真、尚善、信美”境界的追求。除此之外,对于信仰教育的笃定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部动力,即人们对自己所崇尚的事物的绝对追求所形成的信仰之力。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初级的需求是生存的需求,最高层次的需求则是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自我实现的一种表现形式,若想达到自我实现,提升专业发展,外部动力只能作为助力或推手,由信仰支撑的内部动力才是决定力量和恒久的动力。
三、坚定而正确的信仰教育可以引领人们实现精神超越
1.坚定的信仰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获得心灵宁静的法宝
在信仰教育的支撑下,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培养学生发展成为一定意义上完美的人。与此同时,“当教师以自己高尚的情感换得受教育者发自内心的纯真友谊时,教师自己的内心也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他感到学生们理解并接受了自己的心意之后,仿佛从中得到一种保证,确知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坚信自己是团体中受欢迎的人。因而产生愉快、自信、充实等情绪,得到情感上的满足”[18],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得到自身价值的肯定,就能激发起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激情。对信仰教育的坚定不移让教师淡化物欲的影响,获得精神的宁静,同时向着更高的精神追求迈进,使教师成为一个完全自由的人。
在信仰教育的支撑下,教育将更能发挥自身的本体性价值,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人,使学生具有完美的人格,成为自由之人。同时,渗透了教育信仰的真教育将更好地融入生活之中,实现真正的价值。“孔子在弟子衣食住行的诸多细节中,读出了他们的思想品质,及时地褒奖正直和高尚、批判平庸和邪恶,将教育淋漓尽致地融进生活之中……苏霍姆林斯基将学生带领到大自然中,在他们认识美妙无比的大自然的过程中,完美地让教育清泉流进他们天真纯洁的心灵。大师们的教育风景,经历了岁月沧桑,却魅力不减,光辉依旧”[19],只因他们都拥有坚定的信仰教育。
在信仰教育的支撑下,整个社会将会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当下的种种教育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的现状,以积极的态度共同推动教育改革,在不断追求“绝对”的好教育的过程中提升我们现实教育的品质。因为,拥有信仰教育支撑的教育改革理想并非远离现实,“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并不是逃避,而应是基于现实的考虑,以乐观的心态、睿智的思维、发展的眼光进行超脱性学术追求的境界。
“教育是灵魂的教育,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20]教育需要信仰的支撑,缺失信仰教育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
2.坚定的信仰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实现精神超越的前提
信仰的高层境界即是超越与超脱,而超越与超脱需要自由的境界。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就是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合理驾驭制度与规范的自觉与自为。[21]人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取得自由,是以人对客观世界的本质与规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的范围与程度为前提的。人对客观规律的把握就表现为理念或精神。由此推论,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就表现为教育理念或精神,就表现为一种合乎规律、合乎规范之下的精神超越。[22]所以,设计完美的教育,“其目的应该是使纪律成为自由选择的自发的结果,而自由则应该因为纪律而得到丰富的机会”[23],这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才能够成为有信仰、能超脱的自我实现者,才能够成为敢担当、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追求者。
坚定的信仰教育是教育者基于对教育事业的狂热与追求,坚定不移地从事教育事业,并致力于教育发展与完善的永动力;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信仰教育是其自愿接受教育,并坚信通过教育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更充分地完善自我,从而获得个体生命价值的提升,是对教育力量的笃定。有了坚定的教育信仰,并执着于对教育的热爱,教育者渴望获得自由,渴望自己能够在教育领域获得更好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等梦想就可以实现;受教育者渴望拥有自由,渴望自己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发挥自己无限的创造才能也会成为现实。自由是在最适宜的条件下,以不损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为前提的合规律的习惯性自觉,[24]只要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可以在自己热衷的领域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奇迹。
在信仰教育的支撑下,教育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为了获得教育自由,而受教育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为了获得自由教育。教育自由是指教育者能够拥有举办教育、管理教育、进行教育教学的自由,属于实践范畴。自由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可以自由学习,自由思考,自由探索,属于认识范畴,二者结合正是教与学的最高境界。但是,自由教育并非毫无节制地随心所欲,也不是专制教育,它“必须是作为灵魂的事件,发生在人的心灵世界之中,不仅仅是人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而且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25]。实现自由教育的前提是处理好自由与纪律二者的关系。“通往智慧的惟一的道路是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但通往知识的惟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时保持纪律。”[26]教育教学有其特定的规律,正确认识并掌握了它的规律,就能够游刃有余地游弋于自由与纪律之间。正如怀特海所言,“教育的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自由,但是有一个纪律占主导地位的中间阶段,这时自由从属于纪律”[27]。教育是由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组成的不断循环的周期。在浪漫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教育应该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模式;而精确阶段是进行知识的增加和补充,需要有一定的纪律来保证学习。自由与纪律看似矛盾,实际绝非是二元对立的两个概念,而是和谐共生、相得益彰的一体两翼或者互补共进的协作伙伴。纪律可以在有形约束的基础上通过向无形自觉的提升促进真正自由的实现,自由可以通过自觉让纪律无处不在地发挥作用并臻于完善却让人毫无负担之累。
“自由既是人追求的目标,又是人追求目的的手段;既是对必然的认识,又是对应然的追求和实然的创造。”[28]“教育者在其整个生活现实中寻找不到完满,于是他便超越生活,为自己建立第二个世界,即心灵世界。作为一个精神性的存在,他同样紧紧地被束缚在他的生活现实中,但他以思想的翱翔超越了生活。他摆脱了现实的束缚,通过心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找到了回归存在的道路。”[29]作为有信仰的教育者,他们更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超脱出来,实现自我的精神超越与超脱。此时的教育者可以清楚地分辨教育的理想与现实,并游弋于二者之间,用对教育美好的理想去改变现实的教育。受教育者在自由的保障下接受教育,使其成为自己的主人。同时学生将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并且依据自身的兴趣,向着自己所向往的更完美的方向发展。
3.实现精神超越是文明人的最高追求
文明人是指那些拥有美好理想,追求理想,忘我体验生活,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希望为人类社会进步作贡献,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学校“是研究和传播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30]。“它使青年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31]在这座殿堂里,教师以传播真理、培育新人、进行学术研究为己任,具有教学和研究的自由;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理应具有自我负责的思想,拥有学习的自由和个性发展的权力,在批判思维和发散思维强化过程中趋向文明人。
当下,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高深学问的大学理念退居次要地位,而以政治论为主导的大学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服务功能渐趋大学理念的支配地位”[32]。展望未来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传播为突出特征的创新型社会,不难预见,无论是国家发展还是社会进步,都将日益需要越来越多能够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高深学问”之人。另外,清净与空灵的精神世界和丰富的精神体验与身心交融和谐统一才是人间最美好的境界。换句话说,丰富的精神体验与身心交融是清净与空灵的精神不断迸发灵感和激情的催化剂与不竭动力。所以,作为探索学问、培养健全理性和养育人文情怀的学校,必须竭尽全力为师生提供自由求知所建构起来的纯净、闲适、开放而包容的精神空间;[33]作为对一项富于理想和创造的事业执着追求的教师,理应用自己坚定的教育信仰和对美好、正直、善良的向往满腔热忱孜孜不倦地引导和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去培育更多专注追求精神超越的文明人。在越来越多能够实现精神超越的文明人引领之下,整个社会就将以此为航标,逐步成为一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乐土;众多有信仰、有追求、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们将可以在这片乐土上,与灵魂对话,与智慧交流,与自由结友,成为真正实现精神超越的文明人和个性鲜明的全面发展之人。
参考文献
[1][14][15][20] 黄乾玉.论教师的教育信仰及教师的教育幸福[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0-62.
[2] 郭三玲.论教育的乌托邦精神[J].理论与实践,2004(4):89.
[3] 陈彦.民主与乌托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54-155.
[4] 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49.
[5][6] 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6,7.
[7] 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66.
[8][9] 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46,246.
[10] 郭大成,孙刚成.大学精神是大学素质教育之魂[J].教育研究,2013(10):50-54.
[11] 胡沫,杜娟.德育视阈中的大学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辨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1):104-107.
[12] [美]埃·弗洛姆.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84.
[13] 韩歌萍.大学教师如何确立教育信仰[J].理论导刊,2009(10):91.
[16] 吴恒山.教育需要信仰[N].中国教育报,2013-01-25(05).
[17] 严奉林.教育信仰浅议[J].教育科学研究,2002(1):62.
[18] 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400-401.
[19] 朱永新等.中国教育缺什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118.
[21]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M].人民出版社,1986:845.
[22] 王志刚.大学精神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灵魂[J].中国高教研究,2003(7):13-16.
[23][26][27][31] [英]怀特海,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5,54,55,137.
[24][28] 郝文武.自由教育的价值和实现方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9(9):18-21.
[25] 刘铁芳.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67.
[29] [德]雅斯贝尔斯著,余灵灵,徐信华译.存在于超越——雅斯贝尔斯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170.
[30] [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0.
[32] [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9.
[33] 刘铁芳.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4.
[责任编辑:刘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