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攻击行为及基于攻击理论的家庭教育策略

2015-12-11刘红丽闻素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

刘红丽 闻素霞

摘要:攻击行为是对他人身体或心理实施或试图进行的有目的的伤害行为,或者破坏物品的行为。本能论观点认为,攻击性是人先天所固有的本能;挫折——攻击假说认为,攻击行为是攻击者受挫后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是后天的学习经验,通过强化和模仿两种机制习得;信息加工理论认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是在与人对信息加工各个环节的认知造成的。在消除与控制攻击行为问题上,家庭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基于以上理论对儿童攻击行为进行干预。

关键词:攻击行为;攻击理论;家庭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71-02

一、问题提出

攻击行为(Aggression)指对他人身体或心理实施或试图进行的有目的的伤害行为,或者破坏物品的行为。根据这一定义,只要行为者具有试图伤害他人的意图,即使并未实施行为也划入攻击行为的范畴,而那些意外伤害或者是参与者没有伤害意图且乐在其中的打闹游戏则不纳入该范畴。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攻击行为的分类多种多样。哈吐普根据攻击者的动机将攻击行为分为敌意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敌意攻击中攻击者主要目标在于伤害他人,而工具性攻击中攻击者主要目标在于赢得物品、空间或者权利。Dodge及其同事提出了另一种划分儿童攻击行为的方式——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反应性攻击包括愤怒表达、发脾气、报复性的敌对行动,一般是一种热血的攻击;主动性攻击包括威胁、支配、作弄、骂人、强迫等行动,是一种冷血的攻击。此外,还有一种与Dodge分类标准不同的被动性攻击,指被动性攻击者或缺少勇气反抗,或无力改变现状,将行为指向自己,比如,绝食、磨洋工、自虐等。

有关攻击性行为的起源和发展,已有的关于儿童早期攻击的研究显示,人在婴儿期就出现了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在会说话后出现。攻击行为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其中,身体攻击出现在2~3岁,言语攻击出现在3~5岁,敌意性攻击出现在童年中期。

关于儿童攻击行为的稳定性有研究表明,具有攻击性的婴幼儿5岁时依然具有攻击性;而且芬兰、冰岛、新西兰以及美国进行的纵向研究表明,儿童在3~10岁表现出的抑郁、暴躁和攻击行为能够很好地预测其以后是否容易出现攻击和其他反社会倾向。休斯曼及其同事对600名被试验者进行了为期22年的追踪,表明8岁时具有高攻击性的儿童通常在30岁时也比其他人更有敌意。

王美萍(2010)研究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联系时探讨了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母亲积极教养、家庭功能与攻击及内外化问题行为间存在负向关系,表明积极教养、良好的家庭功能是攻击及内外化问题的保护性因素。在Sabine Stoltz等人(2013)的研究中也指出,父母教养方式也是社会环境对攻击行为的一个有风险的影响因素,在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中,不一致的惩罚和过度反应对儿童的攻击行为都有显著性影响。帕特森观察了有关高攻击型儿童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往模式,发现仅关注父母的教养方式还不能完全解释儿童的失控行为。高攻击型的儿童似乎生活在反常的家庭环境中,其家庭氛围对攻击性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攻击型儿童通常生活在争吵不断的家庭氛围中,家庭成员之间不愿意相互交流,即便发生交流,也往往是采用嘲笑、威胁或其他激进的方式而不是亲切交谈。

因此,家庭教育对预防和控制儿童攻击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以攻击理论为基础,探讨家庭教育策略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

二、攻击理论

1.本能论。弗洛伊德认为人天生具有生本能和死本能。当死的本能转入人体内部时,就通过自我惩罚的形式表现。这种自我惩罚的极端表现就是自杀;当死的本能转向外部时,就会以敌对、破坏和谋杀等攻击形式表现出来。本能论认为,应该选择合适的途径让这种攻击性的能量释放出来,以免它继续积累导致疾病或攻击行为。

2.挫折——攻击假说。早期挫折攻击观点认为,攻击总是攻击者受到挫折后的结果。修正后的挫折——攻击假说认为,某人所期望的目标没有实现,从而产生挫折、愤怒,之后,愤怒使个体倾向于或准备好做出攻击行为。个体是否做出攻击行为,部分依赖于他或她的学习经验、对事件的理解,以及个人对挫折的反应方式,也依赖于环境中是否存在诱发攻击的刺激。Berkowitz强调了认知因素的重要性。现在他的学说被称为认知——新联结模型。

3.社会学习理论。攻击行为是在后天的社会中学到的行为,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有两种机制。第一种机制是强化,即如果一个人的个别行为得到奖励,则这个人就有可能在今后去重复这一行为;而当该行为遭到处罚,则他就不可能去重复这一行为。第二种机制是模仿,即攻击行为是模仿的结果。

4.信息加工理论。Dodge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关于攻击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模型概括了一个特定社会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过程。该过程包括五个步骤:第一步是对输入信息的译码。译码是感知操作过程,个体选择性地输入情境中对他重要的特定线索;第二步为解释过程。个体在知觉情境中的线索之后,把这些信息与他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对比,再为所获得的线索做出可能的解释;第三、四步是寻找反应、决定反应阶段,这就是信息反映的决策阶段;最后,儿童进入执行自己选择的反应阶段。

三、控制攻击行为的家庭教育策略

1.教授幼儿宣泄情感。幼儿的情绪自控能力较差,在愤怒等消极情绪的激发下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因此要教会幼儿懂得宣泄与倾诉自己的感情,引导其将某些情感发泄于替代物(比如玩具),通过活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等。

2.引导有攻击行为的幼儿进行移情换位。正常儿童会发展共情能力,当儿童看到受害者痛苦时,就会停止攻击,然而,攻击性很强的人很难共情。因此,应该帮助攻击性儿童发展移情的能力。比如,家长给幼儿指出,攻击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然后,再让幼儿换个位置想象,如果自己是受害者,将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

3.创造非攻击性的环境。提供能降低冲突发生可能性的游戏场所,是减少儿童攻击行为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例如,家长可以拿走或不提供机枪、坦克、橡胶刀等具有攻击性的玩具,这些玩具通常会刺激儿童产生暴力幻想和攻击行为。对于活动剧烈的游戏要提供充足的空间,这样有助于减少冲撞、拥挤、浅盘等偶然事件的发生,避免事件升级为敌意冲突。

4.消除攻击产生的强化结果。消除攻击产生的强化结果可以通过两种技术,第一,不匹配反应技术,这是一种非惩罚性的行为矫正方法,成人在忽略儿童不受欢迎的行为的同时,还要强化那些与此不一致的行为。第二,隔离技术,这是一种惩罚形式,让表现出不良行为的儿童离开当前情景,直到儿童准备表现更恰当的行为。

5.社会认知干预。家长应授予儿童各种社会技巧,引导策略选择及行为反应。比如,在问题解决方法上教导孩子更注重言语沟通,还有谈判协商、请求援助、撤退等其他非攻击行为方式,而不采用打架、争吵等攻击的行为。

四、结论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和消除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对本能理论、挫折——攻击假说、社会学习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的分析和理解,可以通过教授幼儿宣泄情感,引导有攻击行为的儿童运用共情能力,同时为儿童创造非攻击性的环境,运用不良匹配反应技术和隔离技术消除攻击产生的强化结果,以及对社会认知干预等策略,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干预。

参考文献:

[1]曾文雄.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与干预探索[J].考试周刊,2007,(37).

[2]宋淑娟.攻击行为理论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2,17(4):23-26.

[3]杨光辉.国外攻击机制的理论模型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1):125-127.

[4]刘佳.基于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儿童攻击行为及其教育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004.

[5]赵冬梅,周宗奎,范翠英,柯善玉.童年期攻击行为发展的追踪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4):005.

[6]纪林芹,陈亮,徐夫真,赵守盈,张文新.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对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影响的纵向分析[J].心理学报,2011,43(10):1151-1162.

[7]王美萍.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联系:遗传与环境的影响[EB/OL].中国知网博士论文数据库,2010.

[8]陈和华.论攻击行为的消除与控制[J].犯罪研究,2001,(02):15-18.

[9]Stoltz,S.,van Londen,M.,Dekovic,M.,Prinzie,P.,de Castro,B. O.,& Lochman,J.E.Simultaneously Testing Parenting and Social Cognitions in Children At-Risk for Aggressive Behavior Problems:Sex Differences and Ethnic Similarities[J].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012:1-10.

[10]刘伟.基于情境认知理论提高工业设计本科毕业设计水平[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危险因素、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法的应用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可信赖云计算的通信终端攻击行为识别算法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孤独症儿童攻击行为与病情严重程度、语言能力及智力水平的关系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中小学生人际宽恕与攻击行为倾向的发展研究
——以六年级至初三为例
儿童攻击行为的特点及新进展
高职生共情、宽恕、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学生攻击行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