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科性专业大学的班会主题与形式匹配性

2015-12-18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

肖 韬 项 鑫

(1、2.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233030)



多科性专业大学的班会主题与形式匹配性

肖韬1项鑫2

(1、2.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班会是沟通师生之间感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如何对主题班会进行定位和开展是辅导员们要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辅导员应该从同学们的学科背景和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时代主体,通过创新手段和方法,对主题班会出现的问题中进行分析,从主题与形式的匹配性入手,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班会主题;班会形式;多科性;辅导员

大学生主题班会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学生专业学习相辅相成发挥作用。在这个背景条件下,确立教育主题,针对同学们的思想、学习、感情、日常等生活中的某个问题而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进而对同学们的人生态度、道德情操、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发挥作用。因此,主题班会无论是教育主题、内容、形式等方面均须进行合理设计,而且还需要和学生的学科背景、职业发展进行紧密结合,方能提升主题班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主体班会规划思路

首先,设计贯穿大学四年班会的主题。我们团队将班会总体上分为:主题性班会与事务性班会。除事务性班会外,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分析,以年级增长为主线,我们共设计了大学生活适应、大学时间管理、情感驿站、社交入门、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珍爱生命等六大班会主题。其次,改变传统由辅导员或班长组织主题班会的模式,创新主题班会形式。传统的班会地点局限在教室内,以“说教授课”式班会为主体。我们团队主张突破这种固有的形式,引入多方主体、多种形式等进行创新性组合。第一,班会的主体创新:探索“承包制”“竞标制”“轮流制”等多种班会组织形式[1],通过调动同学的主体能动性,群力群策,让每个同学都得到锻炼的机会,从主题层面增强班会的育人效果。第二,班会活动形式创新,在传统的“说教授课”的基础上,通过班会召开主题的多元化,开发不同的班会活动形式,如女生擅长的“故事分享模式”“表演模式”,男生擅长的“辩论模式”“讨论模式”,具有广泛接纳性的“团体户外辅导”“社会调查式”等多种班会活动形式,通过形式的创新提升主题班会同学的可参与性。第三,活动场所设计,突破教室的桎梏,结合上述的班会主体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以班级的人数、男女比例等条件为基础,对班会场所进行设计,如利用草坪、操场、社会实践基地等,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入最适合的场所,提高班会质量。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1、实施方法

团队在设计实施方法时,充分考虑学校多学科的现状,分析学校的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的成长特点,在进行主体班会创新时采用如下实施方法:第一,以时间为主线,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设计不同内容的主题班会。团队中辅导员所带班级如果为不同年级,可将相同主题的班会教育开展到不同年级的学生身上,从而进行纵向比较:一是同样的主题在不同时间段召开的效果;二是同样的主题在同样的时间段于不同的年级召开的效果。通过纵向比较,探讨班会主题的召开时间的最佳效果。第二, 以专业为单位进行横向比较。比如说,安徽财经大学学科设置偏重财经类专业,这类专业亦是学校的强势专业,除此之外还有管理科学与工程、艺术类专业。通过实践,可研究同样的主题班会如何在不同的学科专业中开展。第三,同年级同专业不同班针对同样的班会主题设计不同的开展形式,以此研究班会主题与形式之间的匹配程度。这种对比的研究基准在于同年级同专业的同学在入学成绩、教育背景、生活空间等因素上具有较多的共性,可以视为“类群体”[2],适于研究不同形式下相同主题的班会效果。

2、实施过程

首先,规划主题。设计班会主题阶段,主要从学生所学专业、学生所在年级、学生成长环境等要素出发,结合学校专业主体特色,规划班会主题。其次,设计班会开展形式及实施方案。班会的开展形式分为两种:一是组织形式,二是活动形式。在组织形式的执行环节,可将主题班会的组织权下放给学生,调动主题班会学生的参与度,增加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根据班会主体的积极性进行规划实施,一是轮流制,辅导员在制作本班本学期班会计划时,将既定主题的班会进行数量上的划分,直接安排给不同的学生,由他们负责班会策划和组织。二是竞标制,辅导员在结合本班专业的情况下设计出班会主题并公布,由班级同学主动挑选主题内容撰写标书进行投标,辅导员和班委成员通过对标书的审查,确定班会主体人选。无论是轮流制还是竞标制的引入,均须设计合理的考评和激励机制。再次,效果反馈。在涉及主题班会的对照过程中,注重对班会效果的记录和同学意见的反馈,注意对问卷数据的收集、整理、归纳、记录,从而探寻更好的班会主题和班会形式。最后,落实学生激励机制,在辅导员主导、学生组织的模式下,切实做好学生组织效果的调查和班会效果的记录反馈,对在组织过程中认真努力、注重互动效果、为广大师生认可的学生给予社会实践学分、综合测评德育部分加分的激励。同时推荐这些同学组织其他班级的主题班会,提供学生锻炼自我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加强和改进主题班会的方法

1、多学科分类考虑,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开展主题班会。无论是“985”、“211”高校还是一般地方普通院校,多学科背景已成为高校专业结构布局的普遍现象,通过发挥各自学科的不同优势,以点带面。

2、以优势学科为主阵地,开发特色主题班会活动。国内高校除少部分是全学科综合性大学,其他高校都有各自的主体学科,是学校建设的重点和优势所在。结合优势学科的发展和教学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多方面化一处理,传统班会与创新型班会交叉出现,做好班级班会、班风、学风等多方面的建设。

3、对比研究多学科之间的交叉程度,处理好主题班会与专业学习之间的匹配性。辅导员在这个层面需要与专业课授课教师、系主任、主管教学工作的院长加强沟通和联系,全面了解所带班级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程度,进而契合性做出主题班会设计、开展。

4、加强专业、年级间的交流。各年级和各专业的同学各司其政,在交流与沟通方面缺乏动力和期待,并不能将各年级何各专业的优势与经验与其他年级专业分享,在这一点上,主题班会的形式应该增加“交流与互助”板块,帮助同学们从不同的班级得到相应的经验和知识,这样就能从另一方面弥补大学生非专业知识空缺和短板的尴尬,也有助于其将来的就业和生活。

辅导员在校的身份注定了其与德育教育的息息相关,把主题班会等活动做成与德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等相关高质量主题班会,这样既能拉近辅导员与同学们之间的情感距离,也能形成较好的班风和学风,促进同学们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殷振洋·建立新课程理念,开展新型主题班会[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2]赵澜波·如何设计和实施主题班会——规划、指导、录制BDS主题班会引发的思考[J].班主任,2013(7).

(责任编辑:李昌礼)

2.项鑫(1984~),女,安徽宁国人,安徽财经大学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The Matching of Theme and Form of Class Meeting in Comprehensive Pofessional University

Xiao Tao1Xiang Xin2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233030, Anhui, China)

Abstract:Class meeting makes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 effective 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students.It is crucial for the counselors to identify the class meeting so that the counselors should create its ways and patterns and to propose the rational proposal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academic background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Key words:theme of class meeting; form of class meeting; multidisciplinary; counselor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15)01-0035-02

作者简介:1.肖韬(1984~),男,安徽蚌埠人,安徽财经大学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就业法律与朋辈教育。

收稿日期:2014-11-28

猜你喜欢

辅导员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用好少先队辅导员的“云方案”——全国少先队辅导员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指引
带领中队辅导员做好少先队工作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