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

2015-12-21陈士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陈士宏

摘 要:深入探究习近平同志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论述,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重大意义,指明了培育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娃娃抓起,从青年抓起,从党的领导干部抓起;必须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转化中华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所有;必须永远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个全面; 中国梦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5.004

中图分类号: D422;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4-0012-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培育对象和渠道等多方面内容,深刻回答了新时期实现“四个全面”伟大战略目标需要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内容丰富,影响深远。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的新界定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与北大青年学子座谈时指出,“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总书记的讲话既指出了价值观对于一个国家和人民的重大意义,又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与本质,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的内涵。

首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中国的前途命运,关乎能否实现“中国梦”,关乎全体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它引领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认同,它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为实现祖国繁荣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不竭动力,它是全体中国人幸福安康的“护身符”。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核和时代精华突出表现在“三个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阐述了国家层面上的目标性价值观,是践行党的基本主张、实现国家发展的任务与目标的“指南针”,是实现“四个全面”进而实现中国梦的基本标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阐述了社会层面上的理想性价值观,是公民共同的价值准则和社会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实现“四个全面”进而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阐述了公民层面上的基础性价值观,是公民应遵循的根本道德规范和基本价值准则,是实现“四个全面”进而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前提。三者紧紧围绕“价值要求”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辩证地诠释和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本质。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既包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包括当代中国人民先进的精神品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精神;既突出了中华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之源这一本质联系,又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全国人民现阶段共同目标的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

深刻把握习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界定,必须要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将其科学内涵转化为国人自身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国人自己的自觉行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的灵魂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四个全面”提供了深厚的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实现“四个全面”的应有之义,又为“四个全面”的实现提供了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在实践中不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为实现“四个全面”奠定深厚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所以,“我们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我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用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不断为中国精神注入新能量,始终做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2]构建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驱动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进行。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四个全面”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中国的发展与崛起,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离不开和谐的中国与和谐的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的工作与生活带来牢固的信仰纽带,为国家事业蓬勃向上发展带来无穷的精神动力,为社会的安定团结和谐进步注入持久的力量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向服务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有利于保障社会系统得以顺利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整合和谐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四个全面”提供坚实的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四个全面”宏伟战略,必须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和主导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集中概括,也是对我们民族历代先贤有关重大价值选择的深刻总结。[3]“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4]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和马列主义深度融合和升华,增强民族精神传播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思想基础,丰富和拓展民族文化的内涵,提高民族文化的软实力。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四个全面”提供永续的原动力。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凝聚全民族文化和智慧,经济健康发展,政治民主清廉,文化积极向上,生态山清水秀,社会文明和谐,才能最终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的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驱动下,转变国人的思维,打造国人的认同感,激发全国人民的热情与斗志,破除利益的藩篱,扫除发展中的重重障碍,才能逐步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进行合理公正的执法司法活动,形成全社会崇尚法律的风尚,才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最终实现法治中国的目标。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鞭策下,夯实党员及其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与思想基础,不断提高党员及其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才能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目标。

三、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娃娃抓起,从青年抓起,从党的领导干部抓起。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一个过程。于一个人而言,需要从小做起,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与影响下,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需要从娃娃抓起、从青年抓起、从社会精英抓起,培养正确的“三观”,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5]“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6]“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求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思想道德情操。”[7]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干部是祖国建设与发展的中流砥柱,抓住娃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形成就抓住了基础,抓住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与构建就抓住了根本,抓住干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与发展就抓住了关键。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渗透在孩提时代,巩固在青年时期,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循序渐进,攻坚克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这片沃土上生根。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政策法规抓起,从“五位一体”抓起,从“四个全面”抓起。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从时间上要早抓、常抓、长抓、重点抓,而且,从空间上要细抓、广抓、深抓、全面抓。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人民的行为习惯中去,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方方面面中去,渗透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去,渗透到农村、城市、工厂、企业、学校、家庭各个角落中去,渗透到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中去,渗透到工作、学习、娱乐等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去。渗透的形式要多样化,比如张贴宣传栏、讲故事、播短片、做演讲、演动画等;内容上要通俗易懂,用老百姓的语言和故事演绎“二十四”个字的精彩,做到“润物细无声”。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8]“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9]泱泱中华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土壤和根基,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思想境界与精神追求,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面貌与精神标识,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思想精髓与道德资源。“喝水不忘掘井人。”辨证的“扬弃”才是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不忘根本才能更好地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的创造世界。对于悠久的中华历史尤其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优秀的传统美德和思想风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中最精华的部分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化人、育人。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永远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10]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友爱、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与精髓。新时期,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奋斗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伟大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交相辉映,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铸就成顽强拼搏、自立自强的民族品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动力。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11]不断加强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民群众形成善良美好的道德意愿、诚实大爱的道德情怀、公平正义的道德判断、敢于担当的道德责任。在不断追求崇高道德、敬畏道德风范、遵守道德底线、践行道德实践的过程中,人民群众自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6]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人民日报,2014-05-05(1).

[2][5][8][9][10][11] 习近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J].党建,2014(4):6-8.

[3] 黄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亲密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1):1-5.

[4] 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7]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王歧山张高丽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N].人民日报,2014-03-10(4).

[责任编辑:庞 达]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