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科学技术传播
2015-12-13任妍兰书理
任妍 兰书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500000000)
新媒体与科学技术传播
任妍兰书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500000000)
[摘要]本文基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讨论,论述了媒体变迁下科学技术传播的发展轨迹,进而研究了在新媒体的新环境下科学技术传播的特点及应用以及新媒体在推动科学技术传播中发挥的作用。最后,结合新媒体下科技传播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科技传播;互动性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科学技术进步越来越成为民族兴盛,国家富强的重要基石。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正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正如美国社会活动家富兰克林所说:“正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科学的真理必将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广泛传播,无往而不胜”。因此,科学技术只有通过媒体传播到广大受众中才能与人们的行为产生各种联系且经过不断的修正获得发展,从而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由于传统媒体传播技术的局限性,新媒体作为科技传播的新载体成为科技传播的有力工具,并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1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新媒体”概念最早出现于19世纪50年代麦克卢汉于美国芝加哥全美高等教育学会会议上的讲演题目《电子革命:新媒体的歌名影响》[1]。关于新媒体的定义,目前学界和业界还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笔者认为,新媒体是指相对于报纸、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而言的,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满足用户各种信息需求的,具有互动性、实时性、泛在化等特点的媒介形式[2]。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新”不仅仅指其字面意思,即大部分人认为的时间上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新,而是体现了新媒体带有革新性质的本质属性和特点,也就是说,并非所有新出现的媒体形式都可称为“新媒体”。所以,新媒体的“新”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1.1互动性(交互性)
互动性的含义之一就是反馈,即建立在双方信息的交换之上。传统媒体形式明确分出传播者和受传者,忽略了二者之间进行互动的双向关系,即“输入—接收”;新媒体正好相反,一改单向的传输方式,变单向为双向,使原来的受传者也有说的机会,提供了沟通的平台,实现了互动性,即“输入—反馈—输出”。例如,将报刊展架和户外广告列为新媒体就不太合适,因其只是单方面向用户传递信息,用户被动地接受,缺乏互动性,我们不能只着眼于表面含义,更应追溯其本质上的特性。
1.2实时性
从新媒体技术层面分析,新媒体打破了信息传输在时间上的限制,实现了信息的零距离传输,极大压缩了物理空间,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时效性。新媒体实时性经常与互动性同时出现,新媒体技术使信息来往传输中的反馈过程大大缩短,借助先进通信技术,用户可在短短几秒收到对方发来的上兆大小的文件。
1.3泛在化
主要表现为新媒体塑造的无所不在的传播环境。泛在化的传播环境体现在许多方面,如传播主体、对象的泛在化,传统媒体中的受众在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下不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还可对信息的质量等进行评价反馈,信息接受者变为信息发布者,在网络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数量、广度的局限性被打破,没有地位、身份等差异,用户自由的选择传播对象;传播介质、服务的泛在化,在新媒体时代,移动与PC的差异正在渐渐缩小,手机报纸、手机邮箱、手机博客、手机电视等移动功能使用户随身随地随时接收和发送信息,正是传播手段媒介的泛在化使用户感到新媒体的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3]。
2 媒体变迁与科学技术传播
科学技术传播是指科学技术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4]。媒体是科技传播的重要载体,媒体传播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媒体的历史变迁记载着科学技术传播的发展轨迹,从原始传播时代到如今的新媒体时代,科学技术总会以不同的姿态呈现于公众眼前,而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传播的共享程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原始传播时代,人们多用身体、口头语言辅之以简单工具来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传播。这个阶段的科技传播是作为人类为了生存而进行经验技术传承存在的。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大脑便产生了科技探索的需要,人们通过原始、古朴的摸索、试验等方式打造出了新工具或者发现了新方法,如结绳记事、燃放狼烟来保持联络等,这些媒介属于早期体外化媒介。通过口头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的演化。在这个阶段,由于生产力低下、语言不发达,易受到社会、阶层、地域、传播对象等因素的影响,而没有固定的介质记录下来,信息则容易走形变样失真。虽然在此阶段科技传播水平层次不高,但对于人类社会却有着非凡的贡献,直到今天,口头传播仍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最灵活的传播方式。我们可以将这个时期的科技传播阶段称为“科技传播孕育阶段”。
文字发明给科技传播带来了重大变革,人类进入手抄(文字)科技传播时代,将文字、图画、符号刻在石器、岩壁、竹简等介质上完成对科技的传承,如古埃及象形文字浮雕、汉谟拉比法典等。文字可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其特点是信息传递较为准确,保存时间长,大大推动了科技的演化传播。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掌握了文字复制的技术,给科学技术传播带来捷径。在印刷科技传播阶段,报纸问世了,一些科技信息和科技新闻以报纸作为载体扩散给公众。从中国古代隋朝的农书、历书流传至世界这一角度来说,中国人的印刷术为世界科技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5]。20世纪起,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们日益关注科学研究领域,科技传播进入电子媒介时代,电话、电视、广播等媒介的出现使科技传播更加的广泛,手段更加成熟,科学普及愈来愈受到社会关注。21世纪迎来了新媒体时代,科学技术借助网络的力量,以电子邮箱、门户网站、网络电视等泛在化的新兴媒体服务方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共享程度。
3 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技术传播
3.1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特点
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断改变着科学技术传播方式并深层次的影响着我们的交流行为与交流方式。新媒体环境下科学技术传播有以下特点:
3.1.1信息共享程度高。由于新媒体以互联网络为依托,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技术传播的内容往往不会像传统媒体要经过特定人员严格的内容审查、筛选、加工之后才能在公众中传播,这就意味着新媒体用户作为传播者的角色在网上发布科技信息的自由度和随意性很高,用户不必考虑地域空间或采用真实信息而被孤立等因素,使信息能最大程度的传播。互联网信息的包容性和发布自由度恰恰促进了信息的共享性。
3.1.2传播形式多元化。新媒体的泛在化特征决定科技传播可通过网络电视、电子邮件、博客、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进行并可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综合起来。
3.1.3传播时效性强。科技发展瞬息万变,科技信息最重要的就是时效性。要防止科技信息失去价值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传播出去,如此才能给人们足够的消化时间消化这些信息。基于通信网络的新媒体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将获得的信息发布出去。
3.2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应用
按照新媒体的技术原理可将其分为三大类:网络类、数字广播电视类以及手机媒体为代表的移动类[6]。
3.2.1网络类。包括搜索引擎、各类网站(门户、视频、新闻、社交网站、论坛等)、IPTV、网络报纸、网络图书、网络期刊、博客、播客等。互联网凭借其快、易的优势成为人们获取科技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互联网,用户不仅可以获取国内的科技信息,还可与全世界的服务器实现互联,共享国外最新的科技信息。例如国内著名科技网站果壳网就以科技有意思作为网站主题,将最新科技研究及成果或科技小常识来作为传播的对象,其特点是界面友好、访问数量大、普及范围广和传播速度快。
3.2.2数字广播电视(数字媒体)。数字媒体在《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中被科技部定义为:“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分发到终端和用户进行消费的全过程”。定义中强调网络是数媒区别于以往的最大特点。在当今社会,用户更愿意接收图片而非直接阅读文字,因图片比文字更直观更具感染力,而科技类信息具有一定理解难度,数字媒体由此成为人们获取科技信息较青睐的传播方式。如IPTV网络机顶盒就是针对家庭用户推广的,用户能在线点播与其合作的视频资源。
3.2.3移动类。主要代表是手机媒体,包括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图书、手机电视等。随着3G、4G通讯业务的迅猛发展,移动类新媒体迅速占领市场,逐步成为全球性媒体传播平台。科技信息通过手机媒体传播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例如,许多学术科研平台以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向大众传播科技信息。由中国人民大学数媒科技研发的《壹学者》移动学术科研服务微信公众号平台就是其中的代表,壹学者依托人大资料中心的学术期刊群等资源,以学术成果本身为评价载体,他国资源集成和数据挖掘满足科研人员的科技信息需求[7]。壹学者根据用户在其界面选择的学术领域来向用户推送科技信息,传播方便快捷及时且富有个性化。
3.3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发挥的作用
3.3.1支持国家战略,营造创新氛围。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各届领导人历来都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习主席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自主创新道路,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这实际上是要集民策汇民智,鼓励民众将自己的智慧贡献给社会。新媒体为大众创新提供了平台,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包容性、共享性使公众更愿意互相交流自己的意见,营造活跃热烈的创新氛围,有利于建立民间智库。
3.3.2丰富传播途径,开拓传播领域。与传统媒体的传播途径相比,新媒体传播途径更加丰富多样,如电子邮件、数字报纸、手机电视、微信、博客、门户网站等,能满足不同用户群的信息需求且将多媒体技术与互动性融合在一起,更具趣味性,拉近了媒体科技传播与大众之间的心理距离。科普门户网站的个性化分类使科技传播不仅是一些最新科技研究成果的传播,也使用户关注健康、语言、社会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开拓了传播领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3.3.3传播科技知识,提高国民素质。据第八次公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而造成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科技传播基础设施薄弱。传统媒体的科学技术普及率还不够高,亟待新媒体的力量来提高普及覆盖率以及公民对科技知识的兴趣程度。科普网站给民众提供解决办法,数字媒体的科教节目采用通俗化的语言更易于民众理解晦涩难懂的科技知识,移动类的手机媒体营造良好的科技传播环境,使民众无时无刻无处不在能感受到科技的潜移默化。
4 结语
实践证明,新媒体在推动科学技术广泛传播发展方面是毋庸置疑的,在媒体技术发展同时,科学技术传播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由此,对国家创新力、社会生产力、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人们在应用新媒体推动科技传播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由于新媒体环境包容性强,信息发布不必经过审查制度,人们对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和严谨程度表示质疑;新媒体的后期组织管理较为混乱,有些信息分类混乱,不属于该类的信息却放在那里长期不加以改动,导致信息丧失时效性失去价值;新媒体的“新”使一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望而生畏等等。我们在享受新媒体带给我们良好的使用体验和便利性的同时,也要思考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应适度加强对科技信息发布的管理,设专门的审查员审查新发布内容的真伪;完善信息发布后的组织工作,定期管理;开展新媒体宣传教育培训,减少一部分人群对新媒体的距离感。
任何媒体的诞生和落寞都有其内在规律,新媒体应抓住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机遇,在不断改善提高自身技术并承担科技传播重任的同时,摆正自己位置,发挥积极影响,促进科技传播,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5):121-125.
[2]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66-69.
[3]冯锐,金婧.论新媒体时代的泛在传播特征[J].新闻界,2007(4):27-28.
[4]Waterman,Alan T. Scientists and writers discuss public misconceptions of the nature of basic research[M].Science,1959.
[5]刘建美.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研究[D].渤海大学,2013.
[6]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66-69.
[7]刘敏.“壹学者”移动学术科研服务平台荣获“创新作品奖”[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09-16.
New Media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Ren Yan Lan Shuli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Based on the discussion about new media and traditional media,we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with changes of media and further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and how new media pushes forwar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nvironment of new media. Finally,we propose some advice in
terms of curr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condition in the environment of new media.
Keywords:New media;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Interactive
作者简介:任妍(1992.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档案信息化研究”(14BTQ070);河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52102310370)。
收稿日期:2015-8-6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0-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