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2015-12-08赵新勇张玉宏杜跃华
赵新勇,张玉宏,杜跃华
(1.五寨县计生服务站,山西 五寨 036200;2.榆次区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30600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赵新勇1,张玉宏2,杜跃华2
(1.五寨县计生服务站,山西 五寨036200;2.榆次区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030600 )
[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统计并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1年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内固定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明显少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随访1年后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置换组的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效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折内固定术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的临床常见疾病。有资料显示[1],股骨颈骨折可占全身骨折的3.60%,好发于老年人,主要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与应对外伤反应迟钝相关,另一方面,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车祸伤也是股骨颈骨折发生的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与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在逐渐上升。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由于卧床时间时间较长,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褥疮、坠积性肺炎等诸多并发症,因此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手术方法有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依据患者意愿分别采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对85例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五寨县计生服务站2010~2013年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5例,入选标准为年龄>65岁,骨折时间<3 d,全部患者骨折前均可以正常活动,经X线及CT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依据患者意愿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全部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书。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n=43)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66~85岁,平均年龄(68.1±5.1)岁,受伤原因:滑倒摔伤21例,车祸伤15例,高处坠落伤7例;骨折分型依据Garden分型:Ⅱ型患者9例,Ⅲ型22例,Ⅳ型12例;合并高血压患者18例,糖尿病患者12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6例。对照组(n=42)采用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66~87岁,平均年龄(68.7±4.9)岁,受伤原因:滑倒摔伤19例,车祸伤14例,高处坠落伤9例;骨折分型依据Garden分型:Ⅱ型患者8例,Ⅲ型20例,Ⅳ型14例;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糖尿病患者11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分型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手术前均积极控制原发基础疾病,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麻醉满意后,取健侧卧位,选择髋关节后外侧切口,逐层切开后显露关节囊,切开关节囊,依据实际情况摆锯截骨后取出股骨头,清除髋臼内组织及韧带后,使用髋臼锉由小至大清除关节软骨至骨质表面出血,选择合适大小人工臼杯植入固定;显露股骨颈截骨面,使用髓腔锉逐步扩髓后,依据患者骨质疏松情况选择合适人工股骨头假体植入(生物型假体27例,骨水泥型假体16例),安装完毕后复位髋关节,试活动后未见有脱位倾向,充分冲洗后放置负压引流1根,逐层封闭切口。对照组患者采用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麻醉满意后平卧于骨科牵引床对骨折部位进行闭合牵引复位,“C”型臂X线机透视复位满意后,于髋部行小切口,将3枚克氏针由股骨大粗隆下向股骨头方向打入,至股骨头软骨下约0.5 cm处,“C”型臂X线透视骨折对位及克氏针位置满意后,延导针拧入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冲洗后缝闭创口。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其进行比较。疗效评价采用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2],得分≥90分者为优,得分80~89分者为良,Harris评分在70~79分者为可,评分<70分者为差,以优良率为优率与良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8.6±21.8)min,手术中的出血量平均为(346.7±35.5)mL。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为(62.8±12.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15.0±16.5) mL。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2.2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早期仅1例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对照组卧床期间4例患者出现褥疮,2例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2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2.23%)明显低于对照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2.3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采用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患者36例(83.72%),对照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患者27例(64.2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
3结果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发生的一种创伤骨科疾病,其发病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逐渐疏松,骨强度下降,骨的力学结构减弱,遇外力时容易出现骨折;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髋关节周围肌肉退变。对髋关节应力的消减作用减低引起[3]。老年人由于多伴有基础性疾病,股骨颈骨折导致长期卧床容易并发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另外,由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处血运相对较差,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风险较大,给患者及家属均带来沉重的负担。
目前我国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内固定手术是常用的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在基层医院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人工髋关节材料的发展,人工髋关节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减少[4],同时具有术后恢复快、活动早及避免因股骨头坏死进行二次手术的风险,极大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5]。本研究选取对患者创伤较小的骨折内固定术与髋关节置换术相比较,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内固定手术,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少与对照组,全部患者随访1年后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置换组的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髋关节置换术虽然手术时间及手术创伤较大,但是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髋关节的功能明显高于内固定手术。
综上所述,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效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英泽,主编.临床创伤骨科流行病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Harris W H.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Treatment by Mold Arthroplasty.An end Result Study using a new Method of Result Evaluation[J].J Bone Joint Surg Am,1969,51(4):737-755.
[3]胡军,惠宇坚,朱辰蕾,等.人工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国内研究的Meta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5):386-391.
[4]汪亚力.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4, 20(16):43-44.
[5]滕家松.全髋置换术和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9):814-815.
本文编辑:周文超
[作者简介]赵新勇,男,主治医师,从事骨科临床工作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0126(2015)02-0029-03