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2015-12-19刘雷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叶酸阿托颈动脉

刘雷风

河南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南阳 473000

本文探讨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浆Hcy、hs-CRP、IMT、NIHSS评分的影响,以改善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5—2014-05我院收治的86 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中拟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经头颅CT 或MRI确诊,男52例,女34例,年龄45~79岁,平均(61.23±2.77)岁;基础疾病:高血压15 例,糖尿病11 例,高血脂症9 例。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30例,初中至高中35例,大专及以上21例。经医院伦理学会通过,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药物过敏、消化系统疾病、酗酒、肿瘤、治疗依从性差。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2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受教育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剂、抗感染、脱水等治疗。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注册证号:国药准字J20120049,分装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20 mg口服,睡前用药,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补充叶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0803,生产单位: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mg,1次/d。2组持续用药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行空腹静脉采血2mL,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浆Hcy和hs-CRP 水平;治疗前后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动脉分叉的超声图像,测量颈动脉内-中层厚度(IMT),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IMT<1.0mm,内膜光滑提示正常;IMT 为1.0~1.2 mm 提示增厚;IMT>1.2 mm提示斑块形成;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后均行NIHSS评分评估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内容包括意识水平、上肢肌力、水平凝视功能、言语等,总分0~45分,分值越高提示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越高;记录2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cy、hs-CRP、IMT 2组治疗前Hcy、hs-CRP、IMT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hs-CRP、IMT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Hcy、hs-CRP、IMT 水平比较 (±s)

表1 2组Hcy、hs-CRP、IMT 水平比较 (±s)

组别 Hcy(μmol/L)hs-CRP(mg/L)IMT(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6.34±2.59 13.05±3.64 16.32±3.10 8.20±2.69 1.39±0.15 1.12±0.13对照组 26.64±3.11 20.64±3.21 15.96±4.11 12.49±2.76 1.40±0.13 1.26±0.19 t 值0.49 10.26 0.72 7.25 0.33 3.70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NHISS评分 2组治疗前NHI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NHI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NHISS评分对比 (±s)

表2 2组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NHISS评分对比 (±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3个月 治疗6个月观察组12.06±2.07 5.66±1.39 3.12±1.18对照组 11.98±2.15 8.34±2.97 5.07±1.20 F 不同时间点,P值16.52,<0.05 F 组间,P 值 11.39,<0.05 F 交互,P 值 14.85,<0.05

2.3 不良反应 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用药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梗死是由多种因素导致局部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造成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发病诱因较多,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存在密切关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以往临床予以抗血小板、神经保护剂、抗感染等药物治疗,但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诱发因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均会诱发动脉粥样硬化[2]。因此,临床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属于新一代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胆固醇合成,提高LDL 受体活性,促使其正常代谢,降低机体LDL 水平,调脂作用显著;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此外,阿托伐他汀还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3]。

Hcy属于含硫基的氨基酸,与机体代谢情况有关,一旦出现代谢功能障碍,Hcy会大量聚集,造成血浆Hcy明显上升。近年来,研究显示,高Hcy血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存在密切关系。据了解,血浆Hcy水平每上升5μmol/L,脑卒中的发生率上升50%以上。研究指出,血浆Hcy水平与IMT厚度呈正相关。国内研究表明,常规治疗基础上补充叶酸可降低血浆Hcy水平,纠正高Hcy血症,降低疾病复发率[4],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目前,关于叶酸能否减轻脑梗死患者功能缺损程度尚未形成统一结论,但部分学者认为,叶酸可降低颈动脉IMT,改善颅内缺血、缺氧现象,促使神经功能恢复。综上,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浆Hcy、hs-CRP水平,降低颈动脉IMT厚度,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1]中华神经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徐素琴,王丽.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3):289-292.

[3]陈霓红,周俊山,蒋伏平,等.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复发率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2):127-129.

[4]薛志宏,王兴宁,惠玉芬,等.血浆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J].检验医学,2011,26(6):423.

猜你喜欢

叶酸阿托颈动脉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